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数:16,总分:0
1.(填空题,0分)判断下面的信息是否与短文内容相符,符合的打“√”,不符合的“×”。
(1)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一共搭载了2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___
(2)航天员们先后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 ___
(3)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___
(4)航天英雄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___
2.(填空题,0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于 ___ 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于 ___ 年4月16日返回,历时6个月共天的太空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 ___ 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 ___ 阶段。
3.(填空题,0分)比一比,再组词。
| 碟 ___ | 涕 ___ | 艇 ___ | 浆 ___ |
| 蝶 ___ | 剃 ___ | 挺 ___ | 桨 ___ |
A.提供 供应
B.停泊 湖泊
C.监考 监生
D.恐吓 吓唬
5.(单选题,0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镯(zhuó) 踌躇(zhù)
B.琴弦(xuán) 点缀(zhuì)
C.精湛(zhàn) 纽(liǔ)扣
D.玷(diàn)污 旖旎(nǐ)
6.(单选题,0分)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街接 拟定 神机妙算
B.威严 呐喊 手急眼快
C.奔赴 俊马 碧波万顷
D.赏识 难堪 半信半疑
7.(单选题,0分)下面文言文中加点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对应不当的一项是( )
A.溺而不返 返回
B.群儿戏于庭 庭院
C.吾盾之坚 坚固
D.其人弗能应也 应该
8.(单选题,0分)杨绛女士百岁高龄仍未封笔,笔耕不缀。适合填入此句的选项是( )
A.豆蔻年华
B.弱冠之年
C.古稀之年
D.期颐之年
9.(单选题,0分)爷爷的医术可是“_______”,很多人千里迢迢来找他看病。适合填入此句的一项是( )
A.铁公鸡——一毛不拔
B.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C.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D.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0.(单选题,0分)下列故事不是出自《西游记》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B.三打白骨精
C.三借芭蕉扇
D.大战红孩儿
11.(问答题,0分)1.选择一种情境,写出你对时间过得很慢(或很快)的内心体验。
盼望去学农等待比赛结果等候上台表演
___
2.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星期六上午,气候晴朗。爸爸、妈妈和我打乒乓球在体育馆。雪白的乒乓球在墨绿的球桌上来回弹跳,欢声笑语中挥汗如雨。运动真快乐!
___
12.(填空题,0分)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 。
(2)遗民泪尽胡尘里,___ 。
(3)___ ,小人喻于利。
(4)___ ,才了蚕桑又插田。
(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 。”
13.(填空题,0分)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静态描写。 ___
(2)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___
(3)搜集资料主要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三种方法。 ___
(4)《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___
(5)《祖父的园子》一文,作者直接抒发了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___
14.(问答题,0分)
(一)《手指》片段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有什么作用?请用“______”画出相关句子。
___
2.根据片段内容完成选择题,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多选题】大拇指的特点是 ___ 。
A.其貌不扬
B.养尊处优
C.吃苦耐劳
D.秀丽可爱
(2)【多选题】片段的语言很风趣,主要运用了 ___ 的修辞方法。
A.拟人
B.比喻
C.对比
D.排比
3.判断下面分析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片段写大拇指的特点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___
(2)“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大拇指的样子。 ___
(3)“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这几个词语说明大拇指做事讨巧。 ___
4.作者笔下的大拇指让你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人?并简单写写理由。
___
5.请仿照片段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___
15.(问答题,0分)
(二)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苏炳添
苏炳添,19年出生于广东中山一个普通农家。他从小就喜欢在泥地里奔跑,像个追风的少年。他一路奔跑,跑进了学校的田径队,后来又从省田径队跑进了国家田径队,从全运会跑进了奥运会。9秒99,9秒987,9秒92,9秒91……他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中国速度”,被誉为“中国飞人“。
