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学期小学语文一年级试卷主要由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五大部分组成。
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紧紧围绕教材出题,不出偏题怪题,试卷上百分之八十五的试题都来自于课本,使多数学生都能交上满意的答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信心。
一、题目分项细目表
| 题号 | 知识点 | 出处 | 分值 | 题型 | 难易程度 | 知识结构 | 备注 |
| 1 | 汉语拼音、生字词 | 教材生字词 | 39 | 填空 | 适中 | 识记 | |
| 2 | 句子 | 教材生字词 | 8 | 填空 | 适中 | 应用 | |
| 3 | 阅读 | 教材指定背诵篇目 | 41 | 填空 | 较难 | 识记、综合 | |
| 4 | 写话 | 教材知识点 | 12 | 写话 | 适中 | 综合 | |
| 合计 |
1、优点:
(1)、考查内容全面性,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年级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第一大题和第三大题的第一部分,分值也达到了68分,占到试卷总分值的三分之二还多,试卷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指向性明确无疑。
(2)、试题难易适度。对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试卷中除去基础知识部分外的32分分值的试题,难易程度也有明显的层次感,能更准确的通过测试反应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情况提供了真实、明确的数据。同时因为试卷偏重基础知识,只要学生学习扎实,就能轻松地取得高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进步的成功喜悦,也让检测充分发挥了考查、评价、激励、促进学生的作用。
(3)、从学生发展为本,命题注意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题站在人文的高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改变试题枯燥、毫无生机的问题,让学生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考试中,告诉孩子们语文无所不在,语文如此可爱。试卷中的很多题目形象而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如试卷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照样子连线”、第二小题“看图写字”充满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试卷中对汉语拼音的考查,摒弃了传统考查中机械、枯燥的默写、听写等考查手段,而是将汉语拼音的考查和识字、写字有机结合,着重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这些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2、不足:
(1)、试卷中有的图例不够准确,让学生难以准确判断。一年级的学生,综合判断能力较差,所以题目中的图例和语言表达都应该尽可能准确,以免误导学生。第一大题第2小题“看图写字”中第一幅图,要求学生写的是“牙”字,但很多学生都误写为“口”,这不是学生有没有掌握的问题,实际就是由于图例不够准确让学生理解产生歧义所造成的。
(2)、试卷阅读题略微偏难,学生普遍得分率不高,失分现象较为严重。试卷第三大题“阅读”第2小题“读一读,回答问题”中要求学生找出一段话中有几句话,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涉及到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认识,对词性分类的了解,涉及的知识面较多也较为复杂,学习水平稍差的学生都没能完成。作为一份面向全县学生进行考核的试卷,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存在的问题,例如知识面较为狭窄,课外阅读量很小等。适当降低试卷的难度,让试卷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是必然的。小学考核的目的不在于选拔,而在于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为准确评价学生提供依据。所以试卷题目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不应该存在为拉开学生得分差距而设立的难题。
三、考试基本情况:
1、抽样情况:
本次期末检测,一年级共有67名学生参加考试,由于参加考试人数较少,采取全体抽样的方式,抽样调查表如下:
| 题号 得分 序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 1 | 34 | 8 | 39 | 11 | 92 |
| 2 | 39 | 8 | 41 | 12 | 100 |
| 4 | 39 | 6 | 39 | 10 | 94 |
| 5 | 39 | 8 | 39 | 11 | 97 |
| 6 | 36 | 6 | 37 | 10 | |
| 7 | 39 | 8 | 39 | 10 | 96 |
| 8 | 38 | 6 | 34 | 10 | 88 |
| 9 | 39 | 6 | 35 | 10 | 90 |
| 10 | 37 | 6 | 37 | 8 | 88 |
| 11 | 39 | 8 | 41 | 10 | 98 |
| 12 | 24 | 1 | 31 | 9 | 65 |
| 13 | 38 | 8 | 41 | 11 | 98 |
| 14 | 38 | 7 | 41 | 10 | 96 |
| 15 | 32 | 7 | 30 | 7 | 76 |
| 16 | 34 | 2 | 27 | 7 | 70 |
| 17 | 36 | 8 | 41 | 10 | 95 |
| 18 | 39 | 8 | 37 | 10 | 94 |
| 19 | 38 | 6 | 41 | 11 | 96 |
| 20 | 35 | 2 | 38 | 9 | 84 |
| 21 | 30 | 5 | 41 | 10 | 86 |
| 22 | 31 | 5 | 34 | 6 | 76 |
| 23 | 37 | 8 | 41 | 11 | 97 |
| 24 | 29 | 2 | 40 | 10 | 81 |
| 25 | 29 | 2 | 40 | 10 | 81 |
| 26 | 13 | 2 | 9 | 8 | 32 |
| 27 | 38 | 5 | 29 | 11 | 83 |
| 28 | 36 | 5 | 31 | 10 | 82 |
| 29 | 37 | 6 | 41 | 11 | 95 |
| 30 | 35 | 5 | 39 | 10 | |
| 31 | 38 | 8 | 29 | 10 | 85 |
| 32 | 36 | 8 | 41 | 10 | 95 |
| 33 | 35 | 8 | 37 | 10 | 90 |
| 34 | 38 | 8 | 39 | 11 | 96 |
| 35 | 38 | 8 | 36 | 10 | 92 |
| 36 | 36 | 6 | 30 | 10 | 82 |
| 37 | 31 | 4 | 32 | 8 | 75 |
| 38 | 32 | 8 | 38 | 10 | 88 |
| 39 | 36 | 6 | 38 | 9 | |
| 40 | 19 | 4 | 13 | 9 | 45 |
| 41 | 31 | 5 | 31 | 9 | 76 |
| 42 | 37 | 7 | 34 | 11 | |
