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 课时 | 1 | 设计教师 | |||||||||||
| 备课组长 | |||||||||||||||
| 学科 | 美术 | 授课班级 | 3,4 | 课型 | 审核领导 | ||||||||||
| 三 维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并能讲解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寓意。 | |||||||||||||
| 过程与方法 | 能将自己喜欢的图案临摹下来,自己能完成一幅设计。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 ||||||||||||||
| 教 学 重 点 | 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感受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和美感。增强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 ||||||||||||||
| 教 学 难 点 | 图案形象的特点和对比色的运用。 | ||||||||||||||
| 教 学 方 法 | 讲授法,实践法,练习法 | ||||||||||||||
| 教 学 资 源 | 各种苗族服饰、录像、图片、各种绘画工具。 | ||||||||||||||
| 教 学 流 程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 一. 导入新课 二. 讲授新课 | 课前准备: 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 解有关苗族服饰特点 搜集苗族服装、服饰图案的实物或图片。 1.提问:通过课前学习,谈谈你对苗族的了解。 (老师边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补充。) 2.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简单概括一下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3.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有关苗族的服饰文化。自己独特地域风格的古老艺术,也有很多艺术形式与剪纸是姊妹艺术。 苗族先民不断被迫迁徙,这个过程断断续续地一 |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讲解他 所知道的知识, 学生认真观看 | 提问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是同学们都紧张起来 通过视频讲解让同学们跟好的了解苗族的历史和习俗 | ||||||||||||
| 教 学 流 程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三.学生实践 四.作品展示评价 五.教师小结 | 直持续到清朝,直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格局。 4.引导学生欣赏“百鸟衣” “百鸟衣”的传说、用途、图案特征、色彩、欣赏价值。 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了解有关“蝴蝶妈妈”的传说。 5.欣赏“牛首龙纹”的图案了解有关“龙”的传说。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学生作业: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服饰图案进行临摹,能讲其寓意。 学生完成作品到前边讲解其寓意,其他同学指出其不足。 小结:组织交流。 | 小组讨论 展开思维, 进行创作 作品评价。 | 看书中的作品,使学生从书中得到启发 锻炼学生手脑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
| 作 业 | 完善课堂中的作品 | ||||||||||||||
| 范 画 设 计 | |||||||||||||||
| 教 学 反 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