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行车管理一直是各生活园区工作中的重难点,加之杏苑的开放,现我校自行车数量亦随之急剧增长,导致各园区楼道、消防安全通道等自行车违规停放现象严重,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各生活园区师生的正常生活与活动,并对生活园区中同学们的人身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同时也与校级各领导打造一个安全舒适、干净整洁的学生生活园区的意愿相违背。为防范于未然,园区管理中心在上级的指示下,对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周边各高校(包括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重庆电子校、重庆城市管理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等)进行了学生生活园区的自行车停放考察。参照各高校的自行车管理方法并结合我校各园区特点,我们特提出如下学生生活园区自行车整改建议,望各校领导采纳。
经过实地调查,我们统计出各园区自行车数量信息,如下表:
| 桂苑 | 梅苑 | 竹苑 | 杏苑 | |
| 现行自行车 | 272 | 385 | 173 | 556 |
| 废旧自行车 | 48 | 48 | 25 | 21 |
在各园区设置固定停车区域,为同学提供方便安全的停车位,让自行车不再居无定,从源头解决问题,同时方便园区管理,美化园区环境,一举多得。因此我们针对各个园区的车数及园区空间特点提出关于各园区停车位的具体设想方案。
桂苑(D1)——
从我们统计数据来看,桂苑自行车数量在各园区居中,同时桂苑园区空间较为宽敞,所以设置固定停车区域也较为简单。
桂苑中庭、中庭与绿化带之间空白区域划定停车位
我们设想在原来3号楼中庭停车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在3号楼中庭两边(3号楼入口处至厕所位置)划定停车区域中间空出较大区域以供行人通过。
另外据我们对桂苑进行的实地考察来看,在3号楼中庭边缘与绿化带之间的空白区域足以停放自行车,我们拟将两边区域划为自行车停车位,同时可以增设自行车栏杆供同学们锁住自行车,同时做到安全与整齐,栏杆为高约40cm。
优点:划出指定区域使自行车摆放有序,美观整洁,便于管理,同时空出中间区域方便行人通过,同时保障消防安全;不占用中庭空间,增加园区同学活动空间,同时方便位于中庭的各学办老师办公。
缺点:需拆除规划停车位的部分乒乓球台(经考察为废旧球台),增加经费;
规划停车区域较少。
(详见桂苑规划图)
梅苑(D2)——
梅苑自行车数量基数大,乱停乱放现象十分突出,尤其一楼占道停车非常严重,已严重影响同学们的通行方便及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增加停车区域以方便梅苑自行车管理。
梅苑中庭划定停车区域、四号楼与二号楼之间搭建自行车棚
据实地考察,我们设想在3号楼中庭两边(3号楼入口处至厕所位置)各规划出两条区域作为自行车停车位。每条停车区域间留有足够空间便于停车取车。
考虑梅苑车数庞大,故需增设自行车棚缓解停车位紧张的问题。所以我们设想在二号楼最里边的位置搭建两排简易自行车棚,以不影响园区整体美观为原则。车棚高约3m,在车棚底部高约40厘米的位置设置一排铁栏,以供车主停靠自行车,同时保障自行车的安全与整齐。
并在梅苑大门至五号楼通道处搭建车棚,方便同学停车,缓解停车压力。(该位置暂有一报栏,需将报栏移至通道对面)
优点:规划固定区域便于梅苑自行车管理规范,彻底改变梅苑自行车乱象;
缓解车位紧张问题,园区搭建车棚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
缺点:自行车划定区域价位密集,可能会影响行人通行;需拆除规划停车位的部分乒乓球台(经考察为废旧球台),搭建车棚增加园区建设经费。
(详见梅苑规划图)
竹苑(D3)——
竹苑地少人稀,空间较小,自行车数量不多,方案较为简单。
