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45:34
文档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测评卷(三)第三单元(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B)A.嗟夫(jiē)伛偻(lóu)晦明(huì)雾凇沆砀(hànɡ)B.朝晖(huī)谗言(chán)野蔌(sù)拏一小舟(ná)C.皓月(hào)阴翳(yì)烂柯(kē)深恶痛疾(è)D.投箸(zhù)宴酣(hān)绮户(qǐ)忍俊不禁(jì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D)A.琅琊试金石政通人和既往开来B.酿泉抹稀泥恰如其份醉翁之意不在酒C.岐路避风港风霜高
推荐度:
导读测评卷(三)第三单元(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B)A.嗟夫(jiē)伛偻(lóu)晦明(huì)雾凇沆砀(hànɡ)B.朝晖(huī)谗言(chán)野蔌(sù)拏一小舟(ná)C.皓月(hào)阴翳(yì)烂柯(kē)深恶痛疾(è)D.投箸(zhù)宴酣(hān)绮户(qǐ)忍俊不禁(jì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D)A.琅琊试金石政通人和既往开来B.酿泉抹稀泥恰如其份醉翁之意不在酒C.岐路避风港风霜高
测评卷(三)第三单元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 )

A.嗟夫(jiē)     伛偻(lóu)       晦明(huì)       雾凇沆砀(hànɡ)

B.朝晖(huī)    谗言(chán)        野蔌(sù)        拏一小舟(ná)

C.皓月(hào)    阴翳(yì)        烂柯(kē)        深恶痛疾(è)

D.投箸(zhù)    宴酣(hān)        绮户(qǐ)        忍俊不禁(jì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D )

A.琅琊    试金石    政通人和    既往开来

B.酿泉    抹稀泥    恰如其份    醉翁之意不在酒

C.岐路    避风港    风霜高洁    把酒临风

D.沧海    唱反调    迁客骚人    忧谗畏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B )

A.如果我们不会自行减压,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B.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如果把这里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也不算过。

C.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凡而义愤填膺,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

D.他毕业后来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奉献自己的芳华。

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8分)

(1)__沉舟侧畔千帆过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政通人和,__百废具兴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__伛偻提携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见余大喜曰:“_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张岱《湖心亭看雪》) 

(5)__停杯投箸不能食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6)__起舞弄清影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__”,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5.(2019·湘潭中考)班级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活动。(6分)

【多姿多彩的“和”】

(1)请你搜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1分)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

答:__示例一: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谦让与友爱。示例二: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大度宽容与知错能改。__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为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在诸子百家几百年的发展中,思想不断地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

  读到这段历史,小明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你帮他完成。(1分)

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

( 诸子交融 ),博采众长大美中华( 底蕴深 )

【魅力无穷的“和”】

(3)①2019年4月,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湘潭市派出由部分优秀教师组成的访问团,赴新西兰交流,②我市教师为新西兰人民表演了书画、民舞、诗词朗诵等节目。③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④此次活动,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和”的魅力。

这段文字中,有一处语病,请标出序号并修改。(2分)

答:__③__删掉“的原因”。__ 

(4)放学后,你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跑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大家互不相让。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矛盾。(60字左右)(2分)

答:__示例:同学们,请先冷静下来,听我说。古语说,和则两利,战则俱损。争吵是不可取的。更何况,打球要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要不我们一起来一场对抗赛吧。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18·维吾尔自治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4分)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C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7.(2019·龙东中考)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

答:__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

A.湖心/亭一点   B.虽/乘奔御风  C.以/其境过清   D.往来/无白丁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C )

A.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就)

C.是金陵人,客此(做客)

D.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

10.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C )

A.“崇祯五年十二月”与“湖中人鸟声俱绝”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冰封西湖、万籁俱寂的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的“痴”张本。

B.“雾凇沆砀……上下一白”写出雪中西湖的空阔感,“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雪中景物之小,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C.选文第2段主要写亭中游人邀“余”一同饮酒的情景。其中“铺毡对坐”“见余大喜”“拉余同饮”“是金陵人”等表现出亭中游人热情好客。

D.选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写景形象生动,与题旨相扣,又有独特韵味。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分)

译文:__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__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分)

译文:__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__ 

12.“痴”是文章的文眼,请分析它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__“独往湖心亭看雪”是“我”之痴,亭中人煮酒赏雪是客之痴,“我”与客同饮赏雪是两者之痴。一个“痴”字,表现了客之雅趣,“我”之志趣,同时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__ 

(三)(2018·盐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4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以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春和景明__日光__      ②心旷神怡__愉快__ 

③悉成明霞__全,都         ④得踏危石__能够__ 

14.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C )

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分)

译文:__(水面上)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__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2分)

译文:__(太阳)刚开始从远处的树林中稍微露出一点红晕的光,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__ 

16.填空和解答。(4分)

①根据【乙】文内容填空。(2分)

游焦山四件快事:__观返照吸江亭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听晚梵声出松杪__——晓起观海门日出 

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2分)

答:__【甲】文首先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从而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__ 

(四)(2019·淄博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记游定惠院

苏 轼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是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ɡ)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园已易主       易:__改变__ 

②晚乃步出城东        步:__步行,散步。__ 

1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C )

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此木不为人所喜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往憩于尚氏之第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D.时何氏方作堂竹间    方其远出海门

19.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

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

C.虽然“园已易主”,但以苏轼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

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

20.本文以写小事细节见长,且笔法细腻,读来情趣盎然。请品析文中的画线句。(2分)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答:__这句话写“我”醉躺在小板阁上,醒了之后,听客人崔成老弹琴时的感受,优美的琴声像悲鸣的风、早晨的月光。通过写这样的生活小事,表现了作者安然自若的情怀和浓厚的生活情趣。__ 

三、写作(40分)

21.(2019·青岛中考)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__略。__ 

文档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测评卷(三)第三单元(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B)A.嗟夫(jiē)伛偻(lóu)晦明(huì)雾凇沆砀(hànɡ)B.朝晖(huī)谗言(chán)野蔌(sù)拏一小舟(ná)C.皓月(hào)阴翳(yì)烂柯(kē)深恶痛疾(è)D.投箸(zhù)宴酣(hān)绮户(qǐ)忍俊不禁(jì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D)A.琅琊试金石政通人和既往开来B.酿泉抹稀泥恰如其份醉翁之意不在酒C.岐路避风港风霜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