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中药溻渍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5:10
文档

1.中药溻渍法

中药溻渍法操作规范【概念】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丹毒、脱疽、急性湿疹、足癣感染、烧伤、肢端骨髓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禁忌症】忌用于皮肤破损处、身体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孕妇的腹部和骶部。【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药汁、纱布数块、钳子二把、橡皮布、毛巾、脸盆【操作步骤】1、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浸透溶液,用钳子拧至不滴水,敷
推荐度:
导读中药溻渍法操作规范【概念】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丹毒、脱疽、急性湿疹、足癣感染、烧伤、肢端骨髓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禁忌症】忌用于皮肤破损处、身体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孕妇的腹部和骶部。【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药汁、纱布数块、钳子二把、橡皮布、毛巾、脸盆【操作步骤】1、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浸透溶液,用钳子拧至不滴水,敷
中药溻渍法操作规范

【概念】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

丹毒、脱疽、急性湿疹、足癣感染、烧伤、肢端骨髓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

【禁忌症】

忌用于皮肤破损处、身体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孕妇的腹部和骶部。 

【用物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药汁、纱布数块、钳子二把、橡皮布、毛巾、脸盆

【操作步骤】

1、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浸透溶液,用钳子拧至不滴水,敷于创面。每隔15-30分钟淋药液于纱布上,使其经常保持湿润,以利发挥药效。  

2、埋管湿敷法,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盖于疮面,在2和3层中间放尼龙管一根,尼龙管前端管壁钻孔数个,尾端连接针栓,露于敷料外,定时用注射器注入药液。 

3、浸泡法,用大口的小药瓶或治疗碗,或小药杯盛放浸泡的药液,然后将肢端浸泡在药液中。 

4、淋洗法,将煎煮好的药液放于盆内,乘热熏蒸,然后淋洗。或将药液装入喷壶内淋洗患处,每日3-4次。

【注意事项】

用溻法时,药液应新鲜,溻敷范围应稍大于疮面。热溻、罨敷的温度宜在45℃-60℃之间。淋洗、冲洗时,用过的药液不可再用。局部浸泡一般每日 1-2次,每次15-30分钟。全身药浴可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冬季应保暖,夏季。直避风凉。 

【术中观察】

     用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擦拭干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术后评价】

    详细记录实施中药溻渍治疗后的客观详细情况,根据症状调整治疗方案,并签名。

【操作流程图】

见附表

【参考文献】

    1、周敏;;中医皮肤科外治疗法——溻渍法[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文档

1.中药溻渍法

中药溻渍法操作规范【概念】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丹毒、脱疽、急性湿疹、足癣感染、烧伤、肢端骨髓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禁忌症】忌用于皮肤破损处、身体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孕妇的腹部和骶部。【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药汁、纱布数块、钳子二把、橡皮布、毛巾、脸盆【操作步骤】1、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浸透溶液,用钳子拧至不滴水,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