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43:09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骸骨(hái)倒坍(tān)涟漪(yī)强聒不舍(guō)B.勾当(gòu)拮据(jù)蓬蒿(hāo)蹑手蹑脚(niè)C.瞰望(kàn)慰藉(jiè)荣膺(yīng)汗流浃背(jiá)D.田圃(pǔ)睿智(ruì)抽噎(yè)廓然无累(l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恻隐引申义通宵达旦顶礼摩拜B.臆测照像机遍稽群藉断章取义C.潺弱雄赳赳吹毛
推荐度:
导读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骸骨(hái)倒坍(tān)涟漪(yī)强聒不舍(guō)B.勾当(gòu)拮据(jù)蓬蒿(hāo)蹑手蹑脚(niè)C.瞰望(kàn)慰藉(jiè)荣膺(yīng)汗流浃背(jiá)D.田圃(pǔ)睿智(ruì)抽噎(yè)廓然无累(l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恻隐引申义通宵达旦顶礼摩拜B.臆测照像机遍稽群藉断章取义C.潺弱雄赳赳吹毛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骸骨(hái)    倒坍(tān)    涟漪(yī)       强聒不舍(guō)

    B.勾当(gòu)     拮据(jù)    蓬蒿(hāo)    蹑手蹑脚(niè)    

    C.瞰望(kàn)    慰藉(jiè)      荣膺(yīng)     汗流浃背(jiá)

    D.田圃(pǔ)     睿智(ruì)    抽噎(yè)      廓然无累(lě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恻隐      引申义       通宵达旦       顶礼摩拜    

    B.臆测      照像机       遍稽群藉       断章取义

    C.潺弱      雄赳赳       吹毛求疵       如坐针毡  

    D.恣睢      冷不防       断壁残垣       融会贯通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济南西客站片区景色宜人,高楼鳞次栉比,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

B.杨绛先生谦虚低调,做学问乐此不疲,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C.记得第一次学做饭,本来味同嚼蜡的饭菜,母亲却吃得津津有味,一脸幸福。

D.下了一夜的大雪,早上推窗一看:啊,真是一个红装素裹的世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解决好农村妇孺和儿童留守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乘宇宙飞船就像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宇宙将不再神秘。

C.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刻苦努力。 

D.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B. 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曾与表哥、舅妈以及海伦对抗,长大后又以其人格和勇敢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C.《草房子》中桑桑得了重病,充满迷茫和恐慌,是温幼菊的药寮给了他温暖和力量。

D.《老人与海》中老人不屈服于命运,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与鲨鱼进行搏斗。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       B.弗敢加也    加:增加

C.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D.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以战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B.公将鼓之                       蹴尔而与之                         

C.登轼而望之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D.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B.本文详略得当,详写曹刿战前、战后的论战,突出了他的远见卓识和指挥才能。

    C.文章第一段写曹刿请见鲁庄公后的对话,鲁庄公三次回答,都被曹刿否定了。

    D.“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点出鲁庄公的“鄙”,也反衬了曹刿的形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7分)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①吊:对不幸者表示安慰。②淳于髡(kūn):齐国学士,被赐为上大夫。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

人 尽 来 贺 子 独 来 吊 岂 有 说 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11.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的哪三条建议。(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共5分)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①   (宋·黄庭坚)

阳关②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③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释】①本诗写于黄庭坚迁职途中回家乡分宁之时。杜涧叟,诗人的朋友。②阳关:王维所作《送元二使安西》,末句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人常引用。③旌阳:山名,在分宁以东。

12.一、二两句通过描写阳关一曲、           、           等意象,再现了诗人离乡送别的场景。(2分)

13.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3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7分,每小题1分)

(1)宁为百夫长,               。                              (杨炯《从军行》)

(2)               ,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3)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吊影分为千里雁,               。                        (白居易《望月有感》)

(5)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

(7)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

“            ,           ”,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便是风雅。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共12分)

(一)房屋演变史

①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改造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

②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③最早的房屋应推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

④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

⑤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凿、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由于历史文化亦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⑥                                                    。近代,人们建造房屋时,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

⑦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⑧由于人口猛增,房屋的需要量太大,人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据统计,一座高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住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

