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的⽂章,完成19-22题。
春夜奇遇
汤素兰
①为给⽗亲扫墓,⼩林医⽣在清明节前⼀天回到了⼤⼭⾥的⽼家。⽗亲⽼林是乡村医⽣,在
家⾥开了⼀⽙⼩⼩的“林⽒诊所”。虽然现在⽗亲过世七⼋年了,“林⽒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
门外的墙上。七⼋年的风吹⾬淋,铜牌上有的地⽅⽣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②⼩林每打开⼀道门、推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时候,⽗亲总是忙,⽩天
给⼈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房⼦,外间是药房,⾥间的门⼤多
数时候还挂着锁,⽗亲也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有⼀天下午天快⿊的时候,⼩林等⽗亲⾛远,便偷偷取出钥匙打开了⾥间的门。在昏暗中,⼩林看见⼀只长得像⼩⿅⼀样的动物,脑袋和
⼀只眼睛包着棉纱、扎着绷带。⼩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了惊吓,发出⼀声响亮
的叫声,⼀头撞翻⼩林,逃⾛了。⽗亲去世⼏天后,⼩林终于再次将这间神秘的房⼦打开,
发现⽗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房⼦⾥装了⽆影灯,还有⼀张⼿术台,这⼜让⼩林⼤吃了⼀惊。
③⼩林家的房⼦在村⼦西头最靠近⼤⼭的坡地上。西边靠⼭,只有上⼭的⼩路,并没有⼈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道⼩门,⼩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
着⼀根拉铃的棕绳。棕绳⼀直拖到地上。⼩林不明⽩原因,他曾问过⽗亲:“拉铃不是得伸出⼿来吗?谁的个⼦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以防万⼀吧。万⼀来的是个矮个⼦呢?”
④⼩林沿着⼭坡上的⼩路,朝⽗亲的墓地⾛去。⼀边⾛,⼀边在想:今年⽗亲的坟上,是不
是⼜会有花环?来到⽗亲的墓地,⼩林果然⼜看见——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个⽤⽩梽⽊花
和杨柳⽀扎成的花环挂在⽗亲坟头的⿇⽯墓碑前。⽗亲去世后,每⼀年清明节,⼩林都发现,总是有谁⽐他更早来给⽗亲扫墓。他⼀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是谁,但他很⾼兴看到⽗亲被
⼈纪念。
⑤这⼀天,⼀场⾬阻断了回城的路。⼩林只好在家⾥住了⼀晚上。半夜⾥,⼩林好像听到丁
零零的门铃声⼀直响个不停,⼩林迷迷糊糊地趿着拖鞋来到后院,打开⼩门。在朦胧的⽉光
下⾯,他看见⼀只⼤穿⼭甲背着⼀只⼩穿⼭甲站在门⼝。⼤穿⼭甲看到⼩林,⽴即把两只前
⽖放在胸前,眼睛⾥流着泪,长长的嘴翕动着,急急忙忙地说话。⼩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蜜宝有救了……”⼩林抬头看向屋后的⼤⼭,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岭间有⽆数双
眼睛正在静悄悄地、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能听懂穿⼭甲说话⼀点⼉也不震惊。
⼩林⽴即从⾃⼰车⼦的后备厢⾥拿出急救箱,把穿⼭甲带到西厢⾥间。打开⽆影灯,在⼿术
台上给⼩穿⼭甲清理伤⼝、消毒、缝合。那只⼤穿⼭甲⼀直紧张地搓着两只前⽖,在⼿术台
边上⼀边流泪,⼀边唠叨:“⽼獾爷爷还说,要是⽼林医⽣还在,这孩⼦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麂的脑袋被猎打开花,还打瞎了⼀只眼睛,⽼林医⽣都将它救活了……”⼩林猛地⼀惊:“⼩时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麂呀!”穿⼭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都是它代表我们⼤家去给⽼林医⽣上坟。”⼩林医⽣恍然⼤悟。⼿术结束后,他吩咐穿⼭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伤
⼝感染,⼀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我到时再来找你,⾏吗?”穿⼭甲妈妈问。⼩林医⽣本
能地点了点头。
⑥吃完早餐,⼩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林,你怕是要过年才回来了吧?”⼩林便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时……”这是⼀个风和⽇丽的⼤晴天,⼭下的溪涧⾥,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脚的⽔⽥⾥,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坡的松林中,⽆数的⼩鸟⽤婉转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出屋前的坡道、转⼊⼭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林看到⼀只⼩松⿏跳到
院墙上,⽤尾巴擦着“林⽒诊所”的铜牌,他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亮的光。
(选⾃《⼈民⽂学》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9.穿⼭甲深夜来到“林⽒诊所”求救,并得到救治,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
在前⾯做了铺垫,埋了伏笔。请根据⼩说填写下⾯表格中空缺的内容。(2分)
20.⼩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先简要分析。(3分)
21.请赏析⽂中画线句⼦的修辞⼿法及表达效果。(4分)
⼭下的溪涧⾥,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脚的⽔⽥⾥,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坡的
松林中,⽆数的⼩鸟⽤婉转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
22.《春夜奇遇》⽤了童话中将动物拟⼈化的叙事⼿法,让动物与⼈沟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2分)
19.(2分)③后院西墙开⼩门,装门铃,系拖到地上的绳⼦。④为穿⼭甲得到救治提供了医
疗保障。(每点1分。)
20.(3分)①⾸尾呼应,使⼩说结构完整。②开头写“林⽒诊所”的铜牌,引出发⽣在这⾥的
故事,也暗含的诊所传统的中断。③结尾写“林⽒诊所”的铜牌,凸显了⼩说主题,也预⽰着
⼩林将继承诊所传统。(每点1分,从“⾸尾对⽐”的⾓度将②③条综合作答。亦可。)21.
(4分)⽤排⽐句式充分表现了春天的⽣机,增强了表达的⽓势和节奏感。②⽤拟⼈⼿法赋
予了动物以⼈的特性,⽣动形象。(每点2分,⼿法和分析各1分。)
22.(3分)①亦真亦幻,增加了阅读趣味,是读者深⼊了解动。②可以拉近主⼈公与动物的
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创造⼈与动物同为地球主⼈的境界,有⼒促进⽣态⽂明建设。(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