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化学期末试卷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与水解原理无关的是( )。
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泡沫灭火器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只需将两者混合就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泡沫
C.用氯化铵溶液除去铁锈
D.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
2.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10-10,则该溶液可能是( )。①H2SO4;②CH3COOH;③NH4Cl;④KOH ⑤CH3COONa
A.①④⑤ .③⑤ .①②③ .③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石蕊溶液显紫色的溶液:Na+、Fe3+、HCO、NO
B.0.1 mol·L-1 AgNO3溶液:H+、K+、SO、I-
C.0.1 mol·L-1 AlCl3溶液:Mg2+、K+、SO、NO
D.0.1 mol·L-1 NaAlO2溶液:H+、Na+、Cl-、SO
4.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验证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②称量5.120gNaCl固体
C.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Cl溶液 .④中和滴定
5.25℃时将水不断滴入0.1 mol·L-1的氨水中,下列变化的图像合理的是( )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元素Y的核电荷数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沸点大于Y的氢化物沸点
B.Z在Y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X、Y、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W、Y、X
7.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3C(g),下列说法能表明反应已达最大限度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2a mol B;
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A.②④⑤ B.①③④ .①② .①②③⑤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的制备:Fe3++3NH3·H2O===Fe(OH)3(胶体)+3NH
B.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Mg2++2OH-===Mg(OH)2↓
C.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
D.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NH3·H2O+SO2===NH+HSO
9.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表为四种物质的溶解热(“+”为放热,“-”为吸热):
| 化学式 | NH4NO3 | NaOH | NaCl | KNO3 |
| 溶解热(kJ/kg) | -330.75 | +1040.5 | -84.10 | -353.17 |
A.NH4NO3 .N.N.KNO3
10.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9的①CH3COONa ②NaHCO3 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③>②
D.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2c(C2O)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HCl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AgCl,可以减少沉淀损失
B.将BaSO4固体加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往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证明此条件下Ksp(BaSO4)>Ksp(BaCO3)
C.向水中加入NaHCO3或NaHSO4固体后,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大
D.对于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加入稀硫酸可提高反应速率和乙酸乙酯的转化率
1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①Cl2(g)Cl2(aq) K1=10-1.2
②Cl2(aq)+H2OHClO+H++Cl- K2=10-3.4
③HClOH++ClO- Ka=?
其中Cl2 (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Ka=10-7.5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杀菌效果最佳pH范围为3~6
D.往氯气-氯水体系中加少量碳酸钙,可提高体系漂白性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1 L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 L,pH随lgV的变化
B.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1>T2
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
D.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14.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1 NaHCO3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O)>c(HCO)>c(OH-)>c(H+)
B.0.1 mol·L-1Na2CO3溶液与0.1 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O)>c(HCO)>c(OH-)>c(H+)
C.0.1 mol·L-1CH3COONa溶液与0.1 mol·L-1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Na+)>c(CH3COOH)>c(H+)>c(OH-)
D.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至中性,所得溶液中:
c(Na+)>c(CH3COOH)=c(Cl-)
15.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 n(PCl3)/mol | 0 | 0.16 | 0.19 | 0.20 | 0.20 |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Cl2)=0.0016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1,则该反应的ΔH<0
C.温度为T时,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温度为T时,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 mol PCl3和0.5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非选择题(共80分)
16.(12分)茶叶是天然的保健饮品,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有机成分及钙、铁等元素,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测定某茶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检验铁元素的存在(已知CaC2O4难溶于水,Fe3+、Ca2+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的pH分别为3.1、13)。首先取200 g茶叶样品焙烧得灰粉后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提高灰粉中钙、铁浸出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1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氨水时需调节pH=6,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从滤液A→沉淀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证实验精确度,沉淀D及E均需要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回母液中,判断沉淀D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通过沉淀D来验证该茶叶中是否含有铁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蒸馏水、稀硫酸、硫、铁粉)
(6)已知Ksp(CaC2O4)=2.32×10-9,现将浓度为2.0×10-4 mol·L-1的CaCl2溶液与(NH4)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若要产生沉淀,则所需(NH4)2C2O4溶液的浓度不能小于________________。
17.(12分)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到FeCl3。
①若酸性FeCl2废液中c(Fe2+)=0.2 mol·L-1,c(Fe3+)=0.01mol·L-1,c(Cl-)=0.53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____。
②完成NaClO3氧化FeCl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Cl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Fe(OH)2++H+ K1
Fe(OH)2++H2OFe(OH)+H+ K2
Fe(OH)+H2OFe(OH)3+H+ K3
