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吉林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分析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因素,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并根据吉林省自身的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提高吉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
关键字:吉林省 经济发展 区位条件 因素 十二五规划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相比较而言,发展仍可以说是滞后的,我国的东北三省中,吉林省经济综合指标相对较低,经济发展的性因素较多。据网络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各省份GDP排名如下表:
2009年全国各省份GDP排名
| 名次 | 省份 | 2009年GDP(亿元) | 增长率 |
| 1 | 广东省 | 39081.59 | 9.50% |
| 2 | 江苏省 | 34061 | 12.40% |
| 3 | 山东省 | 33805.3 | 11.90% |
| 4 | 浙江省 | 22832 | 8.90% |
| 5 | 河南省 | 19367.28 | 20.78% |
| 6 | 河北省 | 16912 | 10.10 |
| 7 | 辽宁省 | 15065 | 13.10% |
| 8 | 上海市 | 14900.93 | 8.20% |
| 9 | 四川省 | 14151.3 | 14.50% |
| 10 | 湖南省 | 12831.52 | 13.20% |
| 11 | 湖北省 | 12831.52 | 13.20% |
| 12 | 福建省 | 11950 | 12% |
| 13 | 北京市 | 11865.9 | 10.10% |
| 14 | 安徽省 | 10052.9 | 12.90% |
| 15 | 内蒙古 | 9700 | 17.00% |
| 16 | 黑龙江 | 9224 | 11.00% |
| 17 | 陕西省 | 8186.65 | 13.60% |
| 18 | 广西省 | 8175.6 | 14.00% |
| 19 | 天津市 | 7500.8 | ------ |
| 20 | 江西省 | 7300 | 12.00% |
| 21 | 吉林省 | 7200 | 13.50% |
| 22 | 山西省 | 7100 | 6.00% |
| 23 | 重庆市 | 6527 | 14.90% |
| 24 | 云南省 | 6168 | 12.10% |
| 25 | 地区 | 4270 | 8.00% |
| 26 | 贵州省 | 3887 | 11.00% |
| 27 | 甘肃省 | 3380 | ------ |
| 28 | 海南省 | 16.6 | 11.70% |
| 29 | 宁夏地区 | 1334.56 | 11.60% |
| 30 | 青海省 | 1008 | 9.80% |
| 31 | 地区 | 437 | 12.10% |
区位条件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有利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区位条件相对较差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地理条件的诸多性因素:吉林省的西部为半干旱半草原区,中部为吉林省中部平原区,东部多为山地丘陵地带。近年来,西部半干旱半草原地区致力于生态恢复和生态的可持续建设;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农业发展的性因素较大;因而,吉林省的农业发展的重任就落在了中部平原地区。吉林省是中国商品粮供给基地,农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在提及商品粮供应基地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吉林省玉米产量的惊人成绩,但是,国家玉米出口使得吉林省的玉米优势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所有这些原因使得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不能依赖于农业,要从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入手,寻求经济发展的出路。
(二)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区位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就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区位来看,并没有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
首先,从交通方面考虑,吉林省的交通体系并不是十分发达,并没有形成交通网络,附近的铁路多以普通铁路为主,高速铁路匮乏。省内的区际城市之间并没有形成高速公路网络。从吉林省整体来看,交通是不完整的,是不成体系的。交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交通体系的欠发达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其次,从区际的边际条件考虑,吉林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我国的内陆省份。虽然它与俄罗斯接壤,与朝鲜隔江相望,但是区际条件并不优越,俄罗斯尚还可以,但是我们的焦点较多的还是落到了朝鲜的身上,朝鲜的政局不稳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吉林省不像东部沿海地区有着优越的临海区位优势,吉林省暂时还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出海口,这对于经济来说,无疑又是一大障碍。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发展对外贸易,缺乏出海口便是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再次,从吸引外来投资方面考虑,吉林省整体上来说,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差。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可以增加经济发展的周转资金,减少资本阻力,可以带动该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吉林省没有像东部沿海或深圳等经济特区有着优越的招商引资条件。从整个省份来看,能够吸引外资的项目并不多,并且在对待外资方面的优惠也不是很多,这就为吸引外资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市场体系不完善: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体系完善,可以使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有序的进行,使经济发展的阻力减小,使经济血液可以快速的循环流动。就吉林省自身而言,市场体系欠发达,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经常发生,技术供给市场的供给能力较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四)从人才方面考虑:吉林省的高校数量在全国来看是相对较多的。吉林省高校每年吸纳大量的学生,同样,每年也有大量的毕业生面临就业的问题。吉林省高校在吸纳学生的同时,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吉林省培养的人才有很多外流,吉林省每年都有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各大高校,而培养的人才大多外流,成了培养人才的地区却不是利用人才的地区。这也是吉林省经济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国家:就吉林省自身而言,国家上的倾斜并不多。在开垦北大荒造成西部地区荒漠化加速加重的形势下,国家要求吉林省的西部退耕还湿,致力于生态恢复,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吉林省发展经济的负担;将吉林省建立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项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利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但是,吉林省的粮食出口,吉林省粮食的深加工却是起到阻碍作用的。吉林省如果可以在国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玉米加工与深加工的工农业经济体系,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
(六)内部资源流动方面:吉林省有一个有别于其他省份的经济特征——“一汽”。“一汽”坐落于吉林省省会城春,在改革开放前,“一汽”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它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条件,例如:人员就业。但是,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吉林省内部资源的开发与流动。目前“一汽”是自成体系的企业集群,有着自己的开发建设模式,教育和人才开发与培养等等。“一汽”的发展似乎是于吉林省发展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的吉林省内部的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这些也是不利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
除此之外,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不合理,导致生产的不合理;的管理存在漏洞和误区,在制定经济和规划时,时常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等等。这些对于吉林省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一个阻碍的作用。
吉林省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2011年三月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着重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着重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同时,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这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既是契机又是挑战。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气候,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吉林省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经济发展条件,选择适合本省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开创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吉林省应当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创造性的发展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具有高价值的农产品。在国家提倡农业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工农业经济体系,这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农业发展。
吉林省珲春市是吉林省距离日本海海岸线最近的地区。如果近几年朝韩关系能够趋于稳定,可以考虑将珲春市建设为吉林省的出海港口,形成以珲春市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增长圈。如果这一设想可以实现,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是吉林省有了自己较为稳定的出海港口,可以推动吉林省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二是吉林省有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带。
在“十二五”规划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省应当着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吉林省优化和改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改善某些不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例如,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应当通过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的改善减少其污染和消耗,这不仅仅有利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也是十分有利的;优化空间结构,主要是指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例如。使有较大污染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周边,减少对城区的经济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吉林省应当加强自身招商引资的能力,吸引外来资金,发展本省经济。为吸引外资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运用外资方面,应充分发挥外资的优势,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经济,推动吉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
吉林省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经济发展的规划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当尽量保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经济应留有发展的余地,为意外事件的发生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建立健全市场结构体系,完善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的体系结构,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可以有序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减少市场方面的阻碍。
此外,吉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还有很多方面,例如,经济发展要鼓励创新,鼓励创先争优;依靠吉林省北方气候的特点,发展旅游业以及与旅游有关的相关产业等等。
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虽然有较多的性因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是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是较大的。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将在国家经济稳定发展态势的带动下,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的引领下,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以及吉林省自身开拓创新的驱动力下获得良好发展。吉林省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是美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