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岗实习》指导书
主编
主审
XX职业技术学院
2008.10.18
一、顶岗实习目的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是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技能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能力的重要依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并结合生产实践按要求完成“顶岗实习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
二、顶岗实习内容与要求
1.采用CAD/CAM软件完成一个零件的三维造型或者二维工程图;
2.针对一个零件,能制订机械加工工艺文件;
3.完成一个零件的一套工装设计;
4.懂得如何操作、调整机床;
5.懂得如何使用工、夹、量具,并且熟悉刀具管理;
6.掌握在车间条件下对零件几何量进行检测,并会分析零件加工精度,提出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措施。
三、设计步骤
1、计算机绘制产品的零件图。选择一种熟悉的CAD/CAM软件或CAD软件绘制该产品的零件三维实体图和二维工程图。图中应详尽的标出各结构部分的尺寸、精度公差。如果条件,也可以只用手工绘制零件工程图样。
2、工艺设计。设计该产品的加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并确定每一道工序的加工机床类型;工、夹、量具等工具设备;以及走刀路径、切削速度、加工余量、主轴转速和切削液等加工参数,同时填写加工工序过程卡片。
注意机床类型和工、夹、量具等工具设备应与学院的设备型号相一致。
3、完成一个零件的一套工装设计。自己确定工艺过程中,设计某道工序的典型工装,可以是夹具,也可以专用刀具或者量具等。
4、编写《顶岗实习(论文)说明书》。根据记录和总结整个设计过程,编写《顶岗实习(论文)说明书》,要求不少于5000字,必须有图。其中格式要求如下:
(1)目录;
(2)前言 简要说明设计说明书的意义;
(3)设计内容;
(4)结束语 总结设计体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写清编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日期、标明序号。
5、参考顶岗实习任务书的要求收集齐所有应交材料。
四、顶岗实习工作进度表
顶岗实习时间共16周,具体工作进度建议如下表:
| 序号 | 工 作 内 容 | 预计时间 (单位:周) | 备 注 |
| 1 | 三级安全教育 | 1周 | |
| 熟悉课题,搜集资料,确定设计题目 | 1周 | 经检查方可进入下阶段 | |
| 2 | 计算机绘制产品的零部件图 | 2周 | 经检查方可进入下阶段 |
| 3 | 工艺设计及初算有关工艺参数 | 3周 | 经检查方可进入下阶段 |
| 4 | 一套工装设计 | 2周 | 经检查方可进入下阶段 |
| 5 | 机械加工 | 3周 | |
| 6 | 整理资料,编写《顶岗实习(论文)说明书》 | 2周 | |
| 7 | 整理资料做好笔记;格式审查 | 1周 | 交齐全部设计资料 |
| 8 | 机动 | 1周 |
1.考核原则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
2.成绩考核评定
(1)考核分两部分: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报告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50%。
(2)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
学生的顶岗工作可以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或岗位进行,企业要对学生在每一部门或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填写“上岗实习鉴定表”,并签字确认,加盖单位公章。
(3)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
学校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在各企业每一部门或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在每一个岗位,学生要写出工作报告,学校指导老师要对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报告及时进行批改、检查,给出评价等级。
(4)考核方式为等级制,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学生考核合格者获得学分。
六、参考资料
1.学生使用教材:
| 序号 | 教材名称 | 主编 |
| 1 | 《机械设计基础》 (规划教材) | 陈岚 |
| 2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规划教材) | 朱超 |
| 3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郑修本 |
| 4 | 《机械加工设备及工装》 | 韩洪涛 |
| 5 | 《现代机床设备》 | 顾京 |
| 6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指导书》 | 胡照海 |
| 序号 | 教材名称 | 主编 |
| 1 | 《机械加工基础》 | 胡兆国 主编 |
| 2 |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 王光斗 主编 |
| 3 | 《机械设计手册》 | 成大先 主编 |
| 4 | 《CAD/CAM原理》 | 任仲贵 主编 |
| 5 |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 王先逵 主编 |
| 6 | 《公差与配合实用手册》 | 方昆凡 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