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广西有一种天生的乐观和从容,也有让人钦佩的智慧和幽默。在广西,要吃就吃最有味道的食物,越浓越酸越过瘾;要唱就唱最嘹亮的山歌,越高越难越起劲……
(一)八桂食魂——米粉
广西的米粉,香气四溢,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八桂儿女。桂林米粉的纯良、锅烧的酥香、酸豆角的解腻、花生的香脆,全在嘴里扑腾,和着卤水,醇香yíng绕舌尖。那一碗碗桂林米粉,有着那座城市的山清水秀和热情欢悦。柳州的螺蛳粉,却会让人“爱憎分明”。喜欢的人会说那股酸臭味浓香绕鼻,闻之神清气爽,食欲大增。吃上一碗螺蛳粉,酸爽到泪流满面,却甘之如饴。那些异乡的心酸、伤感都被化作了螺蛳粉里的畅快、释然。在南宁,吃老友粉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老友粉的经典之处便是它的酸辣,配料大多以酸笋和辣椒为主。浓墨重彩的老友粉,才能让友人闻味而来,饱腹而去。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哺( (2)yíng( )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八桂声韵——山歌
春光明媚的三月天,广西的山歌便嘹亮地响起。从桂北到桂南,桂西到桂东,每一个歌圩日,赶歌圩的人脚步轻盈,没有华丽的舞台,站在婆娑的树影下,清澈的小河边,只要打开嗓子,就冒出一串清亮的歌声。人们相会、问候、欢笑、歌唱,将彼此陌生的心灵连接在一起,与高山大海合奏,与时间岁月共鸣。民歌声声流淌不息,那是来自祖先亘古的记忆,是刻画在花山石壁上的图腾与信仰,是刘三姐的勇敢与机智,是百姓口口传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共同抒发了八桂儿女的博大情怀。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嘹亮 (2)婆娑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米粉和山歌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汤粉柔滑添糯香 ②垄上林间莺语脆 ③耳听山歌有灵犀 ④浓墨重彩在情味
⑤口授乡韵无曲谱 ⑥几条粉丝皆老友 ⑦螺蛳蜷曲增鲜味 ⑧万般情谊青山存
(三)八桂筋骨——山水
广西的山,浓绿如海;水,灵动鲜活。那里的山水仿佛是一幅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卷,宛如从古诗里脱胎而出,在眼前静静铺展、流动。那一座座连绵不断的秀丽山脉,仿佛筋骨一般,挺起了八桂大地;夕阳西下,江面上鱼鹰唱晚,光影梦幻,是漓江的田园山水的印象;那层层错落的田埂,柔美迤逦的线条,在天地间浩浩荡荡地铺开,是八桂大地上壮丽的抽象画;那响彻山间、从蓊郁深林飞流直下的德天瀑布,体现了八桂儿女刚柔并济的精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西的山水,养育了有筋骨的八桂儿女。
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喜欢的人会说那股酸臭味浓香绕鼻,闻之神清气爽,食欲大增。
B.老友粉的经典之处便是它的酸辣,配料大多以酸笋和辣椒为主。
C.人们相会、问候、欢笑、歌唱,将彼此陌生的心灵连接在一起。
D.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西的山水,养育了有筋骨的八桂儿女。
二、句子默写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山水”相关的内容。
| 作者 | 题目 | 批注 | 诗文 |
| 曹操 | 《观沧海》 | 山水壮阔,动静结合。 | ①_____,__________ 。 |
| ②______ | 《答谢中书书》 | 山高水净,清峻秀美。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 崔颢 | 《黄鹤楼》 | 远眺江洲,草木茂盛。 | ③_____,__________ 。 |
| 杜甫 | 《望岳》 | 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 | ④_____,__________ 。 |
| 杨万里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象征着困难如山,一个接一个。 | ⑤_____,__________ 。 |
| 李白 | ⑥__________ |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 王湾 | 《次北固山下》 | 描绘了江水浩渺、船帆高挂的景色,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 ⑦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之大礼 非遗“佾(yì)舞”
