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计算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PIII型频率曲线的制作方法
2. 掌握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的计算方法
3.掌握考虑历史特大洪水的设计洪水及其过程的计算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1.根据所给资料推求设计年径流与设计年内分配过程
表1是某站1958~1976年各月径流量资料,根据所给资料推求P=10%的设计丰水年、P=50%的设计平水年、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并计算P=90%的设计枯水年径流年内分配过程。
要求:理论频率曲线采用PIII型分布,由矩法作参数无偏估计,并以估计值为初值,用目估适线法选配理想的理论频率曲线,注意比较验证均值Xa、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对频率曲线的影响效果。检查所选最终的理论频率曲线的合理性,并计算所求设计频率的相应设计年径流,年径流分配过程采用典型年同倍比放大法。
表1 某站年、月径流量表( m3/s )
| 年份 | 月 平 均 流 量 Q月 (m3/s) | 年平均流量Q年(m3/s)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
| 58~59 59~60 60~61 61~62 62~63 63~ ~65 65~66 66~67 67~68 68~69 69~70 70~71 71~72 72~73 73~74 74~75 75~76 | 16.5 7.25 8.21 14.7 12.9 3.20 9.91 3.90 9.52 13.0 9.45 12.2 16.3 5.08 3.28 15.4 3.26 22.4 | 22.0 8.69 19.5 17.7 15.7 4.98 12.5 26.6 29.0 17.9 15.6 11.5 24.8 6.10 11.7 38.5 5.48 37.1 | 43.0 16.3 26.4 19.8 41.6 7.15 12.9 15.2 13.5 33.2 15.5 33.9 41.0 24.3 37.1 41.6 11.8 58.0 | 17.0 26.1 24.6 30.4 50.7 16.2 34.6 13.6 25.4 43.0 37.8 25.0 30.7 22.8 16.4 57.4 17.1 23.9 | 4.63 7.15 7.35 5.20 19.4 5.55 6.90 6.12 25.4 10.5 42.7 12.7 24.2 3.40 10.2 31.7 14.4 10.6 | 2.46 7.50 9.62 4.87 10.4 2.28 5.55 13.4 3.58 3.58 6.55 7.30 8.30 3.45 19.2 5.86 14.3 12.4 | 4.02 6.81 3.20 9.10 7.48 2.13 2.00 4.27 2.67 1.67 3.52 3.65 6.50 4.92 5.75 6.56 3.84 6.26 | 4.84 1.86 2.07 3.46 2.97 1.27 3.27 10.5 2.23 1.57 2.54 4.96 8.75 2.79 4.41 4.55 3.69 8.51 | 1.98 2.67 1.98 3.42 5.30 2.18 1.62 8.21 1.93 1.82 1.84 3.18 4.52 1.76 4.53 2.59 4.67 7.30 | 2.47 2.73 1.90 2.92 2.67 1.54 1.17 9.03 2.76 1.42 2.68 2.35 7.96 1.30 5.59 1.63 5.16 7.54 | 1.87 4.20 2.35 2.48 1.79 6.45 0.99 8.35 1.41 1.21 4.25 3.88 4.10 2.23 8.47 1.76 6.26 3.12 | 21.6 2.03 13.2 1.62 1.80 3.87 3.06 8.48 5.30 2.36 9.00 3.57 3.80 8.76 8. 5.21 11.1 5.56 | 11.9 7.78 10.0 9. 14.4 4.73 7.87 10.4 10.2 10.9 12.6 10.3 15.2 7.24 11.3 17.7 8.41 16.9 |
要求提交设计成果:一份电子文档,一份打印文档。设计中的计算可采用采用excel或编程计算,编程语言可采用FORTRAN语言、C语言、Basic语言或同等功能的语言编程。要求程序正确、可靠、可运行,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具有易读性、可修改性、可验证性、通用性,关键变量应作注释说明。计算结果要表格化,便于检查、保存和打印。设计设计报告,其重点是对计算成果的说明和合理性分析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要求文字流畅,简明扼要;图表整齐清楚,名称、编号齐全;封面统一,最后装订成册。
