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装配式支撑体系作业交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1:26
文档

装配式支撑体系作业交底

施工准备、预制构件支撑、安全保证措施具体内容见续页。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人交底时间接受交底人员1.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序号名称备注1支撑每栋楼配3层周转2三角支撑每栋楼配3层周转3木枋每栋楼配3层周转叠合板支撑系统规格(1800—3200)单位:mm调节高度外管规格内管规格插销最小高度最大高度外径长度壁厚外径长度壁厚直径180032006017002.754818003.012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系统试验结果编号承载力KN支撑系统状态2m2.5m3.2m0137KN35KN29KN正常,未
推荐度:
导读施工准备、预制构件支撑、安全保证措施具体内容见续页。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人交底时间接受交底人员1.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序号名称备注1支撑每栋楼配3层周转2三角支撑每栋楼配3层周转3木枋每栋楼配3层周转叠合板支撑系统规格(1800—3200)单位:mm调节高度外管规格内管规格插销最小高度最大高度外径长度壁厚外径长度壁厚直径180032006017002.754818003.012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系统试验结果编号承载力KN支撑系统状态2m2.5m3.2m0137KN35KN29KN正常,未
施工准备、预制构件支撑、安全保证措施

具体内容见续页。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交底时间
接受交底人员
1.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

序号名称备注
1支撑每栋楼配3层周转

2三角支撑每栋楼配3层周转

3木枋每栋楼配3层周转

叠合板支撑系统规格(1800—3200) 单位:mm

调节高度外管规格内管规格插销
最小高度最大高度外径长度壁厚外径长度壁厚直径
180032006017002.754818003.012
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系统试验结果
编号承载力KN支撑系统状态
2m2.5m3.2m
0137KN35KN29KN正常,未发现变形及破损。
0238KN36KN30KN
0337.5KN36.4KN30.5KN
1.2搭设顺序

标准层总体分为1区、2区两大流水区段,现场西单元划分为1区,东单元划分为2区,施工顺序为1区-2区。

C1-1.2、C2-1.2、C3-1.2#楼,每层为一个流水段,整层流水。

C1-3~9#楼、C2-3~9#楼、 C2-3~9#楼,地上装配层两个流水段。

1.3预制构件类型

叠合楼板、叠合阳台板、全预制空调板、全预制楼梯

1.4各楼叠合板开始使用楼层

楼号开始吊装楼层
各区4-7#楼

住宅二层顶板
各区1-3#及8-9#楼

住宅一层顶板
2.施工流程及工艺要求

2.1地下顶板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支撑→校正标高→安装木方龙骨→办理预验收→安装楼板→核对标高→办理验收

2.预制构件的支撑体系

2.1预制剪力墙的斜撑体系

预制剪力墙的斜支撑主要是为了避免预制剪力墙在灌浆料达到强度之前,墙体出现倾覆的情况,斜撑的布置具体参照剪力墙的具体尺寸、内部钢筋的绑扎和内部的预埋件的位置进行布置。墙侧的固定通过预埋埋件,楼板上的固定采用预埋螺栓 C 20*70mm。在布置预制墙体斜撑点位时需要避开安装在楼层预埋的线管,施工前进行现场实测实量,对斜撑布置点进行优化2.预制构件的支撑体系

2.2叠合板、预制阳台支撑体系

叠合板的支撑考虑叠合板宽度<3400mm,布置两排支撑;叠合板宽度≥3400mm,布置三排支撑。叠合板支撑布置原则:支撑纵向间距为1500mm~1800mm,支撑距离两边墙体距离为500mm~800mm,尽量把支撑设置在叠合板拼缝处,同时木枋需要搭接好。叠合楼板的支撑为专业定制三角支撑,叠合楼板的支撑主要是为了竖向支撑叠合楼板,并对现浇部分浇筑时提供支撑。立杆的支撑体系共配备3层。预制阳台支撑采用轮扣架搭设,同时根据阳台板的标高位置将支撑体系的顶托调至合适位置处。为保证阳台支撑的整体稳定性,需要将阳台支撑体系与室内钢支撑体系形成一体。叠合板和预制阳台的支撑平面布置见附图。

单单元户型叠合楼板支撑点位图

双单元户型叠合板楼板支撑点位图

3质量保证措施

3.1质量标准

项   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项  目抽检数量检查方法
支撑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750根为一批,每批抽取1根检查资料
支撑钢管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锈蚀等缺陷;严禁打孔全数目测
钢管外径及壁厚外径允许偏差±0.5mm;壁厚允许偏差±0.363%游标卡尺测量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
项次项  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

Δ(mm)

示    意    图检查方法与工具
1支撑立杆垂直度最后验收垂直度30m-±90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
下列支撑架允许水平偏差(mm)
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

(m)

总高度
30m
H=2

H=10

H=20

H=30

±7

±30

±60

±90

中间档次用插入法
2支撑间距纵距

横距

-

-

±30钢板尺
3.2质量措施

1、支撑的标高和轴线定位需要控制好,防止叠合板搭设出现高低不平;

2、顶部U托内木方不可用变形、腐蚀、不平直的材料,且叠合板交接处的木枋需要搭接;

3、立柱套管旋转螺母不允许使用开裂、变形的材料;

4、立柱套管不允许使用弯曲、变形和锈蚀的材料;

5、斜撑支撑套管不允许弯曲、变形和锈蚀。

4安全保证措施

1、支撑体系搭设前需要对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2、工人在搭设支撑体系的时候需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反光背心。

3、搭设支撑体系时需要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按照支撑平面布置图的纵横向间距进行搭设。

4、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工长需要通知生产经理、技术总工、质量总监、安全总监、监理及劳务吊装人员参与叠合板的支撑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楼板混凝土的浇筑;如果不合格,需要整改后再浇筑混凝土。

5、浇筑砼前必须检查立柱下脚三脚架开叉角度是否等边,立柱上下是否对顶紧固、不晃动,立柱上端套管是否设置配套插销,支撑是否可靠。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6、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工人,必须持证上岗,不允许患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上岗。

7、上下爬梯需要搭设稳固,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楼层周边临边防护、电梯井内、预留洞口封闭需要及时搭设。

9、楼层内垃圾需要清理干净,支撑拆除后需要及时清理出去。

文档

装配式支撑体系作业交底

施工准备、预制构件支撑、安全保证措施具体内容见续页。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人交底时间接受交底人员1.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序号名称备注1支撑每栋楼配3层周转2三角支撑每栋楼配3层周转3木枋每栋楼配3层周转叠合板支撑系统规格(1800—3200)单位:mm调节高度外管规格内管规格插销最小高度最大高度外径长度壁厚外径长度壁厚直径180032006017002.754818003.012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系统试验结果编号承载力KN支撑系统状态2m2.5m3.2m0137KN35KN29KN正常,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