中国田径曾经有一个梦,那就是在世界百米赛场上,中国选手能占有一席之地。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第一人,圆了中国田径的梦。那一刻,全中国人民沸腾了!那一刻,世界震惊了!那一刻,他创造了历史!他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
百米跑道上,运动员每快0.001秒,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训练场上,苏炳添一遍又一遍地踏起跑器,一次又一次地回看录像,压低身体向前,起身,冲出跑道,再回到起点,蹲身,冲出跑道……每个动作他都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每次训练他都全力以赴、力求突破。成千上万次的锤炼,最终成就了他赛道上的辉煌。
年,教练让苏炳添改变起跑脚——让他起跑时,左脚先迈出第一步。然而右脚起跑的习惯已坚持了十多年,要改谈何容易?但是苏炳添毅然接受挑战,像重新学习跑步一样,他坚持每天练习起跑几百次,即使走路也模仿起跑的姿势,连睡觉也在思考如何起跑更完美,做梦也在练习起跑。运动员要改变多年养成的起跑习惯,至少要两年。勤奋刻苦的苏炳添只用了7个月就改变了这个习惯。
年,苏炳添因腰伤退出两项重要比赛,当时外界也对30岁的他能否坚持到东京奥运会提出质疑。但他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走出低谷,以良好的状态备战奥运会,并在奥运会上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惊天成绩。苏炳添用自强不息的拼劲和自我超越的勇气诠释了体育精神的内涵。
为了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苏炳添生活上非常自律。春节期间家庭聚会苏炳添也滴酒不沾,从不吃运动员禁忌食物。2014年开始,苏炳添坚持每天晚上10点一过就关手机睡觉。有的运动员拿了好成绩,当晚会狂欢到凌晨。而苏炳添即使成绩再惊艳,作息时间也不会改变。
年3月,苏炳添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他那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一代,为梦想而奋斗。
1.苏炳添最辉煌的成就是什么?用“_______”画出相关句子。
2.苏炳添被誉为“中国飞人”的理由是 ___ 。
A.他从小就喜欢跑步
B.他训练非常刻苦
C.他一次又一此刷新了“中国速度”
D.他非常自律
3.最适合形容苏炳添奋斗历程的是 ___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4.要给第 ③ 自然段的开头补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___
A.梦想的实现,浸透着奋斗的汗水
B.有志者,事竟成
C.每一次超越,都凝聚着日复一日的坚持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填空。第 ⑥ 自然段从___ 和___ 两个角度写出了苏炳添的自律。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 ④ 自然段的内容。
___
7.苏炳添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
___
16.(问答题,0分)假如猪八戒有个妹妹,叫猪九妹。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编一个故事,具体表现她的某一个特点,适当运用本学期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题目自拟。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试题数:16,总分:0
1.(填空题,0分)判断下面的信息是否与短文内容相符,符合的打“√”,不符合的“×”。
(1)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一共搭载了2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___
(2)航天员们先后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 ___
(3)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___
(4)航天英雄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___
【正确答案】:[1]略; [2]略; [3]略; [4]略
【解析】:略
【解答】:略
【点评】:略
2.(填空题,0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于 ___ 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于 ___ 年4月16日返回,历时6个月共天的太空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 ___ 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 ___ 阶段。
【正确答案】:[1]略; [2]略; [3]略; [4]略
【解析】:略
【解答】:略
【点评】:略
3.(填空题,0分)比一比,再组词。
| 碟 ___ | 涕 ___ | 艇 ___ | 浆 ___ |
| 蝶 ___ | 剃 ___ | 挺 ___ | 桨 ___ |
【解析】:考查了形近字和组词,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的字,形近字字形相近,意思却不相同。
【解答】:碟:石字旁,表示跟石头有关系,组词“碗碟”。
蝶:虫字旁,表示跟昆虫有关系,组词“蝴蝶”。
涕:三点水旁,表示跟水有关系,组词“鼻涕”。
剃:立刀旁,表示跟刀有关系,组词“剃头”。
艇:舟字旁,表示跟船有关系,组词“小艇”。
挺:提手旁,表示跟手有关系,组词“挺拔”。
答案为:
碗碟 鼻涕 小艇 浆糊
蝴蝶 剃头 挺拔 木浆
【点评】: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于比较形象的、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以区分的形近字,可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区分。
4.(单选题,0分)下面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提供 供应
B.停泊 湖泊
C.监考 监生
D.恐吓 吓唬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多音字及组词的能力。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组词时,根据多音字的每个音所表示的意义与用法进行组词。