①5月18日晚,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举行。在欢迎晚会上,以传承千年的国之大礼——八佾舞作为晚会的开场。盛大隆重的场面,端庄典雅的佾舞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礼乐文化。此次八佾舞的惊艳亮相,也使这种特殊的舞种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关注。
②八佾舞亦作“八溢”或“八羽”。古代八佾舞均依照舞谱进行表演,动作庄严齐一,节奏平稳,是应用在国家最高典礼的专用舞蹈。颜师古《汉书注》中记载:“佾,列也。”周朝规定,天子可以使用四面之乐,即殿堂之中四个方向都可以安排乐队,诸侯则为三面之乐,卿大夫用两面之乐,士只能使用一面之乐。对于使用的乐舞规定为“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每个数字都以“佾”为单位,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作为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佾舞融合诗、礼、乐为一体,包括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统称三献礼。每一献礼为一个乐章,每个乐章由四言八句的诗歌组成。佾舞中的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一个乐章由32个动作组成,可谓是“一字一舞”。这如同现代国际交往中迎接国宾所施放的礼炮有21响、19响、17响等规格区别,其规格等级不可僭越。
③在古代,习佾舞者统称“佾生”,通常由官方遴选才思敏捷、品学兼优的官学生,也就是儒生担任。献舞时,佾生左手横拿籥(yuè,龠,古代汉族管乐器,形状像笛)在内,右手直拿翟(dí,古代乐舞所执的雉羽)在外,象征正直;翟籥结合,呈现阴阳和谐。整个展演过程高雅肃穆,传递着悠悠数千年华夏文明的风韵。佾舞将”仁、义、礼、智、信”融入舞蹈动作中,每一个肢体动作和神态都充分地展现出了“德”和“礼”。佾舞体现“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儒学思想和精神价值,对佾生讲求“诚于心,形于外”,以表达对先圣先师的无限感恩和敬仰之情。对于今人来说,传统的礼乐文化熏陶正是最好的素质教育,通过佾舞诗、礼、乐对应口、身、心三位一体的高度艺术化的礼乐实践,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素养和道德情操。
④周代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佾舞却曾一度濒临失传,仅在地区得到完整保留,传承了明朝《頖宫礼乐疏》的图谱、舞谱。2021年5月,佾舞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福建省福清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地区唯一依据明代《頖宫礼乐疏》的佾舞图谱和舞谱,恢复和延续传承周礼佾舞的城市。
⑤如今,佾舞作为海峡两岸共同传承和保护的文化项目,也是文旅融合的优秀非遗项目,具有独特的中国元素,更连接着两岸民众的心意与情感。据了解,近年来,在福州地区通过实施佾舞进校园传承活动,受众达数十万人,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 迎宾仪式 | 文化解读 |
| 八佾舞 | 八佾舞是应用在国家最高典礼的专用舞蹈,融合诗、礼、乐为一体,展现“仁、义、礼、智、信”的精神特质,表达对友人的敬意。 |
| 天揖礼 | 天揖礼是汉民族的相见礼,身着唐代红色官服的男子,双手平伸,指尖交错,左手在外,掌心向内,举手至额,欠身行礼,表达对宾客的敬意。 |
| 芙蓉舞 | 创意取自唐诗“清水出芙蓉”,通过芙蓉花开绽放起舞,呈现出“曲水映芙蓉,相聚在长安”的美好场景。 |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八佾舞均依照舞谱进行表演,动作庄严齐一,是应用在国家最高典礼的专用舞蹈。
B.献舞时,佾生左手直拿翟在内,右手横拿籥在外,象征正直;翟籥结合,呈现阴阳和谐。
C.佾舞体现“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儒学思想和精神价值。
D.如今,佾舞作为海峡两岸共同传承和保护的文化项目,连接着两岸民众的心意与情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首先点出说明对象——“八佾舞”,接着按照逻辑顺序介绍它的用途、规格、文化内涵及传承发展。
B.材料一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仅”,说明了地区是当时唯一一个传承佾舞的地方,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C.材料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多样,如材料二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说明迎宾礼仪多样,富有文化意蕴。
