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艺,李健
{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传统村落承载着各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是延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保护和发展好传统村落对于传承我国农耕社会的历史文化、寻找人们的记忆乡愁和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广大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选取国家保护名录中云南几个代表性传统村落作为田野点对其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及资料整理,分析在当前环境下传统村落发展的现状以及现有保护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及对策。
关键词:云南;传统村落;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6-0071-05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命题,源于近4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反映了现代化中国对“乡土文化”的视野回归,甚或关系到“文化复兴”的命题,也包括从各国所取得经验中提取出来的,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阶段性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⑴。本文所称的传统村落是基于2012年9月住建部联合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对全国的古村落开展抢救保护工作所给出的定义,是指:“村庄主体形成时间较早,乡土文化特征明显,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或传统布局的形态、肌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自然村落”⑵。从2003年至今,我国先后公布了五批6799个传统村落,但是传统村落公布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其消亡的速度。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落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传统村落除了在数量上不断锐减,部分传统村落毁坏的现象也在持续“上演”⑴。继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2018年一号文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无疑为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该保护什么、如何保护和怎样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为此,通过对云南省几个代表性的传统村落进行走访调研,笔者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进行学理性思考,并力求探索保护之策。
一、国家保护名录中的云南传统村落现状
传统村落作为活化的文化遗产,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脉络⑷。自2012年住建部等几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云南省统计上报的3000多个传统村落中有709个入选国家5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些传统村落集中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民族、文化、地区等特色元素,对我国其他省份的人民感知和了解云南独特的民族风情有重要作用。根据云南的地理区位状况,可以将云南划分
收稿日期:2019-02-25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规划项目“网络视角下云南公共文化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A2018QZ26);2018年云南大学“M6O”文化发展项目(项目编号:云大M602018ZD2)D
作者简介:林艺(19-),女,回族,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理论与文化;李健(1991-),男,汉族,甘肃平凉人,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管理。
2019年第门卷第b期乡村社会与文化一乡村社会与文化一为5个区际,即滇中{楚雄、玉溪、昆明)、滇东北
{昭通、曲靖)、滇南{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
临沧)、滇西北{大理、丽江、怒江、迪庆、保山、德
宏)⑸。从传统村落的分布状况来看,云南8个少
数民族自治州共有362个传统村落,占到总数的
一半以上;从行政区划看,有94个传统村落分布
在云南非少数民族自治地州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这些传统村落主要居住着彝族、哈尼族、拉祜族、
纳西族、苗族、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村落建
筑民族特色鲜明,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自然环
境、交通状况和经济条件使环抱在大山之中的传
统村落免遭快速城镇化的吞噬。在乡村振兴的大
背景下,以怎样的方武让这些镌刻着人类历史烙
印的传统村落“复活”,使它们不会因快速城镇化
而落后甚至消亡,让生活在那里的村民和城市居
民一样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这一系列问题亟待
解决。
二、作为田野调研点的云南传统村落
为了弄清当前云南传统村落的发展情况,笔
者选取了云南15个传统村落作为田野点进行分
析研究。
表1田野调研点传统村落名目
序号村落名称村落所属地
1白雾村曲堺市会泽县娜姑镇
2水碓村保山市腾冲县和顺镇
3苍台村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
4乐居村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
5河西村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
6银杏村保山市腾冲市固东镇
7坝美村红河州红河县乐青乡
8一字格村昆明市晋宁县夕阳乡
9石坝子村昭通市威传县高田乡
10板桥村楚雄州禄丰县黑井镇
11诺邓村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
12新华村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
13驼峰村保山市腾冲市清水乡
14宝丰村大理州云龙县宝丰乡
15白雕村昭通市永善县大兴镇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云南的传统村落历
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较高,部分村落根据村落的建
筑文化、非物质文化、民族特色等特点实现了不同
程度的村落规划与旅游开发。具体来讲,大致可
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已获得资本青睐,有旅
游企业入驻并已对其进行开发的传统村落。这类
传统村落借助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春风实
现了凤凰涅槃后的重生。二是具有一定价值,但
还未有资本进入对其开发的传统村落。这类传统
村落还未被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完全吞噬,依然可
以触摸到人们的历史记忆和乡愁乡韵,当地人对
社会资本进入实现村落转型发展并让他们过上富
裕生活是翘首以盼。三是依靠自身机能制度不断
摸索生存之道的传统村落。这类传统村落由于自
然条件、地理位置等,社会资本面临着难以进
入的尴尬境地。缺少社会资本支持,既要谈保护
又要谈发展,只能通过当地和村民微弱的“造
血”能力实现其发展之路。四是通过异地搬迁,有
些传统村落已成为“空巢”。这类传统村落是由于
尝到了近年来云南文化旅游业带来巨大“红
利”的甜头,通过对村民整体搬迁来进行旅游业开
发。村民可以通过租赁或者入股的方武与开发商
进行合作,以获取一定的收益,对于这一做法大多
村民持一种观望态度;五是行将消失的传统村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村民对村落文化和村
落建筑历史价值的概念很模糊,他们将传统建筑
用来圈养牲口或堆放脏污,村落建筑遭到了不同
程度地破坏,村落文化也消失不见。对于这类传
统村落,可以说是社会资本不曾遇见,村民保护力
不从心。六是“原封不动”的传统村落。这类传统
村落没有被动地“等”“靠”“要”,而是依靠村落强
有力的文化张力和村民的文化自信,在的支
持和引导下自主进行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最终
实现保护与发展同行,发展与创新同步。
三、当前云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存在的
问题
自国家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云
南已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村落保护
