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作业流程;
2. 必须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程序,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
3. 作业前, 应先通风, 现场作业人员在佩戴好防毒面具、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前提下, 排净池内的物料;再检测,对池内硫化氢、氧气含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池口至少设两人进行监护,并能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
4. 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 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5次/h。 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50m3/h;
5. 监护和救援人员应能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
6. 作业时间超过30min时,必须重新进行池内气体检测;
7. 作业结束后, 清理干净池内工具、杂物,作业和监护人员签字保存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