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编制人:
编制单位:汽车工程系
编制日期:年 月 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年 月 日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3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3
(二)课程设计思路……………………………………………………………………3
二、课程目标…………………………………………………………………………………4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5
四、课程实施…………………………………………………………………………………6
五、考核方式及实训课程的成绩评定………………………………………………………6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7
(一)硬件条件…………………………………………………………………………7
(二)师资条件…………………………………………………………………………8
(三)推荐教材和指导书………………………………………………………………9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 ………………………………9
七、参考文献 …………………………………………… …………………………………9
八、其他说明 ……………………………………………… ………………………………9
《汽车电控发动机总成维修工艺实训》
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专业必修课
教学时数:56学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电控发动机总成维修工艺实训》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中的实训课程,是我校与各合作企业经过长时间调查研究、讨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一门必修的以实践为主的专业素质课程;也是将单个知识点转化为系统的实用性技能的必经步骤,是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学习,完成《发动机总成拆装实训》,基本掌握电控发动机各子系统结构原理后进行,兼具验证、巩固理论知识、整合各零散知识点的作用;本课程是汽车发动机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结论性课程。
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单独考核和评分。
(二)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汽车底盘各系统及总成维修、检测与调试的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初级的专业思维能力为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突破口。打破学科体系课程的设计思想,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和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合汽车就业市场和生产实际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制定了由人文素质课、道德素质课、健康素质课和专业素质课构成的实践教学设计思想。采用“双整融通、工学交替”的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按照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进行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 专业能力
1.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常用工量具以及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2.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元件布置方式和电控系统工作原理,
3.能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总成各机构、系统的解体、清洗、装配。
4.能完成电控系统各个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测
5.能使用各类检测设备对电控系统运行状态及参数进行分析
6.能正确判别各个传感器、执行器技术状态;
7.能正确判断电控系统故障现象;
8.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
9.能对电控系统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修理;
10.具备初级的专业思维能力,能从专业角度对专业问题进行思考、推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社会能力
1.了解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
(三)方法能力
1.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
2.学习的能力;
3.总结工作结果能力
4.具备专业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5.具备果断执行制度和各与行业相关的标准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序号 | 实践课题(项目)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 学时 |
课题一 | 常用工具和量具的使用 | 1.了解常用工具量具的类型、名称及功用。 2.掌握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 | 2 |
课题二 | 检测设备的功能作用 | 了解解码器、尾气分析仪、正时灯的主要功能作用 | 2 |
课题三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认识 | 1.能正确辨别各元件位置 2.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构造和基本术语。 3.掌握各元件基本功能 | 2 |
课题四 | 发动机的解体 | 1.能与人配合正确解体发动机总成各机构、部件; 2.能判别发动机机械零件技术状态 3.掌握发动机解体的注意事项 | 4 |
课题五 | 发动机的清洗 | 1.能与人配合完成发动机各机件的清洗、清洁 2.掌握发动机清洗的注意事项 | 2 |
课题六 | 发动机两大机构装配 |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组装的工艺要求 2.能正确完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的组装 2.掌握发动机组装的步骤 | 4 |
课题七 | 发动机附件装配 | 1.能正确完成电控发动机附件装配 2.掌握发动机各附件的功能作用。 3.能正确判别各附件的技术状态 | 4 |
课题八 | 发动机启动、运行状态的检查、调整 | 1.能正确启动发动机 2.能对发动机的运行技术状态做基本判断 3.能正确调整发动机点火正时 | 4 |