⑨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6.2级地震,却毫不动容;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成了地球上的太空站。

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上……

15.阅读全文,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4分)

16.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

17.阅读第⑨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6.2级地震,却毫不动容。

18.第⑩段中说,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上,联系文本,发挥你

的想象,为文章补写一个结尾。(40字左右)(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8分)

(二)漠视也是一种关怀

①他第一次出现便使众人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了一阵阵戏谑的欢笑。他双耳涨红,眼中打着泪花,青筋暴起,从教室的正门,一路走到了最右面的角落,成了我的同桌。

   ②最后一排的学生,不是问题少年,就是终年无法突破倒数防线的。我们的努力类似于无用功的挣扎,这么一群被众人忽视的可怜儿,似乎常年都看不到阳光。但是他上课时的专注和平日的刻苦与奋进让我觉得有些惊异。

   ③第一次考试成绩下来,后排同学无不瞠目结舌。这个右腿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小个子,原本以为他的刻苦一定可以帮我们这群可怜儿出气,冲上排名前十。谁知,他比我们更恶劣,竟然稳坐了倒数第一。他耷拉着脑袋,一语不发地坐在那儿,直至下课铃响了,他还是不曾离开。

   ④没过多久,他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上课睡觉,无精打采;下课打闹,生龙活虎。我们之间,没有一个人忘记他是瘸子。所有游戏,只要是沾有跑步的,我们一律不让他参加。我们知道,那样不仅会让我们大失兴致,还会深深地伤害到他。   

⑤新学期开学,班主任强行实施一项极为民主的——班委竞选。而且老师竟然厉声宣布,每个同学都必须上台参加竞选!顿时,后排男生一阵哀叹。

   ⑥想想,终日无所事事的我们,说闲话、笑话还可以,要我们演讲,参加竞选,怎么可能?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出丑吗?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去说两句。于是,原本死气沉沉的后排男生,忽然热血澎湃地准备起来,忙得不亦乐乎。

   ⑦轮到我的时候,我在台上结巴了半天,硬是没说出一句话来。最后走下讲台的时候,班上同学忽然大声问了一句:“你到底要竞选什么职务?”我想了半天,还是没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只好顺口说了一句:“劳动委员!”然后,狼狈地在一片欢笑声中下场。

   ⑧他还未走上讲台,班上的同学就已笑倒了大片。他手中攥着张纸条,衣衫陈旧,像个受伤的战士,一瘸一拐地向前方阵地逼近。他等了很久,直至笑声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戛然而止,他才缓缓地念出自己的演讲词:“亲爱的同学们,我今天竞选的职务是体育委员。健全的你们无法体会到,我有多么渴望自由自在地奔跑……”

   ⑨没有一个人再笑他。他的眼里盈着热泪,以一种慷慨激昂的方式,重重地叩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门。我记得那天,他歪斜着肩膀,站在讲台上,博得了一片欢呼与喝彩。

   ⑩他想,自己是不可能当上体育委员的,毕竟,自己形如这般,如何带领大家积极锻炼?可让他想不到的是,班主任不仅让他做了体育委员,还让他成为了自己的课代表。

    “老师,你不觉得我有问题吗?我可能胜任不了这两个职位。”他有些沮丧地说。

    “我没有看到你有什么问题啊!难道,你觉得自己有问题?”班主任一脸疑惑。

  他艰难地伸出了自己的一只脚:“老师,我是个残疾……”话未说完,悲咽的哭声便冲破了谈话。

    “哦,原来是这样。可你那天的演讲实在太精彩了,致使我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这无关紧要。难道,你觉得它很重要?”

  他以为,自己的老师一定会先热语寒暄地安慰他,而后,再将先前的成命收回。岂知,老师竟是以这样一种漠然态度,回绝了他的辞请。

  后来,他成了班上最得民心的学生干部。他的开朗、豁达、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包括所有的后排男生。但关于他和班主任的那段简要谈话,我们却是毕业后才知道的。

  那一次短暂而冷漠的谈话,终于让他重新正视自己,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继续这段本是不幸的人生。但谁能说,这故作漠视的冷淡中,就没有人性的光辉和对弱者的无上情怀?