| 43 | 15 | 2 | 0 | 6 | 23 |
| 44 | 32 | 8 | 37 | 11 | 88 |
| 45 | 37 | 8 | 41 | 10 | 96 |
| 46 | 35 | 6 | 36 | 10 | 87 |
| 47 | 34 | 2 | 18 | 7 | 61 |
| 48 | 36 | 8 | 34 | 11 | |
| 49 | 39 | 8 | 34 | 11 | 92 |
| 50 | 22 | 1 | 13 | 9 | 45 |
| 51 | 37 | 6 | 13 | 10 | 66 |
| 52 | 35 | 6 | 25 | 9 | 75 |
| 53 | 30 | 3 | 26 | 8 | 67 |
| 54 | 36 | 6 | 35 | 11 | 88 |
| 55 | 38 | 6 | 38 | 10 | 92 |
| 56 | 36 | 8 | 41 | 8 | 93 |
| 57 | 34 | 8 | 35 | 10 | 87 |
| 58 | 8 | 2 | 1 | 3 | 14 |
| 59 | 8 | 2 | 0 | 2 | 12 |
| 60 | 33 | 8 | 25 | 10 | 76 |
| 61 | 39 | 8 | 37 | 12 | 96 |
| 62 | 38 | 8 | 39 | 12 | 97 |
| 63 | 28 | 1 | 20 | 8 | 57 |
| 24 | 3 | 32 | 0 | 59 | |
| 65 | 36 | 8 | 33 | 10 | 87 |
| 66 | 31 | 7 | 31 | 10 | 79 |
| 67 | 10 | 0 | 5 | 8 | 23 |
| 平均分 | 32.88 | 5.72 | 31.88 | 9.33 | 79.81 |
| 得分率 | 84.30% | 71.50% | 77.75% | 77.75% |
2、分数段统计
| 分数段 | 0-9 | 10-19 | 20- 29 | 30- 39 | 40- 49 | 50- 59 | 60- 69 | 70- 79 | 80- | 90- 99 | 100 |
| 人数 | 0 | 2 | 2 | 1 | 2 | 2 | 4 | 8 | 22 | 23 | 1 |
四、得失分分析:
1、对于这样一份注重基础知识的试卷,学生只要基础扎实,应该可以轻松取得85分以上的成绩,从平均分仅为79.81这一点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算太扎实。从答题情况来看,在基础部分,学生仍然存在拼音拼错,同音字相互混淆的问题,这也导致学生难以取得高分。
2、试卷当中,得分率最低的是第二大题句子部分,而学生出错最多的部分又集中在第三大题第2小题“填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这一题。多数学生要么弄不清题目的要求,补充的词语和句子不搭配;要么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从这一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还停留在只掌握单个的字词上面,还无法把字词进一步拓展为句子。学生还没有明确的建立句子的概念。
3、第三大题的得分率为77.75%,学生失分的情况只要集中在第2小题“读一读,回答问题。”学生无法把已经学习到的生字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字词的具体含义,分辨字词词性的差别。这也让学生在答题时困难重重,不知所措。
4、试卷第四大题得分率为77.75%。这一大题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看图写出几个词语,二是要求学生选择两个词语写几句话。这一题图画所展示的情景本来是学生很常见的自然场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但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得分并不太理想。写词语学生回答得比较好,失分只要集中在写话上,要么写得太少太简单,要么根本就无法作答。这也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全面,单个字词掌握较好,但要扩展为句子就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
学生对单个的生字词掌握比较扎实,学生在识字写字上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在这一方面,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不失分或很好失分;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也不错,但还需加强学生的拼读能力;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较弱,学生也没有很好地把生字词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把语文知识转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考查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上失分较多。
五、教学建议及对策:
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必须注意夯实学生基础,做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教学工作。同时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避免学生只掌握生字词而没有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避免识记和运用的割裂。多做口头造句、口语表达的训练,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把心里所想的,准确的表达出来。在加强说话引导学生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下来。让课本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2、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一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达50篇,课外阅读量达到5万字。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最好的途径,对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我们有必要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
3、语文是和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说话、写字,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语文打交道。我们要鼓励孩子记录生活──每日一两句话,一句话写好了,然后再慢慢练习写连贯的几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也可以用拼音或图画代替,还可以话配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让语文学习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让学生把语文学习放到生活之中,把语文融入到生活这一大语境中,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一年级语文阅卷组
2013年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