课题九 | 进气压力传感器及电路检修 | 1.能正确对进气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 2.能根据测量结果,判别进气压力传感器技术状态 | 2 |
课题十 |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及其电路检测及水温传感器及其电路检测 | 1.能正确进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就车检测 2.能根据检测结果判别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技术状态 | 3 |
课题十一 | 燃油油压、电动汽油泵的检测 | 1.能正确使用油压表对燃油系统油压进行各工况下的压力参数进行测量 2.能正确完成燃油系统泄压 3.能完成电动油泵及电动机的检测 4.能根据检测结果对油泵及燃油系统运行技术状态进行判别 | 3 |
课题十二 | 喷油器的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 1.能使用万用表就车对喷油器性能参数进行测量 2.能使用万用表就车对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测量 3.能根据测量结果对喷油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进行技术状态的判断 | 3 |
课题十三 | 氧传感器的检测、爆震传感器的检测 | 1.能使用万用表就车对氧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测量 2.能使用万用表就车对爆震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测量 3.能根据测量结果对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进行技术状态的判断 | 3 |
课题十四 | 进气歧管真空度测量 | 1.能正确使用真空表对进气歧管真空度进行检查 2.能根据真空度检查结果对发动机运行状态进行分析 | 3 |
课题十五 | 发动机点火正时的检查 | 能熟练使用正时灯对发动机点火时刻进行检查 | 3 |
课题十六 | 发动机气缸压力的检测 | 1.能使用汽缸压力表正确测量各汽缸压力 2.能根据测量结果判别汽缸技术状态 | 2 |
课题十七 | 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 | 能根据故障现象,对故障进行分析 | 4 |
课题十八 | 电控发动机运行参数实测 | 1.能完成故障码的读取和清除 2.能利用解码器读取发动机运行数据流 3.能使用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 | 4 |
考核 | 2 |
合计 | 56 |
本实训课程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每8-10人编成一个实训组,每个实训组配备单独成套实训设备及专门指导教师。实践操作前,建议由实训指导教师用真实情境和相关理论知识导入实训操作,相关操作步骤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开展小组集体分析。
实训室利用:汽车工程系实训中心发动机实训室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课程建议采用设备
丰田5A发动机拆装运行台架、厂商建议专用工具
五、考核方式及实训课程的成绩评定
实习学生应认真完成实习教学实施计划中规定的各项内容,听从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安排和指导,参加各项活动。在实习结束后,必须按时提交认识实习报告和每天的实习笔记(日记)。实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实习的目的,实习的内容,实习的体会等。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及实习报告和实习笔记的情况评定实习成绩(实习表现占20%,过程考核占60%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占20%),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凡在实习期间表现较差、或未能达到实习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或实习报告有明显错误、或抄袭行为者,其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合格标准:
1.旷课、请假不超过6节(总课时的10%);
2.平时成绩不低于30分;
3.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
4.没有不诚信行为。
(二)成绩构成: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结果考核组成,本门课程平时成绩占20分,过程考核占60分,实习报告占20分。
(三)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表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素养等)
(四)考核方案:考核内容、标准与方式。
详见附件1.2.3.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硬件条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汽车工程系汽车相关专业核心课程要求校内有发动机实训区、底盘与整车检测实训区、汽车电气系统实训区,汽车装调实训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汽车电气部件实训室、汽车整车布线实训室,并且拥有各种电气实训台和企业提供的各种教学设备。
近年来,我系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人才培养的需要,购置、更新了能满足现阶段专业实践课程要求的设备。使我系实训中心设备规模和技术层次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通过与湖南光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宝悦宝马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长沙新东文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的全面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将所学技能付诸生产实践,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学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一步加强。另外,我系不断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把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为有效的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
(二)师资条件