19.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全故事情节。(4分)

    ①他进教室受到同学们嘲笑 →②                             →③参加班干部竞选意外当选 →④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赏析第⑧段画线句。(3分)

他手中攥着张纸条,衣衫陈旧,像个受伤的战士,一瘸一拐地向前方阵地逼近。

(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加点词语。(3分)

        岂知,老师竟是以这样一种漠然态度,回绝了他的辞请。

21.简要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四、(50分)

23.按要求作文。

请以“美好的相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单名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参及评分意见

一、(15分)

1.A

评分意见:本题3分。

2.D

评分意见:本题3分。

3.C

评分意见:本题3分。

4.C

评分意见:本题3分。

5.B

评分意见:本题3分。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6.B

评分意见:本题2分。

7.A

评分意见:本题2分。

8.C

评分意见:本题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7分)

9.人 尽 来 贺/ 子 独 来 吊 /岂 有 说 乎

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处1分。

10.俸禄已经很丰厚但却不知道满足的人,祸患就会相伴了。

   评分意见:本题2分。重点词“者”“患”翻译正确,且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两个重点词的翻译,错一个扣1分,扣完2分为止。

11.示例:位高而意下;官大而心小 ;禄厚而慎取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点1分。

(三)诗歌阅读(共5分)

12.示例:江水东流;一叶扁舟

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空1分。

13.示例1:运用拟人修辞,风与月替人悲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离别家乡的无尽愁绪。

    示例2:移情于物,将悲愁寄寓满川风月,真切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离别家乡的无尽愁绪。

评分意见:本题3分。手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共7分,每小题1分)

14.(1)胜作一书生(2)锦江春色来天地(3)肯将衰朽惜残年(4)辞根散作九秋蓬

(5)报君黄金台上意(6)入则无法家拂士(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评分意见:本题7分。每小题1分,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三、(30分)

(一)(共12分)

15.示例:相较于古代房屋从自然中取材,近代的房屋在材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个分句2分,恰当准确1分,语意连贯1分。

16.示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傣族的竹楼、黄土高坡的窑洞、蒙古族的毡包等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由于历史文化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评分意见:本题3分。说明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17.示例:“毫不动容”是毫无损伤的意思,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现代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新突破,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18.示例:“海底龙宫”“星球别墅”“空中楼阁”的出现,大概也为期不远了。

评分意见:本题2分。符合房屋演变的规律,想象出在地球之外的其它地方建造的房屋,语句通顺完整即可。

(二)(共18分)

19.示例:②“他”的刻苦努力并无收获,他想放弃;④那次短暂的谈话,让“他”重新正视自己(“他”成了班上最得民心的学生干部)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0.(1)示例:画线句运用肖像、动作描写及比喻修辞,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登台演讲时的郑重和紧张,以及因残疾而行动不便的窘迫。

评分意见:本题3分。描写及修辞方法占2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1分。

(2)示例:漠然,冷漠,漫不经心的意思,表现出老师用忽略缺憾的方式来鼓励“他”的良苦用心。

评分意见:本题3分。词语含义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1.示例:第⑦段写了“我”竞选时没有准备,狼狈下场的情景,与下文写“他”演讲得精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对待这次竞选认真的态度,表现了“他”的努力进取。

评分意见:本题4分。概括内容占1分,对比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2.写“他”第一次面红耳赤地走进班,突出了“他”的敏感和自卑;

写“他”成为班上最得民心的学生干部,突出了“他”是一个勇于反思,感恩上进的人。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2分,其中结合内容占1分,人物形象占1分。

四、(50分)

23.按要求作文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骸骨(hái)倒坍(tān)涟漪(yī)强聒不舍(guō)B.勾当(gòu)拮据(jù)蓬蒿(hāo)蹑手蹑脚(niè)C.瞰望(kàn)慰藉(jiè)荣膺(yīng)汗流浃背(jiá)D.田圃(pǔ)睿智(ruì)抽噎(yè)廓然无累(l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恻隐引申义通宵达旦顶礼摩拜B.臆测照像机遍稽群藉断章取义C.潺弱雄赳赳吹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