和利用模武,例如,以保护原貌为主的“沙溪模
武”,以村落群保护为主的“西庄模武”,以引导社
会力量进行保护的“和顺模武”等。但是,由于云
南传统村落多为少数民族村落,少数民族居民多
生活在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传统村落保护
和利用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措施不完善,致使
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发展的工作任重
2019年第41卷第6期
而道远,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清造成保护意识淡薄
虽然云南省申报的传统村落数目已位居全国前列,但是许多传统村落只是挂上了国家的牌子,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还未进行深入研究,村落也未实现活态传承。一些地方部门和村民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清,导致对其保护的意识淡薄。首先,一些地方忙于上级部门委派下来的脱贫攻坚任务,无暇顾及传统村落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即使有些地方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产生兴趣,也只是简单地将传统村落保护混淆为旅游开发,这样既破坏了村落的文化景观,也未能吸引到游客,与保护初衷形成截然相反的效果。其次,村民的保护意识淡薄。云南的传统村落多为少数民族村落,一些村镇处在大山深处,部分村民的思想更新缓慢,不能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古建筑被破坏或者堆放生活用具甚至成为喂养牲口的圈所,传统遗存濒临消失。最后,一些村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习以为常,因向往都市的高楼大厦而对没有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的村落发生一些与村落风貌不协调的行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弱化导致传统村落文化衰败
云南的城镇化建设是与国家现代化发展同步进行的,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乡村的物质、资源和财富不断向城市聚集,使城乡形成两极分化格局,这种格局使传统村落日益“空心化”。—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转移也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和就业竞争压力。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致使传统农业与传统农村不断衰败,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现象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失去保证,传统村落遗留的村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态发展面临危机。
(三)将保护传统村落简单等同于保护古建筑、古民居
传统建筑和民居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现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标准中,其重点是保护传统建筑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为此,云南一
些地州提出在保护传统建筑基础上保护传统村落
的方案与设想。显然,这种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方
武只侧重于对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进
行保护,而忽视了传统村落中传统建筑所有者的
财产权益和生活权益,没能从村落古建筑所有者
的角度切实考虑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由此可
见,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的措
施很难获得村民们的认可,传统村落的保护之路
也履步维艰。
(四)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存在内在
矛盾
传统村落作为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一部
分,对其进行商业化旅游开发可以带动云南经济
社会整体发展,有助于提升村落整体经济水平。
但与此同时,这种“粗暴”的旅游开发模武也容易
破坏村落的祥和与宁静,游客数量的日益增加,对
村落中古朴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也会造成一定
的冲击和破坏。甚至,在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驱
动下,一些旅游开发者为了捕获游客的“猎奇”心
理,故意对村落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夸张改造,使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逐渐丧失,传统村落中“原生
态”的自然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会随着商业化
旅游浪潮的冲击而消失殆尽。
(五)传统村落基础设施不健全,人居环境质
董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的深入推
进,当前云南省内大多数传统村落的水、电等基础
设施已经完备,人居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但与现
代都市新的价值观念、生活方武和群众对多元文
化的需求相比,其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村落居民生活垃
圾和污水的任意排放给村落自然生态的隆解与净
化能力造成巨大压力;村落建筑多年失修和人为
破环,使传统村落的意象不断消失;稠密的建筑布
局和人口居住密度严重影响村落居民的生活质
量。此外,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笔者发现通过发
展旅游业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的方武,带来的经
济收益大多被旅游开发商和村落的管理者所占
有,村落居民所得到的利益只不过是凤毛麟角,在
改善其家庭生活、居住条件所需的资金方面还有
很大困难。这一系列现象和问题使传统村落的原
乡
村
社
会
与
文
化2019年第门卷第6期一乡村社会与文化一住民对现代都市的大房子、新生活有着强烈的诉
求和渴望。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
发展的思考
自2012年国家全面启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工
作后,云南省也于2013年年末出台了《云南
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
的意见{送审稿)》及其责任分工方案,随后云南省
下辖的市{州)也积极响应并出台本市{州)传统
村落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云南传统村落保护工
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让
云南的传统村落变成习总所说的“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在整体规划、
保护与发展的方法、理念等方面都必须有所创新。
(一)编制“以人为本”的保护和发展规划
传统村落作为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社
会记忆的载体,保护和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村落本
身。相比较城市复杂的构成要素,血缘和村规民
约是影响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如何采取的主要因
素。因此,在制定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
时,要摒弃传统的“官本位”的思维,充分
考虑和尊重传统村落中原住民的利益诉求和切实
需要,努力做到编制的规划和决策既体现意
志,又能代表民众心声。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实施
过程中既能够获得村民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同时
也能够唤起传统村落中原住民对自身所持有文化
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鉴于此,要编制“以人为
本”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具体做法是:进
一步完善村落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和生活垃圾
处理等基础设施;整治好村落周边的公共环境,减
少村落的安全隐患;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村落
人居环境和村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增强村民的民
族自豪感、自信心,让他们有更多的幸福感、满足
感和获得感。