1.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任课教师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具有扎实的汽车发动机及电控系统理论知识,具有较为丰富的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践经验,具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能力及课堂组织、管理和监控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指导教师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汽车维修工技师以上技能水平,具有较好的汽车发动机及电控系统的理论知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是既有一定的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
目前担任《电控发动机总成维修工艺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共有8人,其中主讲教师4人,专职实践指导教师4人;其中7人具有汽车维修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1人具有汽车维修行业技师职业资格。承担汽车工程系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每届8~10个班300˜400人左右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
主要教师年龄在30-50岁之间,教师队伍中有三位来自生产一线,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是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专家。
(三)推荐教材和指导书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七、参考文献
八、其他说明
1.修订说明:根据行业发展及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的变化,适时组织校企双方讨论研究修改;本标准修订由汽车工程系和 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售后部以及湖南 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组织,实训教研室承担具体修订工作。
2.实习报告(参考)
见附件4
附件1《汽车电控发动机总成维修工艺实训》课程考核方案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标准 | 考核方式 | 权重 |
1 | 学习态度 | 1、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旷课每次扣2分。 2、课堂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视情每次扣1~2分。 3、不遵守课堂纪律和不服从课堂安排视情每次扣1~2分。 | 考勤 课堂点名答问 课堂情况实施记录 | 10 |
2 | 综合素养 | 1、团队合作 2、安全意识 3、标准与规范意识 4、“精细化”意识 5、规划与自我评价 6、责任心 以上各条完成不好视情每项扣1~2分。 | 课堂情况实施记录 | 10 |
3 | 课题1常用工具和量具的使用 | 见具体的项目考核标准 | ●课堂测试:采取提问、项目完成结果汇报等方式,视情况记分。 ●平时作业(学习总结、实训报告等);每单元至少一次作业,根据学生作业的质量与规范、作业次数折算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 | 60 |
课题2检测设备的功能作用 | ||||
课题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认识 | ||||
课题4发动机的解体 | ||||
课题5发动机的清洗 | ||||
课题6发动机两大机构装配 | ||||
课题7发动机附件装配 | ||||
课题8发动机启动、运行状态的检查、调整 | ||||
课题9进气压力传感器及电路检修 | ||||
课题10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及其电路检测及水温传感器及其电路检测 | ||||
课题11燃油油压、电动汽油泵的检测 | ||||
课题12喷油器的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 ||||
课题13氧传感器的检测、爆震传感器的检测 | ||||
课题14进气歧管真空度测量 | ||||
课题15发动机点火正时的检查 | ||||
课题16发动机气缸压力的检测 | ||||
课题17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 | ||||
课题18电控发动机运行参数实测 |
4 | 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成绩考核评定标准 | 报告 | 20 |
序号 | 名称 | 主要考核 的知识点 | 主要考核实践技能 | 考核标准 | 权重 |
课题一 | 常用工具和量具的使用 | 了解常用工具量具的类型、名称及功用 | 掌握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 | (1)考生完成拆装、检修或故障排除等操作任务,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2)考生回答考核教师围绕操作考题所提出的问题,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3)工、量具的选用和操作方法不正确,每错一次扣2分; (4)安装前未对零部件进行清洗和润滑,每错一次扣2分; (5)拆装的顺序不正确,每错一次扣3分; (6对有扭矩要求的零件,拆装螺栓或螺母的顺序或扭矩不正确,每错一处扣2分;) (7)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零部件损坏的,则在总分中扣除10~20分; (8)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则在总分中扣除20-30分; (9)装配不符合技术要求,则在总分中扣除20-25分; (10)作业结束后无记录,每项扣4分; (11)实际操作结束后未对场地和工、量具进行整理,扣3分; (12)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操作过程,则每超一分钟扣0.5分,超过10分钟终止考核 (13)故障现象观察不到位酌情扣5-10分 (14)不能判断故障点扣10-15分 | 4 |
课题二 | 检测设备的功能作用 | 了解解码器、尾气分析仪、正时灯的主要功能作用 | 能正确使用各常用检测设备、仪器 | 4 | |
课题三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认识 | 1.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构造和基本术语。 2.掌握各元件基本功能 | 具备正确辨别各元件位置的能力 | 3 | |
课题四 | 发动机的解体 | .掌握发动机解体的注意事项 | 1.具备与人配合正确解体发动机总成各机构、部件的能力; 2.具备判别发动机机械零件技术状态的能力 | 4 | |
课题五 | 发动机的清洗 | 掌握发动机清洗的注意事项 | 具备与人配合完成发动机各机件的清洗、清洁的能力 | 4 | |
课题六 | 发动机两大机构装配 |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组装的工艺要求 (2)掌握发动机组装的步骤。 | 具备正确完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的组装的能力 | 3 | |