D.材料一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①段总说,第②至④分说,第⑤段总说,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9.学校即将开展“佾舞进校园”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从材料三中选择一幅合适的图片做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树“飞天”挽春来
管苏清
①杏花春雨,江南三月似水墨洇染,一天比一天水灵。
②每年这个时节,白玉兰成群结队,如飞天而至。(甲)一树一树的玉兰花舒展苞蕾,争先恐后,绽放如玉,凝脂停云,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③十多年来的每个早春,徜徉在玉兰花下,深深触摸到人世间的美好。在古典园林建筑中,玉兰常植于厅前院后或楼台周围,据《统志》载:“五代时南湖中建烟雨楼,楼前玉兰花莹洁清丽,与翠柏相掩映,挺出楼外,亦是奇观。”
④晨曦中,玉兰披上一袭轻纱,霞光轻抹,仿若雪花缀满枝头,晶莹洁白。含苞待放的玉兰,外面紧紧地裹着一件黄绿色的绒衣,饱胀得似乎马上要脱衣而出;有的才展开两三儿花瓣儿,羞羞答答地低着头,似是一位年轻少女掩面而笑。
⑤玉兰初开时,仿佛可听到枝头叶上的“簌簌”声。抬头一看,玉兰花神采奕奕,迎风摇曳,宛若天女散花,煞是绚烂;那淡淡的、幽幽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气韵。(乙)沈周的《题玉兰》:“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古人早已将玉兰花比拟杨贵妃,并与《霓裳羽衣曲》的掌故勾连起来。玉兰花雅香幽,引得古代诗人皆以“玉雪霓裳”竞相题咏。
⑥玉兰花承受着日月的轻轻爱抚,愈开愈盛,散发着馥郁的香味。氤氲在这样的香味里,似有一种沉醉的感觉。每一次,从她的身边经过,我总要放慢脚步。看一眼她的娇羞,看一眼她的妩媚,看一眼她的清丽。有时,不经意间,还会遇到鸟儿栖飞于花前叶下的浪漫,一只栖于枝头,一只飞于叶下,顾盼传情。见着这灵动的身影,我的脑海里不觉就浮现出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卷,仕女的背景便是嶙峋湖石和花色正艳的紫玉兰。那鲜明清丽的色彩,映照出大好春光。
⑦玉兰花一开,所有的花事将会磅礴追随。她们的生命虽短暂,却令人赞叹。当饱满的花蕾顶着冬日残留的寒冷破枝而出,当花朵如破茧之蝶飞舞而出,真正的春天已经欢悦着来了。早春玉兰极为绚烂地开,花期却很短。十几天的光景,如果吹来一场风,大朵大朵的花瓣就会飞散,从相依过的枝头带着深深眷恋,悄然飘落在草坪上,白绒毯一般轻盈美好,仿佛溢满整个世界的纯洁。春天没有被辜负,晴空对坐,看几朵碧空浮云,听几声黄鹂鸣翠柳,实在是妙趣横生。
⑧没过几天,紫玉兰就粉墨登场,舒展着薄翼,恰如可爱的笑脸,紫中透粉的玉兰花彰显着她迷人的身段,娉婷婀娜,一阵风吹来,它便摇曳着妩媚的身姿,像蝴蝶似的振翅飞翔,又似调皮的小精灵,飞向大地的怀抱。要是你驻足品味,定能发觉那清晰的脉搏,似乎能听到它那驿动的心声,唤醒你心灵深处的柔情,即使你心如止水,也抵挡不住这撩人的气息。
⑨岁月静好,往事如烟。心中多一份懂得和淡雅,多一份坦然和豁达,便是人生的快乐。一树“飞天”迎着春风,拨动我的心弦。
(刊载于《新民晚报》2023.3.11,有删改)
10.文中呈现了不同生命阶段的玉兰花的特点,请结合文章④-⑦内容填写下表。
| 生命阶段 | (1) | 初放的玉兰 | 盛放的玉兰 | 飞散的玉兰 |
| 特点 | 晶莹洁白, 含羞饱胀 | 神采奕奕, 绚烂幽香 | (2) | (3) |
12.班级组织“美文共赏”活动,同学们纷纷讨论作者为什么在文章最后写“一树‘飞天’迎着春风,拨动我的心弦”,请你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13.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如果让你朗读文中的第⑧段,你觉得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朗读基调?请做选择,并从内容和语言方面陈述理由。
A.清新活泼 B.高亢明亮 C. 深沉坚定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主要写军旅生活。“沙场秋点兵”的“秋”字点明季节,暗示草盛马肥,烘托出征前的肃杀气氛。
B.下片写战斗场面。词人勇往直前、马快弦急、率师北上、收复失地、统一南北,赢得了生前的功勋和美名。
C.本词多处运用典故,如“马作的卢飞快”运用了刘备与的卢马的典故,突出了惊险的战斗场面。
D.本词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抑郁、愤慨之情。
1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说说你对“壮”的理解。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范仲淹传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①,未报②。乃请问曰:“宫廷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③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④上救敝十事。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循行:查看。②报:答复。③蠲:juān,除去,免除。④条:逐条。
