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一、口语交际(听说)(10分)
近年来中国城乡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迅速,很多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超过50%,与日本等严重老龄化国家比重相当;全国城市地区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如果考虑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因素,农村空巢化更加严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接近1.6亿,正朝着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转变。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向我们提出了挑战。许多老年人都存在苦闷、孤独、郁抑、烦躁、多疑等情绪,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幻觉和厌世的想法,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障碍正日益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1.概括上述材料的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 __。(2分)
2.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这个节又被称为________节。请你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甚或全社会)应怎样把这个节过得有意义?(谈两点举措即可)(1+4分)
3.仿照下面句式,发挥想象,以老年人为本体,再写一个比喻句。(3分)
少年是初升的太阳,如同太阳般生机勃勃。
老年是
二、阅读(65分)
(一)积累运用
4.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gān( )尬 取dì( ) pán( )跚 tuí( )唐 狼jí( )
愧怍( ) 诘( )问 素湍( ) 伛( )偻 文绉绉( )
5.名篇名句填空,选择其中十空填写即可。(10分)
①《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③《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④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⑤《送友人》一诗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秋词》中借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挥发得淋漓尽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2分)
2.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4分)
①便要还家(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③寻病终 ( ) ④咸来问讯( )
3.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0.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11.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老王
(4分)
12.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与后文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13.最后一段中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害怕”
,表现了作者的 品质(4分)
14.“文化大”开始,钱钟书先生被列为“反动学术权威”,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老王还诚心到他家送东西,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2+3分)
(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保姆
那天,正是一个雨天,她被人领进来,脚上沾着泥,裤子上的水还在往下滴。
介绍人说,马秀花,承德人,离了婚,一个人跑出来的,人很勤快,之前做过两家了,反映不错。
母亲说,试用3天吧。
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没有时间做家务,母亲又一向怕油烟,所以,请一个保姆好像是很应该的;何况,哥哥家的孩子还小,也应该有人帮一下忙。
她只试用了一天就留下了。因为她勤快得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她的长相奇难看,才五十多岁的人,却一脸的褶子了。但她却爱干净,手脚利落得很,第一天就把屋子来个大扫除,把父亲长期堆在茶几下的烟头清理干净了,把母亲的衣服全按春夏秋冬收拾好了,又把小宝的尿布全用热水烫了。
她手还比较巧,还会做菜。那天晚上,就是她下的厨,四菜一汤,红烧带鱼段,素烧茄子,炖鸡块,还有一个凉拌雪里红。我哥说,“好像比饭庄做得还好吃。”
那天,她就没有走,住到了我们家。卧室没有了,她只好在阳台上搭了一个床,其实她可以和我住一个房间,但我总怕乡下人不干净,况且,我一个二十多岁的白领,凭什么和保姆住在一起?
从她一进门,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保姆,仅仅是一个保姆而已。
我们叫她马姨,她说,“不敢当哩,就叫我秀花吧。”
于是不懂事的我们真的叫她秀花。她的男人是因为嫌她丑才和她离婚的。
她来了以后我们发现一家人好像有了依靠。她先把一家人的被子全拆了洗了,然后一个个做上,这不是她分内的事,可她就是闲不住。再就是给哥哥家的孩子做小衣服,都是纯棉布的,还有那些描龙绣凤的小鞋子,保证都是纯手工的。孩子抱出去后大家都说,这鞋子和衣服真漂亮,哪里买的?我嫂子就特别得意。
她总以为我们的衣服也是几十块一件,所以,总是抢着拿去就给我们洗,有一次她把我一件宝姿的黑裙子洗了,那件几千块的衣服本来是要拿到干洗店的,她多事给洗了。我急了说,“马秀花啊,这是几千块一件的衣服啊。”她听了,脸都吓白了,不相信地问我,“怎么会有这么贵的衣服?穿上能怎么着?”
