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学设计 (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4:59
文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学设计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微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响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2.在知识上: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根本任务、主心骨,3.在能力上:怎样建设先进文化。【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看习总十九大报告视频部分内容,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下列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什么?2、发展先进文化要坚持什么?3、先进文化的特征有哪些?师:习总的话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
推荐度:
导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微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响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2.在知识上: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根本任务、主心骨,3.在能力上:怎样建设先进文化。【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看习总十九大报告视频部分内容,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下列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什么?2、发展先进文化要坚持什么?3、先进文化的特征有哪些?师:习总的话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响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

    2.在知识上: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根本任务、主心骨,

    3.在能力上:怎样建设先进文化。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观看习总十九大报告视频部分内容,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下列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什么?

2、发展先进文化要坚持什么?

3、先进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师:习总的话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意义。

鼓励学生发言,了解他们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师引导:是啊,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支撑着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今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力量,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结合新的条件,使之发扬广大。

(多媒体展示课题:先进文化的特征和根本任务)

环节二、共同探讨,合作探究

师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展示:

(1)相关知识链接教材P105    

(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弘扬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同桌相互交流、学生总结发言)

师总结: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要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多媒体展示: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师点拔:正是我们坚持了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筑成了民族精神的钢铁长城,铸就了民族精神之魂,在全社会形成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带领我们走进了新时代。

(多媒体展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学生齐声朗读,在熟悉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典名句中,哪些是精华可以继承,哪些是糟粕应该抛弃?

(学生讨论,针对不同的观点,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列一列:你所知道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还有哪些?

(学生抢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教师补充。)

讲一讲:我们当地具有教育价值的民间文化、风俗文化、风俗习惯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师总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掉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多媒体展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多媒体展示课件:

“身土不二”,是韩国人的民族情结。在韩国,消费本国产品被视为“爱家乡、爱民族、不忘本”。消费外国产品,被看作“低素质或不爱国”。说一说:你还了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

议一议:这些民族精神对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丰富对世界上其他民族精神的认识,弄清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重要性。)

师总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借鉴“他山之石”,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先进文化和优秀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借鉴世界各民族精神的精华,才能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

想一想:新时期能体现时代色彩的民族精神还有哪些?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到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如:求知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表现。)

教师总结: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多媒体展示: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

教师引导:通过上面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如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呢?

学生总结: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文明宝库中的营养,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环节三:情境测验,能力提升

拖把、扫把凌乱地摆在教室门口,是扶起还是视而不见?考试结束后能不能把椅子恢复原位?吃完点心后包装纸乱仍还是放进垃圾箱……这是一所重点中学进行的德育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是70%的学生不能把拖把、扫把扶起。30%的考生离开教室不能把椅子放回原处,20%的学生的点心纸乱扔。

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情况,适当整理、归纳,系统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总结: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先进文化教育,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爱国广义思想,规范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贡献。

老师寄语

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做到:

刻苦学习、勤奋向上; 不怕困难、敢于创造;

勤学善思、勇于实践; 艰苦奋斗、敢于创新;

尊重知识、乐于探究; 求知上进、不断进取。

三、【评价量表】

学生自主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评  价  要  素评 价 级 别

得分
ABC
目标达成

6

品语言能够用科学的全面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根本任务。

210
析行动能够用全面的科学的观点解析社会主义文化。

210
悟真理能感悟并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贡献。

210
自我表现

4

参与性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10
合作性能够认真倾听、互帮互学、各有所得,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210
注:“评价级别”当中的A为能够做到或能够掌握,B基本能做到或掌握,C不能做到或掌握

量表满分一般不超过10分,可以在量表后标明评价等级要求。

文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学设计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微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响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2.在知识上: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根本任务、主心骨,3.在能力上:怎样建设先进文化。【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看习总十九大报告视频部分内容,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下列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什么?2、发展先进文化要坚持什么?3、先进文化的特征有哪些?师:习总的话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