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CY
一、目的任务
1.1 控制点复测是整套道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步骤。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导线点边角测量,检查已有控制点坐标。通过此次实训任务,能够熟练掌握控制点复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导线点坐标反算,为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控制点依据。
二、测区概况
2.1 此次测区大体范围是从武汉大学本部旁至新教学楼北。测区整体较平坦,跨过三号草坪,涉及有小土坡和斜坡。测区内有已知孔控制点四个: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 ,均为二等高程控制点。点位较分散,点位之间通视困难。
三、测区已有资料
3.1 I级GPS控制点:
有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四个控制点。
序号 | 点号 | X坐标 | y坐标 | 备注 |
1 | E02 | 新教学楼旁栅栏边,保存完好 | ||
2 | XK1 | 三号草坪花坛上,保存完好。 | ||
3 | E05 | 三号草坪旁边,保存完好。 | ||
4 | X1 | 新修路路边,保存完好。 |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3 已有控制点成果计算表。
4.3 本方案未涉及规定,均按相应测量规范操作
五、复测方法
5.1 仪器
5.2 人员安排
5.3 测量方法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要求:利用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测量。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 导线长度(km) | 平均边长(km) | 测角中误差(km) | 测距中误差(km) | 测距相对中误差(km) | 1''仪器 | 2''仪器 | 6''仪器 | 方位角闭合差('')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
一级 | 4 | 0.5 | 5 | 15 | 1/30000 | - | 2 | 4 | 10√n | ≤1/15000 |
平面控制网等级 | 仪器精度等级 | 每边测回数 | 一测回读数较差(mm) | 单程各测回较差(mm) | 往返测距较差 | |
往 | 返 | |||||
一 | 10 mm | 2 | -- | ≤10 | ≤15 | -- |
等级 | 半测回归零差 | 一册回内2C互差mm) |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mm) |
一级以下 | 12 | 18 | 12 |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 路线长度(km) | 水准仪型号 | 水准尺 | 观测次数 |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型闭合差 | ||
与已知点联测 | 附合或环线 | 平地(mm) | 山地(mm) | |||||
四 | 10 | ≤16 | DS3 | 双面 | 往返各一次 | 往一次 | 20√L | 6√n |
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把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2)高程位置复测方法:布设一条四等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顺序后—前—前—后。
六、提交资料
6.1 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6.2 已知控制点水平位置复测导线布置图。
6.3 已知控制点高程复测水准路线布置图。
6.4 导线点观测原始记录。
6.5 导线点复测成果计算表。
6.6 高程复测成果计算表。
七、附表
7.1控制点复测导线测量成果计算
序号 | 点号 | X坐标 | Y坐标 | 坐标正算 | 观测值 | 相对中误差 | ||
距离 | 坐标方位角 | 距离 | 坐标方位角 | |||||
序号 | 点号 | 原有高程 | 原有高差 | 测量高差 | 测量高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