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师招聘复试全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1:19
文档

教师招聘复试全解析

教师招聘复试全解析六月的天,各种考试扑面而来,作为师范院校的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不计其数的教师招聘,如果有幸过了笔试关,那接下来就要面对复试,这一环节往往真正决定你的成败。本人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在这蚊虫叮咬的闷热的夏夜,记录下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也算功德一件吧。一、复试简介现在很多地方复试都实行两个环节,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无生上课。前者是对教学理论的考察,一般为30分;后者是对教学实践的检验,一般是70分。教学设计一般是现场抽一课题,然后让你在90分钟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教
推荐度:
导读教师招聘复试全解析六月的天,各种考试扑面而来,作为师范院校的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不计其数的教师招聘,如果有幸过了笔试关,那接下来就要面对复试,这一环节往往真正决定你的成败。本人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在这蚊虫叮咬的闷热的夏夜,记录下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也算功德一件吧。一、复试简介现在很多地方复试都实行两个环节,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无生上课。前者是对教学理论的考察,一般为30分;后者是对教学实践的检验,一般是70分。教学设计一般是现场抽一课题,然后让你在90分钟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教
教师招聘复试全解析

六月的天,各种考试扑面而来,作为师范院校的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不计其数的教师招聘,如果有幸过了笔试关,那接下来就要面对复试,这一环节往往真正决定你的成败。本人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在这蚊虫叮咬的闷热的夏夜,记录下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也算功德一件吧。

一、复试简介

现在很多地方复试都实行两个环节,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无生上课。前者是对教学理论的考察,一般为30分;后者是对教学实践的检验,一般是70分。教学设计一般是现场抽一课题,然后让你在90分钟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评分主要是从设计的要素、设计的内容、设计的创新点三个方面来评分。无生上课也是当场抽签确定序号,然后第一个考生抽题进行备课然后上课。这个环节要注意两点:

(一)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很多同学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一回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教学设计较之教案更具有理论指导性,教学设计写出来是给专家评阅的而教案写出来只是为了开展教学的,其实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部分。教学设计有两种格式,一种是篇章式,一种是表格式,不过也可以将两种混合,这就看自己的灵活运用了。后面附的是教学设计的模板,供大家参考。

(二)无生上课抓重点出新意

无生上课一般是备课45分钟,上课15分钟。这是检验上课潜质的环节,所以相当重要,一定要认真准备。抽的题一般就是一篇课文,怎样在短短的15分钟内抓住重点,又能出彩,这是备课时候要仔细揣摩的。时间短,所以备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最好是选择一个重点进行展示,同时要注意教学方式的新颖。

有的同学觉得“无生”上课肯定造不出活跃的气氛,其实不然,“无生”课堂其实更好操作,因为“无生”所以所有的学生都是按你的意思在运行,所以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你注意点和空气的对话就噢啦!

二、现场描绘

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临场感,现在为大家录播下本人参加的一场复试过程,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点实战感受。

(一)教学设计环节

下午15:30—17:00进行教学设计,进教室前所有无关东西全部上交。就坐后,主考人员一一核查证件,然后拿出密封的三个题目,随机找一人上去抽题并当场打开,然后宣读设计题目,并分发课本。接下来就是答题时间。

(二)无生上课环节

这个环节搞得非常严密,考生进入考取后就全面封闭,没有讲课前不准离开待考区。早晨开考前将评审老师从某地用大巴接过来,然后集体就餐,不准无关人员接近,而后老师进各组的上课教室现场出题(也是三个),然后考务人员将三个题拿到待考区请第一个无生上课的学生抽题,抽过后由考务人员带其到备考室打开试题,进行备课(备课时限为45分钟),15后请第二个人进入备课室备课,再15分钟第一个考生进入讲课室讲课,第三个考生进入备课室备课,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个考生。每个考生讲课结束后,主考宣读得分,再由考务人员护送出校门,不准在校内逗留。

人多的话,中午考务组会提供午餐,不准考生出去。很多人都觉得现在任何复试会有很大的水分,但是总体看来还是很难掺水的,所以同学不要在心理上放松自己,觉得自己没关系就无所谓地去参加复试,当然很有可能你千载难逢地遇上了那个掺水的,但是之前还是做好充分准备为好,不然当你千载难逢地没遇上那个掺水的,你不是后悔晚矣!

暂时就写这么多吧,想起来再给大家续上。希望每个人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希望每个人都有个好未来……

附:教学设计模板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     单元的     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     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     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     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     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 。。。。

B. 通过学习,学生能。。。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 .学生能通过。。。产生。。。。 

B. 学生能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B. 通过学习。。。学生能感知。。。。。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打破与文本的陌生感,这也是我学法指导之一,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刘显国老师说过:“开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从而奠定感情基调,还未真正进入文本就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

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并且通过思考问题理清全文线索,感知行文脉络,从而解决教学重点。问题的设定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并且,我将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其中,鼓励学生即兴创造,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 

(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

(一)拓展迁移

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

(二)课堂总结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知识迁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一时期还是学生注意力的反弹期,反弹期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时段,让学生总结,能使得课堂所学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清晰印象。作业布置能够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加深学生对课业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前、课堂和课后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运用色彩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反思】(略)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                         科目
学生年级课时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帮助和总结

文档

教师招聘复试全解析

教师招聘复试全解析六月的天,各种考试扑面而来,作为师范院校的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不计其数的教师招聘,如果有幸过了笔试关,那接下来就要面对复试,这一环节往往真正决定你的成败。本人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在这蚊虫叮咬的闷热的夏夜,记录下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也算功德一件吧。一、复试简介现在很多地方复试都实行两个环节,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无生上课。前者是对教学理论的考察,一般为30分;后者是对教学实践的检验,一般是70分。教学设计一般是现场抽一课题,然后让你在90分钟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