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双语学校 梁艳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更是语文低学段教学的重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于本身就有些枯燥的识字过程很难适应,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怎样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让孩子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地乐学、会学尤其重要。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识字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识字教学要富有情趣,首先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教给孩子多种识字方法。
1.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渗透多种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用两个(或几个)熟字或偏旁组成新字。
“ 减一减”:将合体字减去一个偏旁或部首成为一个新字。
“换一换”:将两个形近字的偏旁交换。
此外,还有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都有相对应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可以简单地渗透。
2.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3.借助顺口溜识字。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在游戏与活动中识字。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进行趣味识字更能激发其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获在其中。例如猜字谜、摘桃子、找朋友等。这些游戏与活动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
5.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自主识字。
如学习了某个生字,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去联想。或者问:你是怎样记住(学会)这个字的?你还能用这个方法记住哪个字……
二、把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进行整合
1.要把识字融入到课文阅读中。
学生完全掌握生字后,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一遍又一遍的读课文,把课文读熟,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伴随着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巩固生字。
2.适当地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料作为补充。
拓展的阅读资源要与本文内容或思想相关联,并且尽可能多的用到本课所学的字词。内容要浅显、简练,学生自己便能学习和朗读。我们可以补充一些儿歌,童话来进行拓展,也可以自编一些短文进行拓展。这样学生会很感兴趣,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了学习和巩固的目的。
三、加强书写指导,养成好的识字习惯
在识字教学中,写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识字教学时,要有写字的指导,包括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字的笔顺和结构等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努力把字写得正确、整洁、美观。
老师要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汉字的规律,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看形、读音、想义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好学生用好田字格。写字之前,引导学生观察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求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占八分满,不要过大或过小,而且写时要把字写端正,做到横要平,竖要直,不写歪。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上把认识的字写一写,这样不仅加强了识字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提笔即练字”的意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表扬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只要老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我常挂嘴边的是“你的方法真好!”“你真棒!”“你很会学习,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于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