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0日
工程名称 | 242省道路面2标 | 分部工程 | 路面 | |||
分项工程名称 | 下封层 | |||||
交底内容: 下封层宜采用优质乳化沥青,用量为0.6~0.8㎏/㎡,沥青撒布车喷洒沥青,集料撒布车撒铺米砂,为保证其质量,规范施工过程,特制定了下封层的施工技术交底。本技术交底仅是对JTJ034-2000《公路下封层施工技术规范》、图纸、标书中《技术规范》、合同附件等中“下封层”一章的补充,请各单位一并执行。 一、下封层方案 ⑴沥青下封层采用优质乳化沥青,用量为0.6~0.8㎏/㎡,沥青撒布车喷洒沥青,集料撒布车撒铺米砂,米砂应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有适当级配,米砂采用人工轧制的石灰岩石料,规格为S14,用量为5~6m3/1000㎡。 ⑵喷洒前清扫基层,使基层顶面的集料颗粒上表面部分外露。遮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以避免污染。 ⑶沥青撒布车喷洒沥青时应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并保持整个撒布宽度喷洒均匀。撒布设备的喷嘴应适用于沥青的稠度,确保能形成雾状,与撒成15-25度的夹角,洒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过量应立即撒集料吸油,漏喷的地方用人工补撒。 ⑷集料均匀撒布,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多撒的集料可在铺沥青下面层前扫除。 ⑸集料撒完后即可进行碾压,碾压宜用轮胎压路机。局部粘轮时,再撒铺少量集料。 ⑹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2~3天,等水分蒸发后,可允许施工车辆通行以均匀碾压,行车速度低于5Km/h。养护7天后经检验合格可施工下一道工序。 1、 层间联结 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刚性基层在结构、组成材料、施工工艺与时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面层与基层之间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滑动面。增设下封层后,能使面层与基层有效的连成一体。 2、传递荷载 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体系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沥青面层主要起着防滑、防水、防噪声、抗剪切滑移与裂缝和向基层传递荷载的作用。而要达到传递荷载的目的,必须使面层与基层之间有着较强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可通过下封层(粘层、透层)的作用来实现。 3、提高强度 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刚性基层的回弹模量不同,其组合在一起受荷载作用时各层应力扩散方式不同、形变也不同,在车辆的竖向荷载和横向冲击力的作用下,面层将产生相对于基层的位移趋势。如果面层本身的内部摩阻力和粘结力以及面层底部弯拉应力抵抗不了这种移应力时,面层将出现推拥、辙槽甚至松散、剥落等病害,必须有一个力来阻止这种层间的移动。增高下封层后,层间就产生了了阻止移动的摩阻力与粘结力,承担着刚柔之间的粘结、过渡任务,使面层与基层、垫层和土基一起抵抗荷载作用,从而达到提高路面整体强度的目的。 4、防水抗渗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多层次结构中,至少有一层必须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面层密实度,防止地表水对路面及路面基层的侵蚀、破坏。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因为除设计因素外,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还受沥青质量,石料性质,石料规格与配比、油石比、拌和与摊铺设备以及碾压温度、碾压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来密实性应该很好,透水率几乎为零的面层,往往会由于某一环节的不到位而使透水率偏大,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防渗能力。影响沥青路面本身、基层及至土基的稳定性。因此,《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明确规定。位于多雨地区且沥青面层空隙较大、渗水严重时,应在沥青面层下铺筑下封层。 二、下封层施工 2.1 基本要求 首先对基层用人工和森林灭火鼓风机进行彻底清扫,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以利于乳化沥青与基层的联结。为了保护其它构造物免受污染,应对其用覆盖方法进行保护。施工前检查洒布车的油泵系统、输道、油量表、保温设备。通过在路上试洒,确定喷洒速度及洒油量,每次喷洒前应保持喷油嘴的干净、管路畅通、喷油角度一致。为了保证沥青洒布均匀,喷的长度应小于3m。 2.2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沥青下封层施工工艺框图 喷洒封层沥青 测量放线(边缘线) 基层准备 材料准备、加热 沥青撒布车运输沥青 下一道工序 封闭养护 碾压 撒布集料 沥青下封层施工工艺框图 ⑴沥青下封层采用优质乳化沥青,用量为0.6~0.8㎏/㎡,沥青撒布车喷洒沥青,集料撒布车撒铺米砂,米砂应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有适当级配,米砂采用人工轧制的石灰岩石料,规格为S14,用量为5~6m3/1000㎡。 ⑵喷洒前清扫基层,使基层顶面的集料颗粒上表面部分外露。遮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以避免污染。 ⑶沥青撒布车喷洒沥青时应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并保持整个撒布宽度喷洒均匀。撒布设备的喷嘴应适用于沥青的稠度,确保能形成雾状,与撒成15-25度的夹角,洒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过量应立即撒集料吸油,漏喷的地方用人工补撒。 ⑷集料均匀撒布,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多撒的集料可在铺沥青下面层前扫除。 ⑸集料撒完后即可进行碾压,碾压宜用轮胎压路机。局部粘轮时,再撒铺少量集料。 ⑹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2~3天,等水分蒸发后,可允许施工车辆通行以均匀碾压,行车速度低于5Km/h。养护7天后经检验合格可施工下一道工序。 三、技术方案探讨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高等级公路,如杭甬、金丽温高速公路等工程项目里,都把下封层(粘层、透层)设计在结构里,但也有把下封层施工完全等同于透层油、粘层油施工。这种做法与封层在路面结构体系中的作用机理相去较远。实际上,下封层是一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薄层施工技术。其矿料级配应是连续的,应通过拌合、摊铺、碾压等步骤,使沥青混合料在基层表面形成为密实均匀的结构层。 1、 层铺法热沥青表面处治 加热沥青至150℃~170℃后,用机械喷洒至半刚性或刚性基层表面,然后均匀撒布S14集料,沥青与集料用量分别按最大量1200kg/km2、9 m3/km2控制。按此方案施工,沥青喷洒度要求高,沥青与集料用量难经准确控制,因而难以形成平整均匀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2、 拌和法热沥青表面处治 所有材料数量与层铺法大体相同,但对拌和、摊铺、压实的设备要求较高。同时,规范要求摊铺厚度只能控制在1cm以内,因此摊铺施工较为困难。按此方案施工,虽然能形成较为均匀的下封层,但密度不易掌握,且与层铺法施工一样,受环境制约明显,雨天或低温季节不能施工,夏季高温明易泛油并被车辆和摊铺机履带粘带,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下封层作用。 3、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是将级配石料、乳化沥青、水、添料、助剂通过稀浆封层机按比例投料、拌和并完成摊铺的一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薄层施工工艺。其有密级配、大油量的特点,使封层有着很好的粘结性和密实性,而且这种密实性还将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多以及面层的高温摊铺碾压而进一步提高,真正起到粘结、封水作用。特殊情况下,这种封层可保持2年~3年的时间而不使基层损坏,并且不需要做粘层处理就可摊铺上层。稀浆封层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一台封层机可摊铺2000m2/h以上,摊铺1小时后就可开放交通,因而速度很快。稀浆封层用作下封层,厚度只需3mm~6mm,较热沥青表面处治薄,其费用成本也与之大体相当。 四、注意问题 1、 下列情况适宜下封层施工 新建高速公路半刚性、刚性基层表面;水泥混凝土旧路面(含桥面铺装层)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多雨地区沥青面层实度难以掌握,空隙率较大时;基层施工结束后,短时间内不能摊铺面层且需要开放车辆交通时; 2、 材料需精选 沥青材料,应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规定的沥青,品种来源宜与面层相同。 乳化沥青的类型应根据使用目的,矿料种类,气在低温下施工时,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或当石料处于干燥状态或水泥、石灰、粉煤灰共同使用时,宜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透层、粘层和稀浆封层施工时宜分别采用慢裂型、快裂型和慢裂快凝型乳化沥青。 封层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其规格与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 封层施工前应首先处治基层表面 新施工的基层应在养生期结束并质量验收后,方可安排下封层,旧路面改造工程在封层前首先要将坑槽、裂缝等病害处治结束;封层施工前要彻底清扫基层表面,做到洁净无尘,并对路缘石、人工构造物予以适应防护,同时要封闭交通、减少干扰以保证成型质量。 五、几点建议 1、多层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路面与半刚性、刚性基层相结合的路面形式,决定了下封层施工在这个结构体系中必不可少并需不断加强的重要地位。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封层施工的方案多种多样,但从密实性能、粘结能力、防水特性、强度指标、施工条件,造价比选等诸角度综合考虑,乳化沥青粘、透层和乳化沥青浆封层应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如果乳化沥青中掺入适量SBR、SBS等改性剂,则封层效果将更加理想。 3、下封层施工采用何种工艺,要立足具体工程实际确定,但不论采用何种工艺,都要严格掌握封层施工的关键节,做到质量与安全并重,达到效益与效能的高度统一。 | ||||||
交底人 | 接交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