竹苑中庭划定停车区域、留学生楼增设停车棚
在竹苑2号楼中庭位置划出一半区域用于停放自行车,根据现场考察可停放两排自行车,基本可以满足竹苑自行车停放。
据现场考察,留学生自行车较少,有少数使用摩托车者,我们拟在最里边靠墙位置搭建一排简易自行车棚(车棚设置同梅苑车棚),既不影响美观同时解决留学生的停车问题,同时体现学校对留学生的关怀。
(详见竹苑规划图)
杏苑(D4)——
杏苑地形复杂,拥有包括办公楼在内的8栋楼,为缙云校区最大园区,学生较多同时又远离教学区域,随着新生入住后买车的同学也相应增多,从统计数据来看,杏苑的自行车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园区居于首位,故需要较多的停车位以便管理。
杏苑中庭划定停车区域、增设自行车棚
根据杏苑园区图来看,我们可在三号楼与七号楼中庭两边分别划出自行车停放区域,供1、5、7、8号楼同学停放自行车。
据现场考察在杏苑2、3、4号楼背后位置拥有较为宽敞的区域,可以在该处搭建简易车棚(车棚设置同梅苑)以供2、3、4号楼的自行车停放,如此既不影响美观亦可安放数量庞大的自行车。
优点:停靠距离不远,同学会比较乐意在此处停车,节约经费;既不影响美观亦可安放数量庞大的自行车。
缺点:增加园区建设经费,自行车棚停车位较远,仅供2、3、4号楼停放,同时需园区管理中心干部加以指导停车。
(详见杏苑规划图)
二、自行车牌
(一)自行车牌制作和发放:
沿用以往自行车的发放制度:各班由班长支书统计有自行车同学信息(见附表1),纸质及电子档各一份统一交至各学办分管老师处,再由园区管理中心统一收集并整理信息。对每个自行车按学办以及学生学号进行编号,并与统计好的信息一起作电子档备案(附表2),便于日后管理。车牌费用由学生自费,园区管理中心统一发放到各个学办。由各班长支书在规定时间内到管委会办公室领取各班车牌,发放至班上同学。
(二)车牌管理:
1、正式车牌管理建议:
车牌发放以后,规定在一周以内所有自行车全部佩戴好车牌,并将自行车统一停放在各园区指定区域,园区管理中心实行每周一次(暂定)例行检查。
2、违规停放处理建议:
方案一、 行驶权
参考我国机动车辆管理办法,对车辆实行违规扣分制,扣完即吊销驾照。同理我们每周例行自行车停放检查,对有牌照而未停放在各园区指定停车位的自行车,由检查人员做好登记备案,每位车主满分为五分,违规停放一次扣一分(第一次提醒车主,第二次正式扣分),每周对违规停放自行车在各园区文化墙/张贴栏进行通报(通报编号),扣完分的自行车即暂扣自行车并保管在指定的地点,该车一个月内不准在校区内行驶,一个月后在园区生活老师及各学办老师处做自我检讨,由各老师签字盖章方可取回自行车。
方案二、德育扣分制
我们将把自行车管理与学生德育联系起来,对违规停放自行车者实行德育扣分制,满分一百分,违规停放一次扣五分,扣完为止。每学年开学将德育评分发至各学办分管老师处,纳入年度争先创优综合测评。
建议:同时采纳方案及方案二效果更佳。
3、无牌车辆管理建议:
对于无牌车(视为故意不挂牌者),由园区管理中心统一代为保管,同样实行一月内其校内行驶,自行车领取者需一个月后在园区生活老师及各学办老师处做自我检讨,由各老师签字盖章,同时补办好自行车牌照,方可取回自行车,同时亦有园区管理中心人员做好相关备案工作。
4、临时牌照管理建议
对新添自行车及车牌丢失需补办车牌者发放临时牌照(需编号),并做好备案工作,在补办车牌期间无牌车需佩戴临时牌照,正式车牌办理好后退还临时车牌,无正式车牌亦无临时车牌者,视为无车牌处理,车辆管理办法参照第3点。
停车位建好以后由园区管理中心指导同学将自行车统一停放在各园区指定位置,同时每辆自行车佩戴好车牌,限一周整改时间,一周后对违规停放及无牌车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望各位校领导批准!
重庆医科大学园区管理中心
附表1:
| 学办 | 分管老师 | 班级 | 姓名 | 寝室号 | 学号 | 联系电话 | 备注 |
| 学办 | 分管老师 | 班级 | 姓名 | 寝室号 | 学号 | 联系电话 | 补办登记 | 违规扣分 | 德育扣分 | 备注 |
附件:自行车停放架及自行车棚模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