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挣扎(
..zhá)结.了瓜(jié)卜.落(bǔ)枝折.花落(shé)
B.捣.衣(dǎo)绮.丽(qǐ)叫嚣.(xiāo)田园杂兴.(xīng)
C.看.门(kān)徜.徉(chàng)栖.息(qī)窥.伺(kuī)
D.欺侮.(wǔ)供.养(gōng)夏丏.尊(miǎn)引吭.大叫(háng)
下列对《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B.词的上阕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这首词真实反映农村的生活风貌,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的生活。
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B.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C.句中“独特、迷人”是指乡村风光庄严华丽,与众不同,引人注目。
D.赞扬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用自己的勤劳双手,装点家园和生活的美好品质。
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
结合课文,透过天窗,孩子们不会看到、听到的情景是:
A.电闪雷鸣B.狂风暴雨C.星月交辉D.骄阳似火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你会从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下列对现代诗作品、诗人、主题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星》——巴金——赞美母爱、童心
B.《绿》——宗璞——赞美生命,赞美希望
C.《白桦》——叶塞宁——赞美白桦高尚的品格与洁白之美
D.《在天晴了的时候》——戴巴棣——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选择符合例句情境的词语
例句:疫情期间,为了提高网课互动效率,老师们提前精心备好课,上传到云盘,第二天从云盘下载课件,互动时效果特别好。
A.多媒体B.互联网C.云技术D.文件夹
下列句子没有将颜色描写具体的一项是。
A.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B.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的,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C.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D.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颜色都有。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表达感请的一项是
A.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B.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C.当小猫蹲在草地上或蹦跳在凤仙花丛里的时候,望上去真是美丽。
D.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下列句子中对事物特点没有描写具体的一项是
A.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B.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C.猫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D.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
二、复合题
判断题。
(1) 《三月桃花水》中,作者通过运用生动的拟人、丰富的比喻,写出对桃花水的喜爱
和赞美。
(2) 对于琥珀的形成,课文的描写生动、形象、趣味性强;而课后的阅读链接,描写较
简单,叙述也不够详尽,因此,在表达上,课文比阅读链接要好。
(3) 《卜算子·咏梅》中,直接体现梅花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悬崖百丈冰,犹有
花枝俏。
(4)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介绍了恐龙经过漫
长的岁月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5) 繁星一三一和一五九,首句直接呼唤大海,呼唤母亲,体现现代诗饱含真挚的情感。
(6) 艾青的《绿》和宗璞的《西湖漫笔》都是实实在在写大自然中绿意扑眼而来的景象。
(7) 茅盾的《天窗》、冰心的《繁星》、老舍的《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等课文让我
们充分体会到作家语言的魅力。
(8) 《猫》和《母鸡》中,作者都是通过对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表现动物的特点,表
达了作者对小动物从始至终的喜爱。
(9)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个自然段不仅起到统领全文的
作用,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0) 在第四单元学习中,我们知道作者的语言表达有时候从字面上看,好像并不喜欢
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喜爱之情。这就需要我们慢慢读,细细品,方能悟出作者的这份情。这种表达方式又叫“明贬实褒”。
徐志摩
徐志摩是著名的现代诗人,对中国诗坛乃至中国文坛都影响巨大。以下是他的一些资料。仔细阅读后,请完成选择。
(1) 曾在同一所学校、研究院进行学习、工作和进修的人,称为校友。根据资料推测,
徐志摩可能不是下列哪一所学校的同学的校友
A.南京大学B.北京大学C.清华大学D.剑桥大学(2) 下列关于徐志摩的生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就读于浙江省杭州一中
B.飞机出事遇难时年仅44 岁
C.南湖、诗哲、海谷都是他曾用笔名
D.与出生于海宁市的作家金庸是同乡
(3) 下列与徐志摩有关的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志摩传》是他的自传B.《猛虎集》《云游》是他的诗集C .《落叶》《自剖》是他的散文集
D .《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稀土无处不在,你知道它为何被称为“工业味精”吗?
