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课教师: 上课班级:二年级 授课科目:语文 教学时间:年 月 日
| 教学内容:爷爷植树 | 第 1 课时 | ||
| 教材解读: 通过爷爷植树的故事,充分认识爷爷植树的经过,体会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另外,从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 |||
| 学情分析: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草绿了,花开了,走进原野,枝丫滴翠,满目葱茏,一派升腾,祖国神州到处讲述着春天的故事。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同学们认识爷爷,了解植树节的来历,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 |||
|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是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4、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 |||
| 教学重点: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 教学难点: 1、体会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2、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 |||
| 教具准备:PPT、电子白板 | |||
| 教学流程 | |||
|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 |||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 1.走进春天,遐想春天的绿意央然。 2.了解植树节。 3.认识爷爷。 |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1、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出示图片,介绍爷爷。 | 激发学习兴趣,有了解课外知识的愿望。 | |
| 二、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 |||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 1、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分小组自学生字; 3、自学汇报:(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3)、找出能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 | 1、范读全文;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4、邓爷爷用心地栽种着小树苗,你们呢,用心记住生字了吗? 5、认读生字词。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
| 三、合作释疑、互助研讨。 | |||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 1、同桌感情朗读,互相指正; 指名读。 2、再自己读书感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再如:“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3、全班交流,从邓爷爷的年龄、植树时的动作体会他认真植树,美化环境的美好品质;大声读能打动你心的那一段。 |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说说读到哪儿你特别感动,用----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说说理由; 2、汇报交流: (1)81岁高龄 (2)只见他手握……挖着……布满……仍…… 3、读了课文,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总结:由此可看出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 培养朗读能力,读中悟情。 | |
| 四、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 |||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 1、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互相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3、观察;老师范写; 4、描红,临写; 5、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6、把学生写的干净整洁的作业在全班展览。 | 1、认真指导学生规范写字 2、上下结构的字: 节、爷:下边部件相同,节的下边稍大一些; 岁:最后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亲:三横长短不同 3、左右结构的字: 的:第一撇比第二撇位置稍低; 行:左高右低,注意双人旁的写法。 | 巩固知识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培养书写能力、在比较中发现不足,求的进步。 | |
| 五、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 |||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 1、找出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 2、去校园观察,仔细观察树的特点; 3、然后回来说一说; 4、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植物。 | 1、你认为爷爷( )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2、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3、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 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 | |
| 板书设计: 爷爷植树 令人难忘 | |||
|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热爱祖国,绿化祖国的情感,并能将这种意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课文开始,我先复习了昨日所学的生字词(黑板上书写一个学生跟读一个),再书写词语“”,当学生一起喊出这个名词,我便乘势问:有谁知道爷爷?你知道他的哪些事?这个时候很多平时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就显得相当激动,他们众说纷纭,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之后我作了一番总结,并引出要学的课文《爷爷植树》,并从课文的题目引出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划出课后的生字新词,在教生字时我采用开火车、小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课文中巩固生字词语;之后是讲解课文阶段,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思考问题:这颗柏树为什么叫做“小平树”?亲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亲手造一个句子?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可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在大段大段的文章中去选择有意义的语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另外我还安排了一个拟人化的环节:看着这棵柏树,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已过了一半的课时忽然变得轻松跟活跃起来,可惜在这个环节中可能由于引导失误等原因,以致于学生所提的问题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要求,最后我改变了方式,说我也向小树提了几个问题,出示问题题板,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根据他们的回答画出示意图讲解,让学生根据示意图让学生背一背,说一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