四、课程设计的考核
平日考勤、设计报告,加上抽查提问及上机操作,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五、课程设计时间与地点
时间: 2013年5月9日星期四
地点: 学院
6、实验原理
1.经验频率计算
经验频率:P=m/(n+1)*100%,模比系数:
2.线型选择
频率曲线一般应采用皮尔逊Ⅲ型。
3.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平均值:
变差系数:
4.偏态系数:Cs=2-3Cv
七、实验步骤
1、将测站所得数据年份及年平均流量数据复制与Excel表格中,并列出序号,同时计算出年平均流量的均值。
2、另起一列,将年平均流量数据按从大到小排列。按数学期望公式计算出相应经验频率P=m/(n+1)*100%。在画图软件上绘制经验点距。再计算出各相应的模比系数Ki()和(Ki-1)2。
3、选定水文频率分布线型(选用皮尔逊Ⅲ型)。
表2 某站年径流量频率计算表
| 年份 | Q(m^3/s) | 由大到小排序 | 序号 | P(%) | Ki | (Ki-1)^2 |
| 58~59 | 11.9 | 17.7 | 1 | 5.26 | 1.61 | 0.38 |
| 59~60 | 7.78 | 16.9 | 2 | 10.53 | 1.54 | 0.29 |
| 60~61 | 10 | 15.2 | 3 | 15.79 | 1.39 | 0.15 |
| 61~62 | 9. | 14.4 | 4 | 21.05 | 1.31 | 0.10 |
| 62~63 | 14.4 | 12.6 | 5 | 26.32 | 1.15 | 0.02 |
| 63~ | 4.73 | 11.9 | 6 | 31.58 | 1.08 | 0.01 |
| ~65 | 7.87 | 11.3 | 7 | 36.84 | 1.03 | 0.00 |
| 65~66 | 10.4 | 10.9 | 8 | 42.11 | 0.99 | 0.00 |
| 66~67 | 10.2 | 10.4 | 9 | 47.37 | 0.95 | 0.00 |
| 67~68 | 10.9 | 10.3 | 10 | 52.63 | 0.94 | 0.00 |
| 68~69 | 12.6 | 10.2 | 11 | 57. | 0.93 | 0.00 |
| 69~70 | 10.3 | 10 | 12 | 63.16 | 0.91 | 0.01 |
| 70~71 | 15.2 | 9. | 13 | 68.42 | 0.88 | 0.01 |
| 71~72 | 7.24 | 8.41 | 14 | 73.68 | 0.77 | 0.05 |
| 72~73 | 11.3 | 7.87 | 15 | 78.95 | 0.72 | 0.08 |
| 73~74 | 17.7 | 7.78 | 16 | 84.21 | 0.71 | 0.08 |
| 74~75 | 8.41 | 7.24 | 17 | .47 | 0.66 | 0.12 |
| 75~76 | 16.9 | 4.73 | 18 | 94.74 | 0.43 | 0.32 |
表3 某站理论年径流量频率计算表
| P(%) | 第一次配线 | 第二次配线 | 第三次配线 | |||
| Q | 10.97 | Q | 10.97 | Q | 10.97 | |
| Cv | 0.3 | Cv | 0.275 | Cv | 0.325 | |
| Cs | 0.6 | Cs | 0.55 | Cs | 0.65 | |
| Fi | Qp | Fi | Qp | Fi | Qp | |
| 0.01 | 5.047 | 27.58 | 4.934 | 25.85 | 5.16 | 29.37 |
| 0.02 | 4.727 | 26.53 | 4.626 | 24.93 | 4.828 | 28.18 |
| 0.05 | 4.293 | 25.10 | 4.209 | 23.67 | 4.377 | 26.58 |
| 0.1 | 3.956 | 23.99 | 3.883 | 22.68 | 4.028 | 25.33 |
| 0.2 | 3.609 | 22.85 | 3.548 | 21.67 | 3.669 | 24.05 |
| 0.5 | 3.132 | 21.28 | 3.087 | 20.28 | 3.178 | 22.30 |
| 1 | 2.755 | 20.04 | 2.721 | 19.18 | 2.79 | 20.92 |
