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杰明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学语言先从听听、说说开始,小学生学习英语阶段宜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应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有效手段对小学生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听说训练。
【关键词】:培养 听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英语教学中,课堂上教室一直都很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和句型以及试题的练习。因此就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更不用说开口用英语和别人交流了。我们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英语既然是一门语言工具课,那么它就应该是有声有色的。学语言先从听听、说说开始,文字符号是讲话的记录。所以小学生学习英语阶段宜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果采取有效手段对小学生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听说训练。除对教材的听说内容训练外.在选材时尽量选与英、美的文化生活习惯有关的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民生活情况及风俗习惯,又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为将来用英语正常交际打好基础。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呢?
二、听说能力的基本特征
听力理解是一项言语能力,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形成,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学习开口说话的关键是首先要听清楚、听确切,才能够开口模仿,所以教师应注意从起始阶段就运用正常的语速和语流,在经过教师充分口头呈现,学生听清听准后,再要求仿说,要让学生大量的听,包括听他们尚不能复用,暂时也不要求复用的材料。听的活动围绕内容的理解与欣赏。这样学生可以在频繁的语言接触中逐步内化规则,吸收扩大积极词汇,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语言发展的生理机制考察,听说言语技能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不能截然分开的。
三、听说能力提高的策略
1、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受到抑制。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学会利用简洁,风趣,鼓励的语言,偶尔的契机,丰富的语言体态,和蔼可亲的微笑来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气氛,以此来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展示英语课堂的魅力。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桥梁,老师们要用平视的眼光对待学生,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的语言,扫除代沟,并根据语言特点设计一些孩子所喜欢的游戏,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有归属感、安全感,树立他们听说英语的自信心。
例如,在一节听说训练课中,我与学生打成一片,构建了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活动是我与学生一起来进行每人一分钟听说训练活动,以游戏抽签的形式,抽取学生上讲台进行英语演说,我就来听,并解读学生在讲台上说英语的意思,即是做翻译,下面的学生做评委,评价老师正确是否,有时候我有意说错,居然被学生逮得正着。后来我被学生们推上讲台说,他们要做翻译,在些活动过程中,我运用多赏识、多鼓励的方法,让学生能专心听、放心说,这样一来一去,大大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又促进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2、创设课堂模拟交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 兴趣是打动学生的强大内在动力,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是对学习英语的目的任务引起。应通过愉悦式教学方法,让孩子在唱歌、跳舞、游戏等活动中品尝、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信息,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的方式方法,都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创设课堂模拟交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兴趣也就是进行英语快乐教学。
英语不竟是一门外语,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英语氛围,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深思熟虑、重点突破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创造直观、生动的客观教学场境和轻松和谐的英语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孩子们刚接触外语时, 十分好奇,子曰:“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情景中。在教学实践中,应设计形式多样的模拟交际教学方法,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不同的事,如道歉、问候、看病、购物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语言活动,把真实情景搬进课堂,让学生模拟去做, 去练,去运用,所学的语言功能,远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记忆与创新,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活动,确保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高。
在教学“Where is …?”时,我创设了方位的区角,并标上方位词:left 、 right、 under 、behind 、in front of 、next等等及地名:park、supermarket、zoo、store…让学生自己尝试按线路走,学生亲身感知后再按要求将所走的路线用英语表达出来,熟悉后再进行情景表演:“A:Where's the park? B:It's behind the supermarket…变换角式,让学生不断重复使用所学的实物单词,枯燥乏味的句型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景而变得生动活泼,其乐无穷,学生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3、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在我们的课堂里, 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地坐着,听着,回答着,老师则在那里激情地唱独角戏。 这样的课堂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维的训练法, 它提倡的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的精神。在教学中我就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内容涉及到圣诞节时,我设置了一个圣诞节场景,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圣诞节的聚会现场,当学生看到我从网上下载来的有关圣诞节场景图片的时候,整个课堂都沸腾了,每个学生主动地热切地使用新语言,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们感受到一个自由自主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 以及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开展各层次的英语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在不断巩固中提高的。
首先构建友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乐于参与语言实践,在运用中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就感,而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能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巨大的内动力。积极鼓励学生们大胆相互叫英文名字,打招呼,问候。
其次指导学生多看,多写学英语心得,写英语小故事,小幽默,多唱英语歌。
最后,搭建学生展示英语能力的小舞台。如开展英语作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读比赛、口语比赛等各项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学英语到说英语,从说英语到用英语,从用英语到演英语,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训练,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水平,更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有“用武之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