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2018.1)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18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狡黠(xiá) 爵士(jué) 狭隘(yì) 哄堂大笑(hōng)
B.恍惚(huăng) 闷热(mēn) 晕眩(xuàn) 参差不齐(chā)
C.晕倒(yūn) 庇护(bì) 禁锢(gù) 神采奕奕(yì)
D.滑稽(jì) 称职(chèn) 屡次(lǚ) 随声附和(h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呈报 头衔 不可救药 怪延不经
B.匍匐 温驯 大相径庭 精益求精
C.硬朗 蜷伏 惊慌失错 沉默寡言
D.琢磨 怂勇 莫不关心 杞人忧天
3.下列句子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学们对待老师分配的任务一定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切不可拈轻怕重。
B.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远获得了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
C.良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D.学习才艺的意志要坚定,倘若见异思迁,到头来必定一事无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B.济南市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C.春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一个节日都蘊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D.走进大明湖,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里海拔一千三百多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B.今年寒假你是出去旅游?还是去补习班上课?
C.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6.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堂”是对别人父亲的敬称。
B.《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C.“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两句诗刻画的是七夕节的情景。
D.《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后生可畏”等。
二、(3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派
B.意暇甚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C.弛担持刀 弛:拿起
D.一狼洞其中 洞:挖洞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又数刀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俭以养德
C.而顷刻两毙 人不知而不愠
D.止增笑耳 止有剩骨
9.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3分)
A.蒲松龄的《狼》讲述了一个屠户晚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
B.本文语言生动,情节曲折,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
C.文中“久之,目似暝,意暇甚”一句,描写了狼想要迷惑屠户的神态,体现狼的贪婪。
D.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共9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②。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
【注】①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②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③喧:因分心而遗忘。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画一处)(2分)
其 母 引 刀 裂 其 织 以 此 诫 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2.读完这篇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共8分,每小题4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3.诗人将前人“悲秋”与自己“颂秋”进行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心境。(4分)
14.“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5.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语句。(共10分,每小题2分)
(1)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杨花榆英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凭君传语报平安,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三、(6分)
16.名著阅读
径至河边冰上,那马蹄滑了一滑,险些儿把三藏跌下马来。沙僧道:“,难行!”A道:“且住!问陈老官讨个稻草来我用。”B道:“要稻草何用?”A道:“你那里得知,要稻草包着马蹄方才不滑,免教跌下来也。”陈老在岸上听言,急命人家中取一稻草,却请唐僧上岸下马。A将草包裹马足,然后踏冰而行。