| 2 | 2.359 | 18.73 | 2.335 | 18.01 | 2.383 | 19.47 |
| 3 | 2.117 | 17.94 | 2.099 | 17.30 | 2.135 | 18.58 |
| 5 | 1.797 | 16.88 | 1.786 | 16.36 | 1.808 | 17.42 |
| 10 | 1.329 | 15.34 | 1.326 | 14.97 | 1.331 | 15.72 |
| 20 | 0.799 | 13.60 | 0.804 | 13.40 | 0.795 | 13.80 |
| 25 | 0.609 | 12.97 | 0.616 | 12.83 | 0.603 | 13.12 |
| 30 | 0.444 | 12.43 | 0.451 | 12.33 | 0.436 | 12.52 |
| 40 | 0.156 | 11.48 | 0.1 | 11.46 | 0.148 | 11.50 |
| 50 | -0.099 | 10. | -0.091 | 10.70 | -0.108 | 10.58 |
| 60 | -0.342 | 9.84 | -0.335 | 9.96 | -0.349 | 9.73 |
| 70 | -0.588 | 9.03 | -0.583 | 9.21 | -0.592 | 8.86 |
| 75 | -0.718 | 8.61 | -0.715 | 8.81 | -0.72 | 8.40 |
| 80 | -0.857 | 8.15 | -0.857 | 8.38 | -0.857 | 7.91 |
| 90 | -1.2 | 7.02 | -1.208 | 7.33 | -1.192 | 6.72 |
| 95 | -1.458 | 6.17 | -1.474 | 6.52 | -1.441 | 5.83 |
| 97 | -1.613 | 5.66 | -1.636 | 6.03 | -1.5 | 5.30 |
| 99 | -1.88 | 4.78 | -1.917 | 5.19 | -1.843 | 4.40 |
| 99.5 | -2.016 | 4.34 | -2.062 | 4.75 | -1.971 | 3.94 |
| 99.9 | -2.268 | 3.51 | -2.333 | 3.93 | -2.204 | 3.11 |
图1 某站年径流量频率曲线图
6、从图中可以看出理论曲线一和经验点距拟合得不是特别好,需要稍微做一些调整,因此进行第二次配线,将Cv值调整为0.275,Cs=2Cv=0.55,再进行配线得到理论曲线二。
7、由图中可见,第二次配得曲线偏转角度稍大,需作第三次配线。此时,稍微增大Cv的值到0.325,Cs=2Cv=0.65,再次进行配线,得到理论曲线三。
8、从图三配线与今年点距配合较好,取理论曲线三作为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相应于该曲线的参数便看作是总体参数的估值。
8、成果分析
由第一次配线结果表明,发现理论频率曲线一的中段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得较好,但是头部偏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下方,故进行第二次配线,将Cv值调整为0.275,但发现头部偏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下方更严重了,而尾部又偏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上方。于是增大了Cv值,经过第三次配线,发现与经验点据配合得较为合适,即作为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
由图1中的理论频率曲线三可知,P=10%的设计丰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为15.m^3/s,P=50%的设计平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为10.43m^3/s,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为6.78m^3/s,考虑到分配不利,即枯水期水量较枯,选取19~1965年作为枯水代表年。
9、感想
通过完成这次实验,首先我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excel和word软件,今后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其次,就这个实验而言,说它难也不难,说它简单也不是很简单,其中有许许多多的细节需要我们去注意,也间接地锻炼了我的毅力和恒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