【解答】:A.供:读[gòng]时,指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读[gōng]时,指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故在“提供、供应”中都读“gōng”。读音相同。
B.泊:读[bó]时,指船靠岸;停船。读[pō]时,指湖(多用于湖名)。故在“停泊”中读“bó”,在“湖泊”中应读“pō”。读音不同。
C.监:读[jiān]时,指从旁察看;监督。读[jiàn]时,指古代官府名。故在“监考”中读“jiān”,在“湖泊”中应读“jiàn”。读音不同。
D.吓:读[xià]时,指使害怕。读[hè]时,指恐吓;恫吓。故在“恐吓”中读“hè”,在“吓唬”中应读“xià”。读音不同。
故选:A。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5.(单选题,0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镯(zhuó) 踌躇(zhù)
B.琴弦(xuán) 点缀(zhuì)
C.精湛(zhàn) 纽(liǔ)扣
D.玷(diàn)污 旖旎(nǐ)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踌躇”的“躇”应读“chú”。
B.有误,“琴弦”的“弦”应读“xián”。
C.有误,“纽扣”的“纽”应读“niǔ”。
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6.(单选题,0分)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街接 拟定 神机妙算
B.威严 呐喊 手急眼快
C.奔赴 俊马 碧波万顷
D.赏识 难堪 半信半疑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衔接:互相连接。故“街接”的“街”错误,应改为“衔”。
B.有误,手疾眼快:动作迅速,眼光敏锐。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动作敏捷。故“手急眼快”的“急”错误,应改为“疾”。
C.有误,骏马:即良马;跑得快的好马,疾驰的马。故“俊马”的“俊”错误,应改为“骏”。
D.正确。
故选:D。
【点评】:平时学习中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写错别字,尤其多注意一些易错字和易混字,最好把一些常见易错字和易混字整理成册,利用闲暇时间多读多记。
7.(单选题,0分)下面文言文中加点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对应不当的一项是( )
A.溺而不返 返回
B.群儿戏于庭 庭院
C.吾盾之坚 坚固
D.其人弗能应也 应该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多义字的多项意义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有主次、常用和不常用、派生和被派生关系。
【解答】:A.“返”是回来的意思。
B.“庭”是庭院的意思。
C.“坚”是坚固的意思。
D.“其人弗能应也”中的“弗”表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能”。此句意思是那个人不能回答了。“应”意思是答应,回答。“应该”的“应”意思是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
故文言文中加点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对应不当的一项是D项。
故选:D。
【点评】: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注意多义字相关方面知识的积累。
8.(单选题,0分)杨绛女士百岁高龄仍未封笔,笔耕不缀。适合填入此句的选项是( )
A.豆蔻年华
B.弱冠之年
C.古稀之年
D.期颐之年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与识记。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解答】:A.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
B.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C.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
D.期颐之年:指活到百岁之人。
由题干“杨绛女士百岁高龄”可知,适合填入此句的是“期颐之年”。
故选:D。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重视这一类文学常识的搜集与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9.(单选题,0分)爷爷的医术可是“_______”,很多人千里迢迢来找他看病。适合填入此句的一项是( )
A.铁公鸡——一毛不拔
B.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C.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D.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歇后语的积累和记忆。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解答】:“很多人千里迢迢来找他看病”说明爷爷的名气很大,“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来形容他的名气之大。
故选:B。
【点评】: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10.(单选题,0分)下列故事不是出自《西游记》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B.三打白骨精
C.三借芭蕉扇
D.大战红孩儿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只要平时多读书,注意积累即可,不会的可查阅相关资料。
【解答】:结合名著的阅读可知,A项中“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B、C、D项中的故事出自《西游记》。
故选:A。
【点评】:在课外我们要注重中国古代名著的阅读,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1.(问答题,0分)1.选择一种情境,写出你对时间过得很慢(或很快)的内心体验。
盼望去学农等待比赛结果等候上台表演
___
2.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星期六上午,气候晴朗。爸爸、妈妈和我打乒乓球在体育馆。雪白的乒乓球在墨绿的球桌上来回弹跳,欢声笑语中挥汗如雨。运动真快乐!
