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正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0:04
文档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正课)

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2、有感情的朗读、诵背、默写全诗。(重点)3、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二、预习交流展示学案:(一)作品及作者简介:1、作者: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推荐度:
导读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2、有感情的朗读、诵背、默写全诗。(重点)3、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二、预习交流展示学案:(一)作品及作者简介:1、作者: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2、有感情的朗读、诵背、默写全诗。(重点)3、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二、 预习交流展示学案: 

(一)作品及作者简介:

1、作者: 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2、写作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二)朗读两遍诗词,完成以下题目: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力争达到背诵。(C)

2、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解和写作背景,融入自己的联想及想象,翻译诗词到课本上。(B)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

三、课堂交流展示学案

(一)导入:1、回顾苏轼的诗词《浣溪沙》《水调歌头》《莲》《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记承天寺夜游》2、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二)检查预习:

1、组织学生展示作者简介、历史背景、文体知识

2、检查学生朗读预习情况,纠正读音节奏(采用听读、自读、齐读、分男女生读、个别读、比赛读等形式进行)

3、学生融入自己的联想及想象,翻译诗词

4、在了解词意的基础上初步判定风格 ?以怎样的语气腔调读这种风格的作品?

   —豪放      ——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三) 小组探讨、交流、展示:朗读词的上阕思考: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C)

描绘盛大的出猎场面

2、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在词中这种心情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上?(B)

“狂”:(1)“左牵黄,右擎苍”威风凛凛     (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写太守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像狂风一样飞快地越过小山冈。也说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卷” 字 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3)“为报倾城随太守”   表明观看太守狩猎的百姓很多。

(4)“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作者要亲手射杀猛虎。自比孙权,可见其豪放,更见其“狂”。

3、上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B)

通过渲染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塑造了一个不减风华正茂之年、充满英雄豪气、意气风发的狂飚式的人物形象

4、上阕写这样盛大的出猎场面目的是什么?(B)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四)小组探讨、交流、展示:朗读词的下阕思考:

1、概括下阕的内容(C):报国之志→豪迈奔放

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

2、下阕哪个词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豪情?(C) 开张

3、他豪壮的情怀表现在哪些诗句上?(C)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下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B)

不服老,年逾长志越坚

抒发作者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

5、拓展讲座——用典,传情达意的生花妙笔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委婉曲折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使表达委婉含蓄,生动典雅。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首因用典而豪气洋溢的词

师:比如“卧薪尝胆”,它既是词语又是故事。我们也常在口语中用到它,这就是典故。我们在运用成语的时候,很多都是典故。

用典是一种高层次、很雅致的表现方法。它避直就曲,生动典雅。句子的含义是需要人们去理解的,就像作者不直接说“我要报效国家”、“我希望被重用”,而是用典故来说话。

       下面我们再来理解一下用典的句子。(B)

(1)“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要像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表现了作者虽年近四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4)收集你知道的运用 典故的诗句?(2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五)拓展延伸:

1.这首词不仅我们读来感受到万丈豪情,就连苏轼自己也较为得意,他自己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其实这是他的第一首豪放风格的词,在豪放派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苏轼也成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再欣赏他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豪放风格的词篇。(读出豪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 lèi )江月。 

 思考:如果说《密州出猎》豪放在其场面的壮阔,报国心的浓烈,那这首词有表现在何处? 

——雄奇壮丽的景色、如画的江山、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一切都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2.词人在豪放词篇中表现出其昂扬的风姿,豪迈的气概,似乎是以为铮铮铁汉。可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殊不知苏轼同样擅长婉约风格。 就在创作本文的同一年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被陈师道夸赞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起欣赏,并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 

   《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一句话概括苏轼形象 

(我心目中的苏轼)例如:     

他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而又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在计兼顾的矛盾体;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小结:苏轼一生多次遭贬,但是每一次被贬他都表现得很是从容于乐观。被贬杭州时他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贬惠州他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黄州他又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听一听,这是多么乐观与豁达的心境,苏轼在挫折与困难面前已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选择坚强?

(六)回顾旧知(B)

1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已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是:

                            ,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                             ,                             。 

3、《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中表现作者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而描写阅兵场景壮观而激烈,表现将士们身先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                      ,                   。

5、《雁门太守行》诗中引用典故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                      

6、《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                         

7、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运用典故,表现守边战士的赤胆忠心的句子是:

                      ,                          

8、卢纶《塞下曲》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                  ,                  

四、当堂达标:

(一)、背诵全词

(二)理解默写:

1、《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是(       )(朝代)的(         )

2、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                  ,                      

3、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                                  

4、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               ,             

5、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6、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是:

                           ,                          ,                 

五、课外作业:(B)

(一)中考连接:(湖南长沙2010年)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共5分)

    (一)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2分)

2、诗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选什么意思?(4分)

“亲射虎”在这里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1分)“遣玛唐”在这里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1分)

3、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4分)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六、教学反思:

1、教改成功之处:

2、教改失败之处和改进措施:

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2、有感情的朗读、诵背、默写全诗。(重点)3、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4、运用典故的作用(难点)

二、 预习交流展示学案: 

(一)作品及作者简介:(C)

1、作者:         ,      (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     ,号           ,眉州眉山人,“唐宋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2、写作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二)朗读两遍诗词,完成以下题目: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力争达到背诵。(C)

2、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解和写作背景,融入自己的联想及想象,翻译诗词到课本上。(B)

三、课堂交流展示学案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 小组探讨、交流、展示:朗读词的上阕思考: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C)

2、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在词中这种心情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上?(B)

3、上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B)

(四)小组探讨、交流、展示:朗读词的上阕思考:

1、概括下阕的内容:(C)

2、下阕哪个词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豪情? (C)

3、他豪壮的情怀表现在哪些诗句上?(C)

4、下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B)

5、探究以下典故的作用(B)

(1)“亲射虎,看孙郎”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收集你知道的运用 典故的诗句?(2句)

(五)拓展延伸:阅读拓展

1、思考:如果说《密州出猎》豪放在其场面的壮阔,报国心的浓烈,那这首词有表现在何处? (B)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 lèi )江月。 

 

2.词人在豪放词篇中表现出其昂扬的风姿,豪迈的气概,似乎是以为铮铮铁汉。可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殊不知苏轼同样擅长婉约风格。 就在创作本文的同一年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被陈师道夸赞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起欣赏,并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B)

                       《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概括苏轼形象(我心目中的苏轼):

(六)回顾旧知(B)

1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已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是:

                            ,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                             ,                             。 

3、《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中表现作者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而描写阅兵场景壮观而激烈,表现将士们身先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                   ,                   。

5、《雁门太守行》诗中引用典故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                      

6、《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                         

7、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运用典故,表现守边战士的赤胆忠心的句子是:

                      ,                          

8、卢纶《塞下曲》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                  ,                  

四、当堂达标:

(一)、背诵全词

(二)理解默写:

1、《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是(       )(朝代)的(         )

2、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                  ,                      

3、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                                  

4、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               ,             

5、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6、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是:

                           ,                          ,                 

五、课外作业:(B)

(一)中考连接:(湖南长沙2010年)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共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2分)

2、诗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选什么意思?(4分)

3、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4分)

六、【课堂鉴定】本节学习自我评定等第    。 任课教师对你本节学习评价意见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文档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正课)

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2、有感情的朗读、诵背、默写全诗。(重点)3、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二、预习交流展示学案:(一)作品及作者简介:1、作者: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