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张培秀
教材分析:
本内容——《循环结构的程序》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的内容。本课的内容包括Do While...Loop语句,For...Next语句,多重循环语句。它在本教材中是在前面所学的《程序的结构》和《分支结构的程序》基础上的深化,先熟悉了基本结构的语法,之后再学循环结构的程序,能够层次分明,学生更加容易上手。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情况是较为复杂的。下面根据学生的一些情况,我将学生的特点总结为以下的两点:
1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
2 前面已学过VB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基本的语法知识已经掌握。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如下三个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循环结构的操作以及语法。
※过程与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使用循环结构进行编程序的乐趣;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Do While...Loop语句
For...Next语句
难点:学会分析使用循环结构的条件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法 自主探究法 任务驱动法 分层教学 讨论法
| 教学过程 | |||
| 情境导入,引入新课(5') 探究新知-讲解基本知识(25')
学生展示,评价(10')
小结提升,延伸知识(5')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5') 环节二:探究新知-讲解基本知识(25') 环节三:学生展示,评价(10') 环节四:小结提升,延伸知识(5') | 问题引入 Sum=0+2+......+100 方法1: Sum=0 Sum=Sum+2 Sum=Sum+4 Sum=Sum+6 ...... Sum=Sum+100 方法2: Sum=0:N=1 Sum=Sum+N : N=N+1 Sum=Sum+N : N=N+1 ...... Sum=Sum+N : N=N+1 比较这两种方法 讲解知识点 VB程序设计中,一般使用Do While...Loop语句或For...Next语句实现程序的循环。 1 Do While...Loop语句 格式如下: Do While<条件> <循环体语句组> Loop 作用:这里Do While和Loop共同组成循环语句。程序执行到Do While时,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当条件成立时,执行<循环体语句组>,遇到Loop时,再次执行Do While;当条件不成立时,结束循环,执行Loop后面的语句。 上面的例子可以简化为: Sum=0:N=1 Do While N<=100 Sum=Sum+N N=N+1 Loop Print “0+2+4......+100”;Sum 练习:完成书本P33页的试一试第一题的内容 2 For...Next语句 格式如下: For<循环变量>=<初值>To<终值>【Step<步长>】<语句组> Next<循环变量> 例子求1+3+5+7+…+99 Sum = 0 For i = 1 To 99 Step 2 Sum = Sum + i Next i Print "Sum=" ;Sum 例1:画同心圆 所谓同心圆,就是圆心相同,半径不同的多个圆。在VB中可以用Circle语句来画圆。 Circle语句的命令格式为: Circle (x,y),R 作用:画一个以坐标(x,y)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 画一个以坐标(1500,2500)为圆心,以2000为半径的圆 整个程序为: Private Sub Commandle_Click() For i=1 To 10 Step 1 Circle (1200,1200),100*i Next i End Sub 练习 完成书本P35页的试一试第二题的程序 多重循环结构 如果在循环的结构的程序中,其循环体内部的程序中又包含有循环语句,这样的程序就是多重循环结构。 例子;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表共有九行,用i表示,用于控制行的循环;共有九列,用j表示,用于控制列的循环。 程序如下: For i=1 to 9 Step 1 For j=1 to i Step 1 Print i;”*”;j;”=”;i*j Next j Next i 练习:完成P37页的试一试。 学生展示,评价 分小组展示点评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 过程评价 结果评价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去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认真听课,结合书本,熟悉Do While...Loop语句
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练习,自己完成程序的编写 学生自己上机操作,小组内相互讨论完成任务 认真听课,结合书本,熟悉For...Next语句 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练习,自己完成程序的编写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程序的编写 学生自主上机操作 学生认真听讲,深刻理解多重循环的概念。 学生认真听教师分析,动手操作,和小组内成员讨论交流。 学生自主上机操作,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看同学的优秀作品,评价同学的作品或者自己的作品。 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 | 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引入新课 了解Do While...Loop语句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熟练掌握Do While...Loop语句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小组合作的意识 让学生自己熟练掌握For...Next语句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团体合作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深入理解多重循环原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小组合作的能力。 展示作品,分享成功喜悦,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的同学的长处,吸收经验 随堂总结,巩固本节课知识点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最大特点运用课件演示进行讲解,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自主去探讨,让抽象的事物简单化、具体化,并充分考虑了学情,递进性任务的设计,体现分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学生了个性发展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则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而对作品的评价,则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