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文澜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12)
摘要:“三线一单”作为“十三五”中环评改革的主线与基本思路,标志着我囯在环评管理的方式、思路、着力点这几个方面都出现了重
大的转变,强化了规划环评以及战略环评约束和指导作用,这势必能带动整个环评体系立体化、全面化的变革。本文试就“三线一单”在
环评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线一单;环评;改革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6-0025-02
D〇I:10.167/j.cnki.cn15-1369/X.2017.06.015
On the func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Single” in EIA reform
Wang Wenlan
(Fuj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uzhou Fujian 350012, China)
Abstract: As the basic idea and main line of EIA reforming in 13th Five-Year, “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 marked a major change in ideas, focus and mode in China5s EIA management,which emphasized the constraint and guidance of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t will lead to a comprehensive revolution in EIA system.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in EIA reform.
Key words:“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EIA; Reform
1"三线一单〃的内涵
2016年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 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手段,作为“十三五”环评改革的思路 和主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 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生态环境的安全底线。生态保护红线,需要在 环评管理之中严格执行,强化管控,确保面积不减少,保障功能不降低,且性质也不会出现任何的改变[1]。
环境质量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生存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坚持环境 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够变坏的要求,这是防范环境质量降级所需要坚守 的底线,同时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环境风险防控,控制污染物总量的基 准线。
资源利用上线是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只有对资源消耗强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资源的开发出现“超载”的行 为,才能守住环境质量底线。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 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 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 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 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2 "三线一单〃对环评改革的影响
2.1有利于"三挂钩〃机制的建立
“三线一单”将推进今后环评改革向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 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简称“三挂钩”机 制)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
规划环评需将重点内容放置在生态空间管控上,如果规划区域涉及 到生态保护红线,在规划环评结论以及审查结论中,均需落实相应的管理要求,并且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
规划环评应将区域环境质量管理目标加以落实,然后提出总体的行 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并对区域产业布局、规模、结构等进行具 体优化。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应分析项目对环境质量产 生的预期影响,提出对污染物排放提出控制要求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2]。
规划环评需按照资源利用的上线,进行规划实施、开发与利用规划 内项目资源,并且针对区域不同行业,从能源资源开发等量或减量替代、开采方式、利用效率、规模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为规划环评的 审批以及规划编制提供决策性依据。
基于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可从资源配置方式、布局选址以及 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入手,合理地制定环境准入的负面清单,这 样就可将负面清单对于项目准入以及产业发展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完全发 挥出来。
2.2有利于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的"落地〃
2.2.1 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推动战略环评的发展。“三线一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 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多规合一”、管控以及空闲的划定提供 了支撑。“三线一单”为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开发布局和生态安全 格局矛盾演变态势提供了的依据,能够从技术、以及管理等层面指 导战略环评破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进而为了跨区域或区 域中环境问题的协调提供决策参考,有效评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 安全以及环境质量的影响,对重大环境风险加以预警。
强调战略环评的实际应用。“三线一单”有利于落实健全成果的应 用机制,将空间管制的要求落在生态保护红线上,将容量管控和环境准 入要求落在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上。区域以及流域生态规划进 行编制的时候,应将战略环评成果吸收,强化生态空间的保护,优化产 业的规模、布局以及结构。
2.2.2 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强化规划环评的约束与指导。“三线一单”对“多规合一”以及空 间规划、流域规划、开发区及产业园区规划进行开发强度和开发边界的
huanjingyufazhan25 <环境与发展
HUANJINGYINGXIANGPINGJIA
确定,在优化布局、控制规模、促进转型以及调整结构方面进行具体约 束,指导环保与工业、国土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协同作用,共同推 进规划环评机制的建立[3]。
积极推行规划环评清单式的管理。“三线一单”按照环境质量改善 的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开发区用途管制清单以及空间开发规划的生 态空间清单。产业开发规划产业以及工艺环境准入清单将得到合理制定。重点产业园区实现规划环评全面覆盖,将强化清单式的管理。
强调规划环评以及项目环评之间的联动。在规划所包含的项目环评 文件审批之中,需要将规划环评作为其刚性约束。针对已经采纳规划环 评要求的建设项目,需将相对应的环评内容简化。对于项目环评中出现 较大影响的,需要及时地反馈给编制机关。对于能够高质量完成的,并 且各类管理负面清单清晰的产业园区,可将项目环评文件的类别适当地 降低。
2.2.3提升建设项目环评效能
突出管理重点。“三线一单”将项目环评管理的重点放置在选址选 线环境论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环保措施,环境风险防控以及排污许 可等几个方面,在项目环评审批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的项目、对已 无环境容量,新上、增加污染物总量的项目、对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红线保护或环境敏感区以及负面影 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对突破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上线的项目不予 审批。同时从项目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4]。
严格环境准入。项目环评之中要建立“三线一单”的约束机制,并
且强化对准入管理。建立现有项目环境管理、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以及
区域环境质量的联动机制,实现质量目标管理的改善。细化污染排放方
式,控制建设项目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严格高物耗、高能耗、产能过剩、
高水耗、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审批处理。做好关停以及搬迀企业的环
境风险评估处理。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探讨,加深对“三线一单”的
认识,了解其对环评改革的影响,为今后的环境评价工作提供新的方法
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晓星.用改革让环评制度焕发新活力[N].中国环境报,2016- 09-26(002).
[2] 包存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应着力回归环评本质[J].中国环 境管理,2015,(03):33-39.
[3] 姜可,李洪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科 技信息,2010,(29):772+785.
⑷张颖,杨桂红,陆霁,Har〇n Jeremiah.开展林权制度改革环
境影响评价促进林业绿色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2):5-10.
收稿日期:2017-07-23
作者简介:汪文澜(1983-),女,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
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
(上接第24页)
忽略了各个指标本身的实际重要性,客观性太强。
第四,灰色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用深浅不一的颜色来表达一个信 息的完善程度,已知的信息将被标注成白色,完全未知或者完全不确定 的信息被标注成黑色,将那些部分未知、部分不确定的信息被标注成灰 色。该模型主要用来研究一些信息相对贫乏、运行机制相对不清晰的问 题。在污水处理厂的绩效评价方面,该体系不是非常适用。
此外,还有许多独创性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如“魏亮”等人自主 开发了多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 合评价方法进行有机结合。首先,先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对各个具体指 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然后,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各个 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这种方法科学性较强,兼具了层次分析方法的客 观性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的主观性。
总而言之,各污水处理厂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制定与自身情况 相符合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
3结语
想要全国城镇的污水处理工作长久的发展,国家水环境治理获得明 显的效果,对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实施综合的绩效评价工作是当务之急。首先,通过绩效评价工作,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资金,督促全面、合理的污水处理管线的建成。其次,通过量化的绩效指标,评价污水治理的成
果。对技术不足的地方加强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治理资源利用不合理的
地方,督促其综合整治,合理分工,全面提高污水治理效率。良好的水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将水污染问题解决好,才能带来社
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余波,周英,黄正文,李新,曾永刚.cass工艺应用于小城镇污 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及效果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M,(05):81-
87.
[2] 谭雪,石磊,陈卓琨,李涛,马中,郑祥,程荣.基于全国227个 样本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治理全成本分析[J].给水排水,2015,(05):30-34.
[3] 赵宝江,李江,王丽萍.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l l):49-52+62.
⑷李敏,张小洪,李远伟,张鸿,赵敏,邓仕槐.基于能值的污水处
理系统环境影响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3,(02):488-496.
收稿日期:2017-06-20
作者简介:陈正红(1978-),男,本科,中级环境工程师,研究
方向为污水处理。
► 26huanjingyufaz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