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工程
| 名称 | 孔窗式护墙 | 施工单位 | 施工技术 负责人 | ||
| 编制 单位 | 工程部 | 交底人 | 职 称 | ||
|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设置孔窗式护墙防护。 护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拱形截水槽及空心六棱块采用C25混凝土预制。 二、施工准备 护墙砌筑应在坡面密实、平整、稳定后,方可铺砌;如有松动岩石,先行消除后再进行施工。石料选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石块,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砌筑前,其表面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三、施工工艺 3.1基础开挖 (1)根据测量放线进行开挖,开挖前,在基坑上方作好防、排水设施。 (2)土质地基时挖掘机能到位,用挖掘机开挖;不能到位时,人工开挖。在机械开挖基坑时必须预留30-50cm厚度由人工清理。 (3)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后进入下道工序。 3.2砌筑 (1)护面墙墙身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为增进护面墙的稳定性,凡墙身高度大于5m时,于墙背中部设置一道耳墙。耳墙底宽1.0m,竖向间距4.0~6.0m。 (2)护面墙采用变截面护面墙,护面墙顶宽0.4m,胸坡1:1.0,背坡1:0.95,墙底设0.2:1的斜坡,基础埋设在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2m,并不高于侧沟圬工底面。 (3)顶级护墙墙顶设平台,宽0.9m,厚0.25m。向内嵌入边坡0.2m,以防雨水灌入墙背。 (4)沿护面墙纵向,每隔2.5m设一个拱形孔窗,孔窗宽2.5m、高3.5m,上下孔窗间距3.0m。 (5)护墙采用孔窗式,墙背设0.3m厚的砂加卵石反滤层。护墙沿线路方向每隔15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缝内全断面用沥青麻筋填塞。墙身于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严格控制泄水孔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横平竖直。孔内预埋φ10cmPVC管,端部用土工布包裹。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泄水孔4%的流水坡度,保证泄水孔向外排水顺畅。 (6)为排出基床表层水,与基床表层底每隔1m在侧沟壁留一泄水孔,泄水孔为直径5cm的圆孔。 | ||||
说明:1、需附图时,应附在技术交底书后面,并同时进行图纸技术交底。
2、此表用于项目部、工区、工班。
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
工程
| 名称 | 孔窗式护墙 | 施工单位 | 施工技术 负责人 | ||
| 编制 单位 | 工程部 | 交底人 | 职 称 | ||
|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 交底内容: 3.3勾缝、养护 (1)一整段的砌体施工完毕后,首先自上而下的将砌体表面清扫一遍,把浮浆、灰尘等清理干净。然后检查灰缝,如有高出砌体表面的用錾子剔除,有灰缝不饱满的用砂浆填充密实。 (2)勾缝采用平缝压槽工艺,缝宽1.5~2cm,深0.5cm。勾缝用砂浆强度不得小于M7.5。勾缝前用洁净的水冲洗灰缝,再用水泥砂浆填缝,砂浆应略高于砌体表面。勾缝工具用圆钢加工而成,能够保证勾缝一次成型,缝表面光洁、平整。勾缝后立即将两侧多余的砂浆刮除干净。 (3)勾缝完毕后,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 四、质量保证措施 4.1砌筑施工前挂线控制尺寸、位置和平整度。 4.2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水平分层砌缝大致水平。砌块的砌缝互相错开,不得出现通缝,砌缝要饱满。 4.3砌体所用片石几何尺寸、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最小厚度不小于15cm,表面洁净无黄皮水锈。禁止用风化的片石。 4.4浆砌片石用的砂浆必须采用机械拌合,砂浆拌合时要严格按照试验室的配合比进行施工,认真做好试验块的制作和养护工作,拌合场地砂浆配合比牌及拌合用料的计量设备必须齐全。 4.5拌和好的砂浆禁止直接堆在松散的地面上,下面要铺设铁皮等隔离设施,砂浆应随拌随用,对拌合完堆放时间太久的砂浆应当废弃,禁止用于砌筑施工中。 五、安全及环保要求 5.1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5.2施工现场基坑、机械、配电箱等危险处,应有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 5.3施工过程中做到文明施工,保护施工现场生态平衡,防止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噪音、震动、废水废料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杜绝焚烧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 5.4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到指定地点,防止在施工营地附近形成新的积水和水污染。积极防治水污染,并注意节约用水。 附图:孔窗式护墙示意图 | ||||
说明:1、需附图时,应附在技术交底书后面,并同时进行图纸技术交底。
2、此表用于项目部、工区、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