
杨琪版
王宏建版
彭吉象版
优:原理性丰富缺:例证少
中编部分大量笔墨在写艺术的门类(绘画、书法、电影、美术、戏剧、音乐等)
缺:内容宽泛、原理性不强
优:原理比较系统完整、通过大量古今中外艺术名作对原理进行阐释、图文并茂。适合没有史论基础的同学(中外美术史)
考研教材:
杨琪版艺术学概论:
•
艺术学概论是对艺术规律的研究。相较于史论类的书籍更少知识性,而是带有一定抽象性的原理。如果没有大量的例证是很难理解的。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本性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与艺术发展的概括与总结。艺术学所阐明的规律来自艺术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艺术实践。因此,艺术学既具有严密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艺术本质论
第一章艺术的社会本质
第一节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第二节对“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的评价第三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与真实性
第四节艺术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章艺术的形象本质
第一节艺术形象及其特征
第二节典型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意境
第三章艺术的情感本质
第一节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艺术情感的性质
第三节情感的艺术表现
第四章艺术的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在艺术中的地位
第二节艺术美与现实美
第三节艺术美与现实丑艺术创作论
第五章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第一节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艺术家的主体性
第三节艺术家的修养
第六章艺术的创作过程
第一节对生活的艺术体验
第二节艺术构思
第三节艺术传达
第七章艺术创作的心理和思维
第一节形象思维
第二节灵感
第三节无意识
第八章艺术的创作方法
第一节创作方法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三节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绪论
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艺术学的学习目的
三、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艺术接受论
第十一章艺术接受的地位、性质、特征与作用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
第三节艺术接受对艺术创作的作用
第十二章艺术接受的过程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心理
第二节艺术接受的中介
第三节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
第四节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发展论
第十三章艺术发生论
第一节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第二节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第三节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第十四章艺术发展规律论
第一节“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从渐进到断裂”是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十五章艺术发展动力论
第一节前人对艺术发展动力的探讨
第二节经济是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
第三节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重大的影响作用
第四节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
第十六章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一节艺术的民族性
第二节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第三节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艺术作品论
第九章艺术作品的构成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内容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形式
第三节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十章艺术作品的非本质属性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风格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意蕴与气韵
第三节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第一章艺术的社会本质
1.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史前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应
(2)抒发内心情感的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应(3)神话等幻想的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应(4)描写自然物的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应
......1、论
2、大标题
3、小标题
4、原理+例证
在学习《艺术学概论》之前必须了解:
它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这门科学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以一种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去看待艺术学概论这本书。)艺术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艺术学
艺术学的学习目的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艺术学的产生
艺术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艺术学的产生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艺术作品的产生是古老的。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艺术作品大约是《奥林多夫的维纳斯》,距今已四万年了。二是艺术理论的产生。艺术理论的产生也是古老的。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距今已 2500 年。有了艺术作品,才有艺术理论,才有艺术学。
艺术学的产生与美学的产生颇为类似。美学也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美学的产生也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人类的审美意识的产生是古老的,虽不能说与人类产生同步,但可以说远在狩猎时代人类就以兽牙、鸟羽为美了。二是美学理论的产生。希腊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发源地。古希腊美学理论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距今也有2500年了。有了审美意识,才有美学理论,才有美学。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埃斯特惕卡》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了,鲍姆嘉登也被人称为“美学之父”。
艺术学的产生比美学还晚。19世纪末,德国理论家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分开,因为“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不同”,美不等同于艺术,美学与艺术学应当是两门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的科学。从此,艺术学作为一门的科学产生了。费德勒也被人称为“艺术学之父”
。
《奥林多夫的维纳斯》
“美学之父”鲍姆嘉登
“艺术学之父”费德勒
毕达哥拉斯学派(二)艺术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1. 对象:艺术的本性及其一般规律
2. 艺术学对象规定了艺术学的主要内容
艺术本质论
艺术创作论
艺术作品论
艺术系统
艺术接受论
艺术发展论(三)艺术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艺术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区别是:哲学研究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相对于哲学的一般规律,艺术学研究特殊规律。联系是:艺术学是哲学的基础之一,哲学给予艺术学的研究以世界观、方的指导。
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是交叉关系。区别是:美学以美的领域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美的存在、美的认识、美的创造等等。艺术学以艺术的领域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创造、艺术的接受、艺术的发展等等。共同点是:美学既研究美也研究艺术,而且以艺术为研究重点,因为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艺术学不仅研究艺术也研究美,因为美是艺
术的本质属性之一。
艺术学与部门艺术学、地域艺术学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部门艺术学是某一艺术门类的理论的科学体系,如绘画学、雕塑学、工艺美术学、建筑艺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文学学等。地域艺术学是某一地域艺术理论的科学体系,如中国艺术学、西方艺术学、埃及艺术学、希腊艺术学等。相对于以一切种类和一切地域艺术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来说,它们是具体的,艺术学所阐明的一般规律实质上是对部门艺术学、地域艺术学所阐明的具体规律的抽象和概括。
艺术学与思维科学、心理科学等相邻学科是相互结合的关系。如艺术学与思维科学相结合构成艺术思维学,艺术学与
文化科学相结合构成艺术文化学,艺术学与社会学相结合构成艺术社会学,艺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构成艺术心理学,艺
术学与伦理学相结合构成艺术伦理学,艺术学与宗教学相结合构成艺术宗教学,艺术学与考古学相结合构成艺术考古学,艺术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构成艺术经济学,艺术学与市场学相结合构成艺术市场学等等。
二、艺术学的学习目的:
(一)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正确的艺术观就是对艺术的本性及其一般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的目的
考虑作品对社会的影响,以正确的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人们艺术欣赏的水平,指导我们正确地开展艺术批评,推进艺术理论的研究等等。
绪论:
三、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1. 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
•主观唯心主义不是研究艺术学的科学的世界观。主观唯心论认为我的主观感觉、意识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我的感觉、意识的派生物。把这种世界观作为研究艺术的方,就是认为艺术仅仅是我的感觉、意识的产物,与物质世界无关。
•客观唯心主义也不是研究艺术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感觉之外有一种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把这种世界观作为研究艺术学的方,就是认为艺术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旧唯物主义也不是研究艺术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物质的派生物。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研究艺术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在艺术学探索的历史上,许多大师和他们的煌煌巨著,资料之丰富,论证之严密,使人叹服。但是,由于拒绝了马克思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因而未能科学地阐明艺术的本性及其规律。运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去研究艺术学,我们将日益接近客观真理。
2. 熟知广泛的艺术作品
艺术学的理论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艺术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比如说,我们先了解了艺术发展的过程,然后从中概括出艺术发展的规律。因此,要理解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以熟知广泛的艺术作品为基础。
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艺术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时应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300字左右,5-9')先解释,说特征,再举例,无例可举说意义二:简答题(500-700字,10-15')出题点:名词解释的延伸、两者谈关系、特征影响、意义启示解决办法:先答名词解释,再回答问题,三到五点条理清晰 一半理论一半例子
三:论述题(800-1000字,25-35')
出题点:简答题的延伸、书中的大标题以及一二级标题
解决办法:简答题的扩大、观点和气不偏激、有头有尾结构清楚▲ 关联选择题(2’)(人名、名画、代表作、观点等等)
考试时间:180分钟
考试纸张:A4纸、7张-14面
注意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①理解记忆
②总结笔记
③反复背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