(二)着力激发传统村落的内生动力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村落保护和发
展主体一原住民缺失是导致部分村落破败不
堪,村落文化无人传承的关键。因此,要激发传统
村落的内生动力,调动原住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和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是关键。具体措施有:一
是着力改善和提高村落居民的生活水平。充分发
掘村落中的现有资源,打造形成一条拉动村落经
济发展的产业链,既能提升村落的整体经济水平,
也能促进当地就业,还能维持村落传统的生产生
活方武,最终实现村民整体生活条件改善。二是
建立村民“话语权”表达机制。通过建立相应的政
策机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村落保护与开发、管
理决策的事务中,在参与中表达自身诉求,唤起村
民对村内事务管理的责任感,从而激发村民自愿、
主动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各项事务中。
(三)构建形成“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
格局
构建业态多元、内容丰富的产业体系是满足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就当前云
南传统村落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村落依然保持
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武,村落中农产品和手
工艺品的附加值较低,与现代都市社会质量好、信
誉度高的产品相比,缺少竞争力。因此,构建形成
以发展农业为基础,以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为
辅助的产业形态,让当地群众可以不用完全依靠
外来消费就可获得经济收益的方武是解决当地产
业问题的重要途径。重点发展农业,可以保持传
统村落的本质属性不发生改变;辅助发展旅游和
文化产业,一方面是为丰富村落产业形态的内容,
另一方面是让外来游客在村落休闲农业体验中获
得文化熏陶。此外,还可以依托现代“互联网+”
的优势,重点发展传统村落中的手工剪纸、扎染和
民族特色美食,通过村内的电子商务平台销到全
国各地,既能让村落居民获得一定收入,又能宣传
本村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四)以“三治合一”理念创新传统村落保护
与发展主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
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
体系。”⑹这一理念为我国当前乡村治理指明了方
向。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主体创新,需要正
确处理好、社会资本和村民集体之间的利益
关系,确保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顺利开展。
具体做法是:一是制定相应措施积极鼓励企业和
社会组织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保
护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保障资金不足。
拨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村落保护中的资金短
缺问题,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
展可以缓解传统村落保护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在2019年第11越第6期
此过程中,还应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避免企业和社会组织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初衷。二是培养原住民的自主参与意识。如果说引导是的责任,那么积极参与保护则是村民的义务,因此,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村落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中,成为保护主体中的一份子,以“三治合一”理念为引导,构建形成多元主体共治的理想模武。
五、结语
总之,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承载和寄托了各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让它们成为都市人返乡的一种精神寄托和休闲场所,让村落原住民享受到现代社会村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人居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保护与发展,让传统村落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让传统乡村在“沉寂”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让村落居民在生活了几百年的聚落中也能体验到现代都市社会的各种便利服务。最终,让传统村落真正成为“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记忆乡愁,寻得到文化根脉”的美丽田园!
参考文献:
[1]林艺,和谐.美丽云南从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开始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2]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
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Z].建村[2012]184号,
2012-12-12.
[3]石文艳.浅析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J].知识文库,
2018(10):13-14.
[4]黄杰,李晓东,谢霞.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活化与旅游开
发的互动性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8(5):119
-12&
[5]颜梅艳.云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发展路径探究[J].
城市地理,2017(20):24-25.
[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2019-04-15]http://
WWW”people”com.cn/.
[责任编辑:吴才茂]
乡
村
社
会
与
文
化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Yunn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N Yi,Ll Jian
(Cidturol Deveiopmenl Institute af Yunnan University t Kunming,Yunnan,,650091,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a9s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traditional villages bear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of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and are important witnesses to the continu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Da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erit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agricultural society,finding people'
s nostalgia and building up rural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ut forward by the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vast areas of our country.This present article selected the national protection list several representative traditional viDages in Yunnan as a point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field visits and data compilation,to analy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based on this,some thought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Yunnan Prov・inc匕
Key words;Yunnan;traditional villages;rural revitalization
2019年第门卷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