①则Fe(OH)3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用Kw(水的离子积)、K1、K2、K3表示为:___________。
②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xFe3++yH2O Fex(OH)+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降温 .加水稀释 .加入NH4C.加入NaHCO3
(4)扬州某污水处理厂用聚合氯化铁净化污水的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每升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铁[以Fe(mg·L-1)表示]的最佳范围约为_____________mg·L-1。
18.(14分)(1)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
②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某浓缩液中主要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
(3)我国废水三级排放标准规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不得超过1.00mg/L。实验室可用一定浓度的溴水测定某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其原理如下:
①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25.00mL待测废水于250mL锥形瓶中。
步骤2:将4.5 mL 0.02mol/L溴水迅速加入到锥形瓶中,塞紧瓶塞,振荡。
步骤3: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0.1mol/L KI溶液,振荡。
步骤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0.01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15 mL。(反应原理: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步骤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mg/L。
④步骤3若持续时间较长,则测得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9.(12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
(1)对于该反应:4CO(g)+2NO2(g)4CO2(g)+N2(g) ΔH=-1 200 kJ·mol-1,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CO与H2O(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820℃时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进行投料,达到平衡状态。
| 起始物质的量 | 甲 | 乙 | 丙 |
| n(H2O)/mol | 0.10 | 0.20 | 0.20 |
| n(CO)/mol | 0.10 | 0.10 | 0.20 |
②乙容器中,通过改变温度,使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乙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2(g)+6H2(g)CH3CH2OH(g)+3H2O(g) ΔH<0。在一定条件下,在20 L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比为1∶3充入CO2和H2,温度在450 K,5 MPa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上图所示。曲线乙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的体积分数,图像中A点对应的体积分数b=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14分) CO和联氨(N2H4)的性质及应用的研究是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NH4Cl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1的NH4Cl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NH的浓度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图1 图2
(2)联氨的性质类似于氨气,将联氨通入CuO浊液中,有关物质的转化如图1所示。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②加入NaClO时发生的反应为:Cu(NH3)+2ClO-+2OH-===Cu(OH)2↓+2N2H4↑+2Cl-+2H2O。该反应需在80℃以上进行,其目的除了加快反应速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控制溶液的pH对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图2是常温时,某些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浓度和pH时的沉淀——溶解图像,图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平衡状态。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相同条件下,Fe(OH)3、Al(OH)3、Cr(OH)3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图中A、B、C三点中表示Fe(OH)3的沉淀速率大于溶解速率的是___________。
由图可得Fe(OH)2的溶度积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8分)卤族元素中Cl、Br、I在海洋中含量丰富,F在自然界中常以CaF2的形式存在。
(1)在元素周期表中,Ca位于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是__________区元素。
(2)分析化学上常用F-作为Fe的掩蔽剂,基态Fe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3)N、O、F、Ca四种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HF、HCl、HBr、HI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热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HF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1molNH4NO3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__。其中阴、阳离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6)CaF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CaF2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Ca2+与F-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
b.F-的离子半径小于Cl-,则CaF2的熔点高于CaCl2
c.阴阳离子比为2∶1的物质,均与CaF2晶体构型相同
d.CaF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因此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e.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与Ca2+个数比为2:1。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6月考试化学试卷
参及评分建议
1、D 2、B 3、C 4、A 5、D 6、D 7、B 8、C 9、C 10、D
11、A 12、B 13、BC 14、CD 15、AB
16、(12分)
(1)搅拌(适当加热;适当提高硫酸浓度;延长浸取时间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2)取一小截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2分)
(3)Fe3++3NH3·H2O===Fe(OH)3↓+3NH(2分)
(4)取最后一次洗涤过滤液少许于试管中(1分),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涤干净(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分)
(5)取少量沉淀D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1分)。往溶液中加硫,若溶液显血红色,则有铁元素(1分)
(6)4.×10-5 mol·L-1(2分)
17、(12分)
(1)2Fe3++Fe===3Fe2+(2分)
(2)①1(2分) ②ClO3-+6Fe2++6H+===Cl-+6Fe3++3H2O(2分)
(3)①Ksp = (2分) ②bd(2分)
(4)18~20(2分)
18、(14分)
(1)①4~5.5(介于此区间内的任意值或区间均可)(2分)
②3Ca2++2HPO===Ca3(PO4)2↓+2H+(2分)
(2)4.7×10-7(2分)
(3)①加入1~2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1分) 将实验步骤1~4重复2次(1分)
②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颜色(2分)
③18.8(2分)
④偏低(2分)
19、(12分)
(1)乙(2分) K=(2分)
(2)①甲=丙<乙(2分) ②增大(2分)
(3)CO2(2分) 18.8(2分)
20、(14分)
(1)NH4++H2ONH3·H2O+H+(1分) 增大(1分)
(2)①氢、钠(2分)
②使Cu(OH)2分解生成CuO(2分) 降低N2H4溶解度,促进N2H4的挥发(2分)
(3) Cr(OH)3(2分) C点(2分)
10-15(2分)
21、(16分)
(1)四 ⅡA 各1分)
(2)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1分)
(3)F>O>N>Ca(2分)
(4)HF>HI>HBr>HCl(1分)>HCl>HBr>HI(1分)
(5)略(2分)或7×6.02×1023) (2分)2、sp3(2分)
(6)bde(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