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4:11
文档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微学习区别于我们传统的系统课程化教学,被表述为是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Lindner,2004)。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发散而灵活,具有学习时间短时化、学习内容微型化与多媒体化、学习个性化等特点。当前,信息技术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面临着课时少、课本知识陈旧、理论知识相对碎片化、学生基础水平差距大等问题,仅依靠课堂的系统性教学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微学习是基于碎片式教学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具有系统性教学所不具备的深刻性和主题性优点,若
推荐度:
导读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微学习区别于我们传统的系统课程化教学,被表述为是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Lindner,2004)。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发散而灵活,具有学习时间短时化、学习内容微型化与多媒体化、学习个性化等特点。当前,信息技术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面临着课时少、课本知识陈旧、理论知识相对碎片化、学生基础水平差距大等问题,仅依靠课堂的系统性教学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微学习是基于碎片式教学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具有系统性教学所不具备的深刻性和主题性优点,若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微学习区别于我们传统的系统课程化教学,被表述为是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Lindner,2004)。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发散而灵活,具有学习时间短时化、学习内容微型化与多媒体化、学习个性化等特点。当前,信息技术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面临着课时少、课本知识陈旧、理论知识相对碎片化、学生基础水平差距大等问题,仅依靠课堂的系统性教学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微学习是基于碎片式教学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具有系统性教学所不具备的深刻性和主题性优点,若能合理地应用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信息技术科目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微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微学习是一种非正式的范在学习,其形式丰富多样,且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还在不断地扩充。笔者以“微型学习”、“微学习”、“碎片式学习”等关键词在维普期刊数据库里搜索,共搜到相关文章38篇。综合分析可得,目前开展微学习的形式主要有微博、微课件、APP、PC屏保、短信等几种形式。 

1.  微博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实现即时分享。用户可以以140字文字更新信息,同时支持图片、视频多种媒体的展示与分享,又能让观者与发布者实现互动,表现力丰富。而用户只需要拥有接入网络的PC或者手机就能使用,基本上没有技术门槛,可行性比较高。 

2. 微课件 

微课件与普通课件一样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也能对学习流程进行控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由于微课件的学习时间端,内容以精简深刻,要在短的时间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与学生的互动,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对开发设计者的要求也很高。且若要实现在线学习,还需要购买网络空间。 

3. APP 

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简称APP。由于是基于智能手机的运行平台,其表现力也十分丰富,同样可以实现多种媒体的展示与人机、人人之间的互动,能对学习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据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但是要开发APP要求教师首先要掌握系统的APP编写技术,且目前市场上智能手机系统较多,就算只是发开主流的IOS和Android版本也非常耗时耗力。 

4. PC屏保 

自定义的PC屏保,能在电脑闲置一段时间后自动运行,展示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实现一定的人机互动。目前,PC屏保的展示已十分丰富,在制作上也有能将flash动画转换成PC屏保的程序被开发出来,在一定意义上减少了制作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对教师的技术要求。不过,PC屏保只对传统的CRT显示器起保护作用,对现在流行的LED液晶显示器反而会加速其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 

5. 短信 

短信息服务所具有的随时随地性,使得它在某些学习情境下具有比E-mail和Web更为优秀的表现。但短信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局限,一般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极少用到视频、声音等媒体,且相对比较被动,无法实现互动,也无法对学习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还需要诸如校讯通等短信发送平台的支撑。 

上述的每一种形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详见表1)。要应用在教学中,应该认清其长短,若有条件则是综合使用。 

文档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微学习区别于我们传统的系统课程化教学,被表述为是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Lindner,2004)。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发散而灵活,具有学习时间短时化、学习内容微型化与多媒体化、学习个性化等特点。当前,信息技术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面临着课时少、课本知识陈旧、理论知识相对碎片化、学生基础水平差距大等问题,仅依靠课堂的系统性教学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微学习是基于碎片式教学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具有系统性教学所不具备的深刻性和主题性优点,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