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工程缺陷修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皖赣铁路扩能改造站前工程Ⅱ标混凝土工程蜂窝麻面、空洞、露筋等缺陷修补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要求
现场施工定专人,技术人员、试验人员及作业班组认真阅读材料适用说明书,掌握工艺操作要点。
2.2外业要求
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技术员和质检员采取目测或专用检测工具对结构物外观质量进行详细的排查,对有缺陷的部位进行记录,标识。
3.技术要求
⑴混凝土结构外观出现缺陷的部位,在修补前,采取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凿除松散的混凝土至密实混凝土层或凿毛处理;
⑵结构物缺陷部位,松散混凝土层剔除或凿毛后,清水冲洗表面浮沉和残渣,干燥后方可进行修补作业。
⑶混凝土结构缺陷修补采用固特邦JN-CE环氧胶泥,修补过程中,每层修补厚度不得大于4cm,层与层交接面粗糙,面层修补完成后压光两至三次。
4.施工程序
混凝土工程缺陷修补施工程序:混凝土构件缺陷处凿毛或剔除松散混凝土→清水清洗、晾干→逐层涂刷置换材料
5.施工要求
5.1构建表面处理
⑴清理剥落、疏松、蜂窝等劣化混凝土,露出密实层。
⑵角磨机对修补混凝土构件表面打磨去除表面浮浆、油污层等,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
⑶对混凝土构件表面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晾干。
5.2环氧树脂胶拌制、施工
严格按照固特邦JN-CE环氧胶泥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拌制。施工时,确保凿除面干净、干燥。环氧胶泥每层施工厚度≤4cm,抹压密实,直至施工完成,施工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环氧胶泥宜分三层抹压,第一层将钢筋网与原混凝土表面的间隔空隙抹实;初凝前抹第二层,第二层砂浆初凝前再抹第三层至设计厚度,每层的厚度要保证<4cm。各层接茬面粗糙,压平粘牢,最后一层初凝前宜再压光两至三遍。
第一步:采用刮刀将环氧胶泥布满钢筋处,采用小铲进行捣实。
第二步:采用同样方法,凃刮第二层,面层施工时,压光2-3遍,保证表面质量。
6.劳力组织
劳动力配置情况见表6-1。
表6-1:劳动力配置表
| 序号 | 作业项目 | 职责 | 人数 | 备注 |
| 1 | 现场负责人 | 现场总负责、对内、外进行协调,对施工安全质量负责 | 1 | |
| 2 | 安全员 | 对现场施工安全负责、对作业进行安全卡控、安全培训 | 1 | |
| 3 | 试验员 | 负责现场试验检测、材料检验、配比设计、成品检测 | 1 | |
| 4 | 施工人员 | 现场施工 | 6 |
JN-CE混凝土修补胶系由A、B两组分腻子状改性环氧树脂类胶组成。
8.设备及机具配置
设备及机具配置情况见表8-1。
表8-1:设备和机具配置表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台/个) | 备注 |
| 1 | 手提砂轮切割机 | 2 | ||
| 2 | 电锤 | T0-18 | 1 | |
| 3 | 手推车 | 1 | ||
| 4 | 手磨机 | 博世 | 2 | |
| 5 | 铲刀 | 3 |
混凝土结构,对于结构外观存在蜂窝、麻面或空洞的部位,修补前班组通知分部工程部、安质部进行现场确认后,方可进行修补。对于结构外观出现露筋的部位,班组通知分部后,分部立即向项目经理部安质部汇报,待现场确认缺陷程度后方可实施修补,严禁未进行现场确认的情况下,擅自修补缺陷。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⑴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⑵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紧扣,人人负责。
⑶加强现场作业安全教育制度,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10.2环保要求
⑴场地内各种料具分规格堆放整齐,做到横成排,竖成行,并持标识牌。材料保管要有防雨、防潮、防损坏措施。工人操作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⑵对于生产、生活各类垃圾要及时清扫、清运,不得随意倾倒,要求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⑶施工现场内无废弃材料,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扫,环氧胶胶倒运时必须采用防撒落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