从此,她就变得小心了,洗衣服时总是问了又问,这件能洗吗那件能洗吗,她那个样子,又让我可怜起来了。
马姨的勤快与善良在小区里是出了名的。她替嫂子看孩子,夏天大家都睡觉,马姨睡不了,陪着孩子玩,孩子热,怕吹空调,她就拿扇子给她扇,从来不嫌烦,怕影响我们睡觉,有时大中午她就抱着孩子出去玩。
开始母亲不放心她,总是自己去买菜,后来看她这样一心一意对我们,母亲便把钱交给她,让她去采买。
小摊上的人便都认识了她。
有一次我顺便买了点菜,那些卖菜的人说,“你们家保姆真会过,总是左还价右还价,把价降到最低,还有,她总夸你们家人好。”
她在我们家一做就是5年。
她成了我们家的一分子,我们再也没有疑心过她什么,她那么坦诚实在,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她好。
父母曾经说,让她继续给我照看我的孩子,然后能呆多久就呆多久,老了,我们养着她。
听了这话,她的眼泪就掉下来,说我们一家人心眼好。
我们总以为,她身体那么好,可以为我们做到老,一直在我们身边,没想到有一天她会离开我们。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秋天,我正在上班,母亲来了电话:“你快回来吧,马秀花要走了。”
“啊?”我只觉得世界好像要乱一样,把单位的事扔下就往家跑,到了家,看到客厅里坐着一个快60岁的男人,而她已经收拾好的东西,只一个小小的包。
“马秀花,”我叫着,“你要干什么去啊?”
原来,是她的男人后悔了,非要接她回老家。那个与她离了婚的男人,那个曾经抛弃了她的男人,此刻就坐在我家的客厅里。我说他凭什么想接走就接走啊,不跟他走。
她看着我说,“囡囡,一日夫妻百日恩,他身体不中了,我还是跟着他回去吧。
那个男人低着头,我看到她的眼里已经浮现出泪花,我一下就哭了,抱住她就哭:“马秀花,我舍不得你呀,我真舍不得呀。”
父母也流了眼泪,我们开始给她收拾东西,能给的全给,钱是钱,衣物是衣物,母亲给了3000块钱,她坚决地推辞着,倒是她男人说:“人家给,你就要吧。”
她这才接了。
送他们上火车时,我跟着火车一直跑,她伸出脖子来说,“囡囡,跟你男人好好过日子,别跑了,看碰着。”
“马姨——”我叫着,“马姨——”
火车带走了她,我蹲在地上,绝望地哭着,她疼我爱我宠我,比我的母亲更甚,在最后的最后,我多想喊她一声“妈妈”! (选自《经典美文》有改动)
15.这篇文章用了多个事例来塑造马秀花这一人物形象,突出表现了她三个方面的特点。一表现她的 ,主要事例是第一天把屋子来了个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彻底、干净的大扫除;二表现她的“灵巧”,主要事例是
;三表现她的 ,主要事例是用心照顾小孩,帮我们节省家用,同意照顾离异的丈夫。(4分)
16.在这篇文章中,“我”对马秀花称谓的变化体现了“我”对她感情的变化。请依据课文的内容,将下面图示内容填写完整。(4分)
称谓的变化:直呼“马秀花”→“马姨”→想叫“妈妈”
↓ ↓ ↓
感情的变化: ( )→尊重、亲切→( )
17.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段你认为精彩的人物描写的文字,摘录下来,然后分析这段描写的好处。(1+2分)
摘录的文字:
好处:
18.文中写道“她的长相奇难看”“马秀花的男人是因为嫌她丑才和她离婚的”。作者两次写到马秀花难看的长相,你认为其用意是什么?(3分)
19.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由“马秀花”自然会联想到课文中的“阿长”“老王”等任务,其实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人,为什么?(4分)
(五)名著阅读(10分)
20.《骆驼祥子》是我们这学期阅读过的名著。请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示例:
| 所选作品 | 作者 | 主要 人物 | 相关 情节 | 人物评价 |
| 《西游记》 | 吴承恩 | 孙悟空 | 大闹天宫 | 聪明机智、桀骜不驯等 |
| 所选作品 | 作者 (1分) | 主要人物 (一个,1分) | 相关情节 (4分) | 人物评价 (4分) |
| 《骆驼祥子》 |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在汶川地震震区、北京2008奥运赛场、文明乘车监督岗等地方,活跃着一群
群志愿者,在56个民族汇聚而成的大家庭中,为了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志愿奉献精神,成为普通公民共同担当的责任。
我们中学生也应身体力行,让我们进行一次“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吧。
21.写出形容爱心与奉献的成语三个(示例之外的成语3个)(3分)
【典身卖命】【缓急相济】【春风风人】
22.左图图案是中国志愿者协会标志,标识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个字母“V”,红色。图案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白色。,请你谈谈这个标志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