___
【正确答案】:等待比赛结果:比赛已经过去一天了,可是成绩还没有公布,我在焦急中等待着,感觉这一天的时间就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星期六上午,天气晴朗。爸爸、妈妈和我在体育馆打乒乓球。雪白的乒乓球在墨绿的球桌上来回弹跳,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挥汗如雨。运动真快乐!
【解析】:考查了想象写话和修改病句。想象写话必须是根据所给的题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想象的内容也是发自内心的并是切合实际的。
【解答】:1.考查了想象写话。用“等待结果”的情景表现时间过得很慢的内心体验:等待比赛结果:比赛已经过去一天了,可是成绩还没有公布,我在焦急中等待着,感觉这一天的时间就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2.考查了修改病句。把“气候”改为“天气”,属于用词不当。把“打乒乓球”和“在体育馆”交换位置,属于词序混乱的语病。在“欢声笑语”前面加上“我们在”,属于成分残缺的语病。
故答案为:
1.等待比赛结果:比赛已经过去一天了,可是成绩还没有公布,我在焦急中等待着,感觉这一天的时间就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2.星期六上午,天气晴朗。爸爸、妈妈和我在体育馆打乒乓球。雪白的乒乓球在墨绿的球桌上来回弹跳,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挥汗如雨。运动真快乐!
【点评】:想象写话是小学阶段经常练习的题目。此类题目的作答根据题干的要求,一定要语句通顺,语言简洁,想象符和所要求的意境。
12.(填空题,0分)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 。
(2)遗民泪尽胡尘里,___ 。
(3)___ ,小人喻于利。
(4)___ ,才了蚕桑又插田。
(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 。”
【正确答案】:[1]也傍桑阴学种瓜; [2]南望王师又一年; [3]君子喻于义; [4]乡村四月闲人少; [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名言警句。完成诗歌默写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2)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于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4)出自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5)选自《杨氏之子》。
故答案为:
(1)也傍桑阴学种瓜;
(2)南望王师又一年;
(3)君子喻于义;
(4)乡村四月闲人少;
(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3.(填空题,0分)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静态描写。 ___
(2)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___
(3)搜集资料主要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三种方法。 ___
(4)《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___
(5)《祖父的园子》一文,作者直接抒发了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___
【正确答案】:[1]×; [2]√; [3]√; [4]×; [5]×
【解析】:本题考查了诗歌写作手法、名著、课文理解、实践作业、文化及文学常识。解答本题,需回顾所学知识,根据日常积累的知识作答。
【解答】:(1)考查了诗歌写作手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际作者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出了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故题干表述不正确。
(2)考查文化及文学常识。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创“颜体”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恢宏、磅礴的特点。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故题干表述正确。
(3)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很多,有查阅书报、还有上网,调查、访问等。故题干表述正确。
(4)考查名著。《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故题干表述不正确。
(5)考查课文理解。作者没有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对“我”童年生活的回忆,侧面烘托出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故题干表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5)×。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4.(问答题,0分)
(一)《手指》片段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有什么作用?请用“______”画出相关句子。
___
2.根据片段内容完成选择题,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多选题】大拇指的特点是 ___ 。
A.其貌不扬
B.养尊处优
C.吃苦耐劳
D.秀丽可爱
(2)【多选题】片段的语言很风趣,主要运用了 ___ 的修辞方法。
A.拟人
B.比喻
C.对比
D.排比
3.判断下面分析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片段写大拇指的特点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___
(2)“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大拇指的样子。 ___
(3)“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这几个词语说明大拇指做事讨巧。 ___
4.作者笔下的大拇指让你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人?并简单写写理由。
