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1 站台墙、站台面及站名牌施工
⑴站台墙沟槽开挖
站台墙沟槽土方开挖安排在雨棚基础和低于站台墙底的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后分段进行,并做好基槽排水措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槽内。
⑵浇筑混凝土站台墙
站台墙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就地现浇,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密实,施工中应按设计预留沉降缝和泄水孔。
⑶站台墙基槽回填
站台墙施工完毕进行检验合格后,及时按规定进行站台墙基槽回填,回填需分层夯实。
⑷站台面施工
在电缆槽道、给排水等施工完毕,并对站台面基底处理及基坑回填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站台面施工。施工前,按设计要求测放好站台面的边线、坡度、做好与站房的衔接处理工作。
⑸混凝土垫层施工
天然砾石垫层按设计标高、坡度铺摊、压实,施工时控制好厚度及顶面平整度,以利于后续面层的铺设。
天然砾石垫层施工前要按站台面设计厚度、标高、坡度要求测放中心桩及边桩。并按设计要求做好中线、边线及标高的控制。
⑹面层施工
①旅客站台面
在站台面基层施工完毕,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签认后(厚度、标高、坡度、密实度),方可按设计进行站台面层的铺设,面层铺设时需同时按要求铺设导盲道和白色安全线,采用干作法施工。
首先:拉好纵横方向中心十字线,作为控制面层位置和标高的基线,从向两边铺贴。
铺设基层:用1:3水泥、砂子掺水拌合为干硬状砂浆按分块大小铺设,用木杠刮平,高度略高于成活面底层8~10 mm。
铺贴块料面层:用橡皮锤在预制混泥土方块2/3范围内敲击,再使块面高于成活标高3 mm,之后块料面层移至一旁,在基层上浇一层过筛水泥砂浆,将块料面层重新平稳就位,再用橡皮锤敲击中部,边锤边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铺好两天后洒水养护,铺贴后三天嵌缝,最后打蜡。
站名牌按设计要求施工。
3.6.2.2 站场附属工程施工
(1) 栅栏施工
栅栏施工同路基附属工程中“线路防护栅栏施工”。
(2) 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
①碎石基层施工
填碎石基层应在道路路基施工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摊铺时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人力整平、整型后用手扶振动式压路机压实。
②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A 面层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中粗砂平整层的顶面标高、路拱横坡、平整度等,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混凝土的施工。
B 施工测量放样:恢复中线和边线,并标示路面混凝土设计高程。
C 混凝土的搅制与运输:路面混凝土采用带电子计量的搅拌机拌合。混凝土近距离运输采用手推车,远距离运输采用小型自卸汽车。
D 混凝土的浇筑
A、边模板:采用钢模板,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模板立模的位置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支立应稳固,接头严密平顺,接头以及与基层接触处不得漏浆。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侧应涂脱模剂,模板拆除后应进行整修,以备后用。
B、混凝土摊铺
摊铺前应检查模板的位置、高程、支设稳固和基层平整润湿、模板内侧面涂脱模剂、沥青伸缩缝板等设置情况,合格后方可摊铺。
检查、维修混凝土运输道路以及设置安全护栏、纠察等。
混凝土运至摊铺地点后,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然后人工用铁锹采用扣锹法大致找补均匀,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一般为10%)。
每仓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做面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因故中断,应设置施工缝。
C、振捣、整平
混凝土摊铺好后,应随即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均匀地振实。振捣时先用插入式振动器在模板边缘、角隅处初振或全积初振一次。同一位置振动时间不少于20s。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应不大于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然后,再用平板振动器全面振捣,板与板间宜重迭10-20cm。同一位置的振捣时间,当水灰比小于0.45时宜不少于30s,当水灰比大于0.45时不宜少于15s,以不再冒出气泡并泛出水泥泥浆为准。
混凝土拌合物全面振捣后,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振动梁往返拖拉2-3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振动梁移动速度要缓慢均匀,不许中途停顿,前进速度以每分钟1.2-1.5m为宜。凡有不平之处,应及时辅以人工挖填补平。补填时宜用较细的拌合物,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最后用无缝钢管滚杠进一步滚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调匀调平。
D、板面处理(做面)
抹面时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撒水泥。抹面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整平后随即进行,驱除泌水并压下石子。第二次抹面须在混凝土泌水基本结束,处于初凝状态但表面尚湿润时进行。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并3m直尺检查平整度。抹平后沿横方向用压纹滚槽器压槽,使路面混凝土有粗糙的纹理表面。
E 、伸缩缝施工
混凝土硬化面纵缝每隔3-4m设1条,材料为沥青木屑;缩缝每隔5m设1条,材料为沥青木屑;伸缝每隔30m设1条,材料为沥青木屑及软木条。
F 、混凝土路面养护
混凝土面板要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14-21天,养护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允许行人通过,养护方法采用湿草包覆盖法,以防止烈日暴晒或干旱风吹。
G、 边模板拆除
拆模时间要注意掌握,一般为3天左右,拆模时要操作细致,以不损坏混凝土的边角。
(3)沥青路面施工
①天然砂砾底基层施工
路面底基层采用天然砂砾,要求天然砂砾级配良好,天然砂砾中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砾石最大粒径为53mm。天然砂砾底基层压实度≥96%,填料最小强度(CBR)不小于60%。
②水泥稳定砂砾施工
采用厂拌法进行拌合,自卸汽车运输稳定料,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砂砾,压实度≥98%,机动车道七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为4.0Mpa。水泥剂量需根据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指标确定,工地实际采用水泥剂量应比试验达到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时的剂量多0.5%。
③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面层铺筑前检查基层质量,检查时可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以检验基层的密实度,如在压路机后轮下出现沉陷或“弹簧”现象,则加强基层或补充压实,并用弯沉仪进行弯沉测量检验。
在铺筑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之前,根据有关规范要求检查基层的宽度、厚度、密实度、平整度、纵坡和横坡。
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与基层牢固粘结,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清除干净,再进行稀浆封层,以利于面层与基层的粘结。
热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干燥暖和的天气铺筑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40℃不超过170℃;在0~10℃气温时施工不低于150℃,不超过170℃。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
接铺时,可在前条摊铺带端头上面两侧置放两块薄木块,其厚度等于压实量。接铺在接口以内开始,但在碾压时要铲净前铺层上的热料并拣出接头处的大粒矿料。
初压:摊铺之后立即进行高温碾压,初压时用6~10t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碾压2遍,初压温度控制在150℃~130℃。
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完成(一般采用10~12t双轴三轮压路机,12t振动压路机或12~15t轮胎压路机),一般是先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4遍,再用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使其达到压实度。复压温度为100℃~130℃。
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6~8t胶轮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或双轮压路机碾压2~4遍,消除轮迹。终压可使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平整,终压温度为70℃~100℃。
⑷ 浆砌预制块排水沟施工
① 施工中,必须先按设计要求做好排水沟工程的施工。
②排水沟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伸缩缝、泄水孔及所用的材料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③ 排水沟预制块采用人力挤浆法砌筑,砌筑顺序为先基础后边墙;要做到线形美观,直线顺直,曲线圆滑;排水加固设施坚实稳固,浆砌片石砂浆强度符合设计,砌体咬合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美观牢固。
④ 在施工中及竣工后,要确保排水系统畅通不淤积,不堵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