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战略性资源,稀土早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小到手机、陶瓷颜料,大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处处都有稀土的身影。那么稀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稀土会被称为“工业味精”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稀土。很多人认为稀土是一种“特殊的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 250 种稀土矿,人们习惯把它们分为轻稀土与重稀土两种类型。轻稀土包括镧、铈等,重稀土包括钆、铽、镝等。稀土在自然界中大部分以稀土矿形式存在,需要通过复杂的冶炼提取过程才能被我们使用。
介绍了这么多种类,相信大家对稀土种类的广泛性有了一定认识,那么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这要从稀土“工业味精”的称号说起。稀土由于卓越的光电磁物理特性,能和许多材料组成很多种不同的新型材料,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如同味精给菜肴提鲜的作用一般,稀土也为许多产品提高了质量和性能。在军事方面,稀土大幅度提高了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在冶金工业方面,稀土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还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石油化工工业方面,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代替了硅酸铝催化剂;在玻璃陶瓷方面,稀土对超导陶瓷、压电陶瓷、导电陶瓷等领域贡献丰富;在农业方面,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这样用途多样的稀土,成了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值得庆贺的是,我国是稀土大国,占据了全球 70% 以上的重稀土资源。(1) 画“_____”的句子中“全球 70% 以上”说明了 不过,虽然我国是稀土大国,在早年间也是“稀土弱国”,之前稀土分离提纯核心技术一直被牢牢掌握在世界少数国家手中,我们还要高价从其手中购买深加工的稀土产品。值得关注的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孙晓琦团队,设计制备了新型苯氧羧酸类萃取剂,该型萃取剂可以定量萃取低浓度稀土,与稀土形成固体萃合物,并可以反复萃取和循环使用。基于该类萃取剂,结合溶剂萃取法和化学沉淀法的优势,开发出了全新的萃取一沉淀法工艺,使我国在稀土采选分离技术上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A .稀土用途多样
B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均匀
C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D .生活中稀土“无处不在” (2) 稀土为什么被称为“工业味精”?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能为餐桌菜肴提鲜
B .能提高一些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C .能制成新型工业材料
D .对玻璃领域贡献丰富
(3) 我国能摘掉“稀土弱国”的帽子是因为
A .稀土分离提纯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
B .国占据了全球 70% 以上的重稀土资源
C .我国花高价向先进国家购买深加工的稀土产品
D .孙晓琦团队设计开发出全新稀土萃取沉淀工艺
猫伯伯
①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
②这猫的确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③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得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1) 这猫被称为“猫伯伯”是因为它。
A.年岁大像老伯伯B.特殊而引人注目
C.像鬼而令人害怕D.像贼而让人讨厌
(2) 对第②段中“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体会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比喻,表达作者对猫伯伯的嫌弃B.比喻,说明猫伯伯身上气味不好C.反语,可见作者对猫伯伯的喜爱D.反语,调侃猫伯伯太脏了
(3) 看到猫伯伯“冒犯”贵客,下列哪一项不是“我”的反应
A.既觉唐突又忍俊不禁B.惶恐不安并连声道歉
C.盼猫离开不打搅演剧D.呵斥并起身捉猫
(4) 丰子恺将第③段的那一幕画了下来。根据文本推测,它应是下列哪一幅
A.B.
C.D.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 【答案】B
3. 【答案】C
4. 【答案】D
5. 【答案】C
6. 【答案】C
7. 【答案】C
8. 【答案】A
9. 【答案】C
10. 【答案】A
二、复合题
11.
【答案】
(1) 正确
(2) 错误
(3) 正确
(4) 错误
(5) 正确
(6) 错误
(7) 正确
(8) 错误
(9) 正确
(10) 正确
12.
【答案】
(1) C
(2) B
(3) A
13.
【答案】
(1) C
(2) B
(3) D
14.
【答案】
(1) B
(2) C
(3) B
(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