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创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5:10
文档

创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3)

创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于华“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学期伊始,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从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入手,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感受他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听课世界,领略他的诊断性听课、专题性听课、个案观察式听课的魅力;研究郑金洲主编的《课堂观察指导》、吴江林的《基于合作体的课堂观察:教研组的视角》。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同伴互助的作用,而听课是诊
推荐度:
导读创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于华“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学期伊始,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从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入手,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感受他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听课世界,领略他的诊断性听课、专题性听课、个案观察式听课的魅力;研究郑金洲主编的《课堂观察指导》、吴江林的《基于合作体的课堂观察:教研组的视角》。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同伴互助的作用,而听课是诊
创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  于华

“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学期伊始,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从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入手,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感受他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听课世界,领略他的诊断性听课、专题性听课、个案观察式听课的魅力;研究郑金洲主编的《课堂观察指导》、吴江林的《基于合作体的课堂观察:教研组的视角》。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同伴互助的作用,而听课是诊断课堂教学的最有效手段。

二是改变听课的视角,把“课堂观察”定位为实现有效教学的制高点、开展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制定了课堂观察量表,将课堂观察的框架定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二级指标为20个视角,三级目标为60多个观察点,该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支架,也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和开发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

三是做好课堂观察研究。课前,观察团队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制订一系列观察量表;课中,观察者深入学生中间,进行具体入微的观察,并记录或描述观察结果;课后,观察小组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观察结论,再进行集中研讨,反思课堂教学。

如:一次,我们选取“教师教学”的维度对五年级语文《凡卡》一课的教学进行观察。根据课前讨论,课题组教师将课堂观察点定位在教师课堂“有效提问”上,如果只带着观察点走进教师,可能依然难以观察细节,或者难以记录信息,因此,我们在观察前将观察点转化为可以操作的观察量表,让教师带着明确的观察目标,走进课堂,观察课堂,分析课堂。

观察量表使课堂观察凸显了目标性和选择性,保证了课堂记录的迅速、准确、具体、客观。现呈示部分观察量表如下:

有效提问认知水平检核

序号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答问
管理认记推理创造批判无答机械认记推理创造
 1

你知道作者“契诃夫”吗?  √

       
 2

你对“契诃夫”有多少了解?  √

       
 3

你还知道“契诃夫”的哪些资料?  √

    √

    
 4

还有哪些?谁还能说说? √

     √

    
 5

怎样读课文,才能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

      
 6

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

    √

    
 7

要边读边想象是不是?  √

       
 8

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

    
 9

 谁能用简单的话再介绍一遍?

  √

       
10 

你觉得这位同学说的怎么样?        
这段记录的是在老师开课5分钟内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平均每分钟2个。这些问题是零碎的,缺乏适当的深度,如果按照传统的评价方法,我们只能笼统地谈自己的“感觉”:提问数量好像偏多,问题似乎比较零碎等等。但是在这种没有实证的评价中,执教老师也可以凭着感觉走:好像不是很多,似乎并不零碎啊。例如这堂课,我们将统计结果公布时,上课的老师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看了观察量表的记录,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用“震惊”来形容自己此时的感受。

课堂观察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不是“终结者“的评价,不是只看病不开药方的“指手划脚”。因此,我们根据课堂观察量表的记录对《凡卡》这堂课的问题设计进行了重构。老师建议:要从教材特点出发,设计“核心问题”,深刻解读教材。正确把握教材,是实现有效提问的关键。本环节中,第一到第四个问题可以缩减为一个,而且此问题不是课文的重点,可以采用学生简要介绍后老师补充的方式进行,而第五到第十个问题都是要追问学生“怎样读课文,才能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个问题应该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将问题改为:“认真读课文,找一找凡卡给爷爷讲了自己的哪些悲惨遭遇?”这样的问题设计,指令清晰,指导学生通过整体的阅读来学会学习。这种以课题观察为载体的评价之后的建构无疑是一针见血的,对老师的帮助是具体的、有效的。

文档

创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3)

创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于华“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学期伊始,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从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入手,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感受他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听课世界,领略他的诊断性听课、专题性听课、个案观察式听课的魅力;研究郑金洲主编的《课堂观察指导》、吴江林的《基于合作体的课堂观察:教研组的视角》。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同伴互助的作用,而听课是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