16.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废具兴 具答之(《桃花源记》)
B.南极潇湘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C.其喜洋洋者矣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不以物喜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17.下列对《岳阳楼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用拟人手法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一“衔”一“吞”,气势磅礴。
B.“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是作者以古仁人自勉,并希望滕子京像古仁人一样有旷达的胸襟。
C.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D.从句式上看,文章骈句与散句相结合,骈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散句长短错落,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变化。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进亦忧,退亦忧。
(2)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
19.甲文作者用第③④段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用意?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也是他坚守的人生信条,请联系乙文说说他是如何践行的。
六、名著阅读
21.“淄博烧烤”大火,今年“五一”假期,仅有470万人口的淄博接待了上百万游客。“小饼就葱,蘸料吃空”,淄博露天烧烤让成百上千的食客们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烧烤撸串的人间烟火气。
假设梁山好汉宋江见状,也想在淄博开一家烧烤店。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请你为宋江推荐三个好帮手并完善以下岗位推荐表。
| 人物 | 经历及优势 | 职务 |
| 阿长 | ①_________________。 她沟通能力强,选品精准。 | 采买 |
| ②________ | 无论跑的多快,大脚轻蹭两下就站稳了。 他拉车技术好,腿脚勤快,服务到位。 | 专线司机 |
| 吴用 | 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献出连环计攻克祝家庄。他足智多谋,随机应变。 | ③________ |
【链接材料一】
《水浒传》目录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三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 …… |
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清·金圣叹
七、语言表达
23.淄博烧烤爆火后,当地敏锐地出台了不允许酒店乱涨价、出租车不打表、店家缺斤少两的要求。一家烧烤店的老板说:“烧烤就是我们淄博人的锅,只要客人来,我们绝不短斤少两。”淄博市第一季度的财政暴增,离不开全城上下一心的诚意和醇厚。有人对淄博全市以不涨物价的做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下)。你需要针对此人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不超过80字。
| 淄博应该趁着机遇涨物价。首先,人流量大,涨价赚的更多;其次,资金多了才能招揽更多的从业人员,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所以,涨物价才是生存之道。 |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亲人、师长、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让我们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
要求:(1)请自拟题目,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不得抄袭、套作;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