___
5.请仿照片段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___
【正确答案】: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AC; AD; √; √; ×; 让我想到了城市的环卫工人。他们默默无闻、不惧辛苦,总是早早地穿梭在这个城市的道路上,为人们带来一片洁净的土地,为人们带来一份愉悦的心情。; 在人的五官中,“海拔”最高的当属鼻子了,他居于,上有眼睛,下有嘴巴,旁有耳朵,自己笔直地站在那儿,像一位神气又威武的大将军,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可也正是“海拔”高的原因,如果人不小心摔倒,他会是五官中第一个与大地“亲密拥抱”的。他还是我们的呼吸器官,人的一天,一呼一吸达上万次,他要是给我们耍脾气“罢工”一会儿,我们恐怕就会危在旦夕,小命难保。他还能闻出什么是臭,什么是香,是个灵敏的“闻味专家”。
【解析】:本文节选自课文《手指》。选段主要写了大拇指虽然其貌不扬,但却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大拇指和具有大拇指的品质的一类人的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要求筛选句子。题干问的是大拇指的作用,可定位到句子“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2.(1)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由句子“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可得出答案,选AC。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3.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是对大拇指的概括描写,“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是对大拇指的具体描写。(1)说法正确。“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这个句子把大拇指当作人来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2)说法正确。“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写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的品质。(3)说法错误。
4.本题考查思维拓展能力。读选段可知,大拇指的特点是其貌不扬、吃苦耐劳,联想到具有该品质的人们即可,如环卫工人、园丁等。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从五官中选择一个,参照选段进行仿写即可,注意要写出所选事物的特点。
故答案为:
1.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2.(1)AC (2)AD;
3.(1)√(2)√(3)×;
4.让我想到了城市的环卫工人。他们默默无闻、不惧辛苦,总是早早地穿梭在这个城市的道路上,为人们带来一片洁净的土地,为人们带来一份愉悦的心情。
5.在人的五官中,“海拔”最高的当属鼻子了,他居于,上有眼睛,下有嘴巴,旁有耳朵,自己笔直地站在那儿,像一位神气又威武的大将军,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可也正是“海拔”高的原因,如果人不小心摔倒,他会是五官中第一个与大地“亲密拥抱”的。他还是我们的呼吸器官,人的一天,一呼一吸达上万次,他要是给我们耍脾气“罢工”一会儿,我们恐怕就会危在旦夕,小命难保。他还能闻出什么是臭,什么是香,是个灵敏的“闻味专家”。
【点评】:排比句,是修辞手法之一,指使用排比修辞方法,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一般使用排比句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15.(问答题,0分)
(二)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苏炳添
苏炳添,19年出生于广东中山一个普通农家。他从小就喜欢在泥地里奔跑,像个追风的少年。他一路奔跑,跑进了学校的田径队,后来又从省田径队跑进了国家田径队,从全运会跑进了奥运会。9秒99,9秒987,9秒92,9秒91……他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中国速度”,被誉为“中国飞人“。
中国田径曾经有一个梦,那就是在世界百米赛场上,中国选手能占有一席之地。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第一人,圆了中国田径的梦。那一刻,全中国人民沸腾了!那一刻,世界震惊了!那一刻,他创造了历史!他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
百米跑道上,运动员每快0.001秒,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训练场上,苏炳添一遍又一遍地踏起跑器,一次又一次地回看录像,压低身体向前,起身,冲出跑道,再回到起点,蹲身,冲出跑道……每个动作他都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每次训练他都全力以赴、力求突破。成千上万次的锤炼,最终成就了他赛道上的辉煌。
年,教练让苏炳添改变起跑脚——让他起跑时,左脚先迈出第一步。然而右脚起跑的习惯已坚持了十多年,要改谈何容易?但是苏炳添毅然接受挑战,像重新学习跑步一样,他坚持每天练习起跑几百次,即使走路也模仿起跑的姿势,连睡觉也在思考如何起跑更完美,做梦也在练习起跑。运动员要改变多年养成的起跑习惯,至少要两年。勤奋刻苦的苏炳添只用了7个月就改变了这个习惯。
年,苏炳添因腰伤退出两项重要比赛,当时外界也对30岁的他能否坚持到东京奥运会提出质疑。但他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走出低谷,以良好的状态备战奥运会,并在奥运会上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惊天成绩。苏炳添用自强不息的拼劲和自我超越的勇气诠释了体育精神的内涵。
为了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苏炳添生活上非常自律。春节期间家庭聚会苏炳添也滴酒不沾,从不吃运动员禁忌食物。2014年开始,苏炳添坚持每天晚上10点一过就关手机睡觉。有的运动员拿了好成绩,当晚会狂欢到凌晨。而苏炳添即使成绩再惊艳,作息时间也不会改变。
年3月,苏炳添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他那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一代,为梦想而奋斗。
