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7:02
文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朗读句子,积累语言。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教学课时】1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件出示)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窗外十
推荐度:
导读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朗读句子,积累语言。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教学课时】1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件出示)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窗外十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认真读词语,朗读句子,积累语言。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1.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    说一说,说说这两个句子有趣在哪里,你是怎么理解的?

3.    背一背。

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熟读成诵,看谁背诵得快。    

4.抄一抄,把句子抄写在你的笔记上,可能的画配上插图。

5.教师评议,并小结: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鲜、很生动、很有趣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板书:新鲜  有趣的句子)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课件出示)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语都是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的成语。(板书:成语)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描写人物动作;有的描写人物神态;有的描写人物心理。

4.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示一下这些动作。   

5.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活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板书:句子)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读出感情?

自由练读,分小组比赛读,代表展示读。

(三)给兴趣组取名字

(课件出示)

1.读一读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板书:兴趣小组)

2.说说你对这些兴趣小组名字的理解。

如“弈秋棋社”肯定是下围棋小组,“弈秋”是个下围棋的高手。

3.你喜欢什么兴趣小组,你也试试取个名字。

比如,书法兴趣小组,取名为“小小书法家组”;钢琴兴趣小组,取名为“朗朗钢琴社”……

四、日积月累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板书:《所见》 五言绝句)

4.(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课件出示)

    创作背景:《所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放牛的小孩骑着牛,大声地唱着牧歌,大概是想捕捉那只鸣叫的蝉吧,忽然停止了歌声,站立在柳树旁。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袁枚亲眼看到的。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7.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课件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文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朗读句子,积累语言。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教学课时】1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件出示)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窗外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