别陈老离河边,行有三四里远近,A把九环锡杖递与唐僧道:“,你横此在马上。”B道:“这呆子好诈!锡杖原是你挑的,如何又叫拿着?”A道:“你不曾走过冰凌,不晓得。凡是冰冻之上,必有凌眼,倘或曬(x1)着凌眼,脱将下去,若没横担之物,骨都的落水,就如一个大锅盖盖住,如何钻得上来!须是如此架住方可。”B暗笑道:“这呆子倒是个积年走冰的!”果然都依了他。长老横担着锡杖,行者横担着铁棒,沙僧横担着降妖宝杖,八戒肩挑着行季,腰横看着钉纪,师徒们放心前进。
以上文段出自吴承思的《西游记记》,选段中人物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_.文字突出了A的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17.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四季的物候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在历代的诗词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四季的气息,寻觅到二十四节气的踪影。
请依据语境判断,下列诗句空白处应填入的节气名称是什么?(2分)
(1)_______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微雨众卉新,一雷_______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
四、(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共13分)
(一猫(节选)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枭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
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鸣!”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
过露台,嘴里街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虚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8.“我”判断是花白猫吃了芙蓉鸟的依据有哪些?(4分)
19.“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请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20.花白猫在晒太阳时,不幸遭到“我”的恶棒相加,请发挥想象,以猫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写一写花白猫被冤枉后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3题。(共17分)
(二)风筝
董改正
①我入学前,每个年后青黄不接的那段时间,都会到外婆家“打秋风”。一个人走长长的山路,也不知害怕,因为有憧憬—一外婆会做菜,稀饭尤其煮得香,不用小莱都能喝几碗。
②外婆也喜欢我,每次去,她都要杀一只未开口叫的公鸡仔,把鸡肉切成小方块,因为鸡不肥,总要搁点肥肉一起炒。这一只鸡,全是我一个人吃的。就连吃过的鸡骨头,外婆也要收集起来,用香油炸过,小石磨磨碎,冲给我喝。
③村前有一片大晒场,对于那时的我,可以用广阔来形容。除了秋收,晒场上可干的事情很多,比如春种前的戏班子,农闲里的电影,都是全村出动,我会在第一时间扛条长凳子,占一个好位置。届时,孩子们会绕着晒场跑,跟着跑的还有不知其乐何乐的黑狗、黄狗,兴奋地伸着舌头,大口喘气
④那一个春日,晒场上空飞满了风筝,我吵着也要。外婆为难了,她不会做,就央求我的舅母,舅母说,鸡骨头粉你都会磨,咋就不会做风筝呢?舅母到底也没有做。那时候,我真是不懂事,只知道如丧考妣(bǐ)地哭,外婆脸上的尴尬,是我隔了几十年光阴,在回忆中才读懂的。
⑤外婆只好空着手拉我去晒场,天上飘着各色的风筝,它们舞动得越是恣肆,我的心里就越发委屈。眼前又有人在放风筝了,一个人远远地牵线,一个人扶,一声“放!”牵线的举着手使劲跑,风筝跌跌撞撞,载浮载沉,最终扶摇直上。外婆边看边说,其实放风筝并不好玩,看看就好。我就撒开野了,满地打滚,说她是笨蛋,不会做才这祥说。
⑤最终我知道外婆真是为力了,而孩子们的风筝大多都是在城里买的,也就灰心了,
只好一个人看风筝,想风筝,幻想有一天自己拥有一支绸布的大蝴蝶风筝,我跑啊笑啊,看着它在空中猎猎飞动,感受风筝线紧绷着的快意。
⑦忽然有一日,外婆拿出一个“风筝”,竹子骨外糊着红纸,是过年写对联剩下的。它离我的理想很远,但毕竟是风筝,我还是很欣喜的。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去放风筝吧!
⑧我确信,对所有的动作都烂熟于心,并且操作绝对规范,但外婆的风筝最终还是没有飞起来,它丢人地在晒场上拖着。孩子们在一边大笑着指着它,说:“风筝!风筝?”我狠狠踩踏着它,不管外婆的伤心和尴尬,她也只好呆呆怔怔地看着我。
⑨第二年我就上学了,外婆托小姨带来口信,说她做了一个绸布的大蝴蝶,并且和我小舅试过,飞上天了。我应着,因为日子渐渐好过了,不再闹春荒,我也就再没有回去过。外婆来看我了,而我有了很多小伙伴,常常吃过饭,就出去玩了,没工夫陪她说话跟她玩。中学二年级,我得到噩耗,外婆去世了。我是一路哭着回去的。我知道,我在村口高喊外婆,她再不能远远地应我,微笑着迎我,拎着我的换洗衣服,摸着我的头问长问短了。
⑩她给我留下那只不再鲜艳的绸布蝴蝶风筝,我坐在石门槛上,看着它:第一次感到痛彻肺腑的无力无助。耳边忽然响起舅母的话:“外婆养外甥,十月放风筝,风筝断了线,不见外婆面。”
⑪这只风筝,终于没再飞起。它在我的屋顶梁上渐渐朽坏,一触即破,纷纷扬扬着时间的粉屑。
(选自《人民教育》2014年第14期)
21.本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请补充在空白处。(6分)
(1)外婆求舅母给“我”做风筝,遭到拒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筝在屋顶朽坏,没再飞起。
2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它们舞动得越是恣肆,我的心里就越发委屈
(2)结合语境,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揣摩文中第⑧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狠狠踩踏着它,不管外婆的伤心和尴尬
23.联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5分)
五、(60分)
24.按要求作文。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