1.苏炳添最辉煌的成就是什么?用“_______”画出相关句子。
2.苏炳添被誉为“中国飞人”的理由是 ___ 。
A.他从小就喜欢跑步
B.他训练非常刻苦
C.他一次又一此刷新了“中国速度”
D.他非常自律
3.最适合形容苏炳添奋斗历程的是 ___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4.要给第 ③ 自然段的开头补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___
A.梦想的实现,浸透着奋斗的汗水
B.有志者,事竟成
C.每一次超越,都凝聚着日复一日的坚持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填空。第 ⑥ 自然段从___ 和___ 两个角度写出了苏炳添的自律。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 ④ 自然段的内容。
___
7.苏炳添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
___
【正确答案】:C; A; A; 饮食习惯; 作息时间; 苏炳添刻苦训练,用7个月时间改变了左脚先迈步的习惯。; 苏炳添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那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我要向他学习,努力学习,不懈奋斗,不断超越自己,争取将来为国家做出自己风一份贡献。
【解析】:本文主要写了苏炳添艰苦训练、坚持不懈、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成功圆梦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苏炳添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要求筛选句子。题干问的是.苏炳添最辉煌的成就是什么,可定位到句子“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第一人,圆了中国田径的梦”。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句子“,从全运会跑进了奥运会。9秒99,9秒987,9秒92,9秒91……他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中国速度’,被誉为‘中国飞人’“可得出答案。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文章可知,苏炳添的奋斗历程是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终获成功,A项符合题意。故选A。
4.本题考查过渡句。读文章可知, ② 自然段提到了梦想, ③ 自然段写的是苏炳添的刻苦训练,A项符合题意。故选A。
5.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春节期间家庭聚会苏炳添也滴酒不沾,从不吃运动员禁忌食物”写的是苏炳添的饮食习惯,“2014年开始,苏炳添坚持每天晚上10点一过就关手机睡觉。有的运动员拿了好成绩,当晚会狂欢到凌晨。而苏炳添即使成绩再惊艳,作息时间也不会改变”写的是苏炳添的作息时间。
6.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通读选段,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进行概括即可。
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第一人,圆了中国田径的梦。
2.C;
3.A;
4.A;
5.饮食习惯 作息时间;
6.苏炳添刻苦训练,用7个月时间改变了左脚先迈步的习惯。
7.苏炳添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那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我要向他学习,努力学习,不懈奋斗,不断超越自己,争取将来为国家做出自己风一份贡献。
【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6.(问答题,0分)假如猪八戒有个妹妹,叫猪九妹。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编一个故事,具体表现她的某一个特点,适当运用本学期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题目自拟。
【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假如猪八戒有个妹妹,叫猪九妹。据此你会想到什么?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的想象,确定写作内容。写想象作文首先想象要大胆。其次想象要合理。写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编乱造。写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象要有趣。趣味性是想象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引人入胜,使人喜读、乐读的重要保证。
【解答】:范文:
猪九妹
猪九妹是谁?她就是大名鼎鼎的猪八戒的妹妹,想认识她吗?听我慢慢道来。
她长的胖胖的,那招风耳一扇,风就来了,猪九妹得意地说:“嘻嘻,夏天不愁没空调了。”再看她那眯缝着的双眼,天天笑嘻嘻的。你可别小看了她的大嘴巴,一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她的腿可粗了,只要一跺脚,大地就被震得轰隆隆直响。你说她的力气大不大?
猪九妹一天天长大,一天天的在变化。这几天,她可勤快了,起早贪黑地在田地里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播种,一会儿施肥,一会儿又除草。可过了几天,她又变得很贪玩,有时候,深夜还没有回来,急得妈妈发动大家一起出去找她。猪妈妈让她不要玩了,可她左耳朵听,右耳朵出,还是我行我素。
猪九妹有个大铲子。可别小看了这铲子,它可是一件宝贝。有一次,她扛着铲子,到山上去植树,她铲子一落地,地上就有了个大坑,把小树苗扶进坑里,她一挥铲子,土就把坑填满了,小树笔直地立在土中。不一会儿,满山都是小树苗。猪九妹望着刚才还死气沉沉的土坡,现在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开心地笑了。猪九妹的本领可不能小看了呀!
【点评】:小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内容具体而有趣,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