课题七 | 发动机附件装配 | (1)掌握发动机附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2)掌握电控系统各附件功能 | 1.具备正确完成电控发动机附件装配的能力 2.能正确判别各附件的技术状态的能力 | 3 | |
课题八 | 发动机启动、运行状态的检查、调整 | (1)熟悉电控发动机运行状态特征 (2)掌握有分电器电控发动机点火正时调整的方法、步骤 | 1.具备正确启动发动机的能力 2.具备对发动机的运行技术状态做基本判断的能力 3.具备正确调整发动机点火正时的能力 | 3 | |
课题九 | 进气压力传感器及电路检修 | (1)掌握丰田进气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规律 (2)掌握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特点 (3)掌握常见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数据 | 1.具备正确对进气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的能力 2.具备根据测量结果,判别进气压力传感器技术状态的能力 | 4 | |
课题十 |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及其电路检测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及其电路检测 | (1)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的变化规律 (2)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压的变化规律 (3)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特点 (4)熟悉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压变化区间数据 | 1.具备正确进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就车检测的能力 2.具备根据检测结果判别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技术状态的能力 | 3 | |
课题十一 | 燃油油压、电动汽油泵的检测 | (1)掌握燃油油压的变化规律 (2)掌握电动油泵检测数据 | 1.具备正确使用油压表对燃油系统油压进行各工况下的压力参数进行测量的能力 2.具备正确完成燃油系统泄压的能力 3.具备完成电动油泵及电动机的检测的能力 4.具备根据检测结果对油泵及燃油系统运行技术状态进行判别的能力 | 3 | |
课题十二 | 喷油器的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 (1)掌握常见喷油器检测数据 (2)熟悉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变化规律 (3)掌握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变化区间值 | 1.具备使用万用表就车对喷油器性能参数进行测量的能力 2.具备使用万用表就车对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测量的能力 3.具备根据测量结果对喷油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进行技术状态的判断的能力 | 4 | |
课题十三 | 氧传感器的检测、爆震传感器的检测 | (1)熟悉氧传感器信号电压变化规律 (2)熟悉爆震传感器信号电压变化规律 (3)掌握常见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检测数据 | 1.具备使用万用表就车对氧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测量的能力 2.具备使用万用表就车对爆震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测量的能力 3.具备根据测量结果对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进行技术状态的判断的能力 | 3 | |
课题十四 | 进气歧管真空度测量 | (1)熟悉进气歧管真空值变化规律 (2)了解进气歧管真空度对发动机运行工况的影响 | 1.具备正确使用真空表对进气歧管真空度进行检查的能力 2.具备根据真空度检查结果对发动机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的能力 | 2 | |
课题十五 | 发动机点火正时的检查 | (1)掌握发动机点火正时检查的方法 (2)了解发动机点火正时检查的意义 (3)掌握点火时刻变化的规律 | 具备熟练使用正时灯对发动机点火时刻进行检查的能力 | 2 | |
课题十六 | 发动机气缸压力的检测 | (1)掌握发动机汽缸压力检测的方法 (2)掌握了解发动机汽缸压力检测的意义 (3)熟悉各车型汽缸压力的标准值 | 1.具备使用汽缸压力表正确测量各汽缸压力的能力 2.具备根据测量结果判别汽缸技术状态的能力 | 4 | |
课题十七 | 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 | (1)掌握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 (2)掌握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 (3)掌握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 | 具备根据故障现象,对故障进行分析的能力 | 3 | |
课题十八 | 电控发动机运行参数实测 | (1)熟悉电控发动机各工况运行特征 (2)了解电控发动机各工况运行参数 (3)熟悉电控发动机运行参数变化规律 | 1.具备完成故障码的读取和清除的能力 2.具备利用解码器读取发动机运行数据流的能力 3.具备使用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的能力 | 4 |
等级
标准
内容 | 满分 |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 | 不及格 |
100 | 90——100 | 80—— | 70——79 | 60——69 | 60以下 | |
实习情况介绍 | 30
| 积极、详细、如实地汇报实习情况,包括实习名称、实习地点、实习过程、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能客观地汇报实习情况,包括实习名称、实习地点、实习过程、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实习的各种情况,指导教师能够较全面实习过程. | 基本能够反映出实习中的情况,指导教师能够了解实习过程. | 未如实地介绍实习过程,实习指导教师不能了解或掌握学生情况。 |
实习总结 | 25
| 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 | 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 | 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 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 | 可以完成实习报告,但未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或总结不对题. |
语言表达 |
20
| 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 | 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 | 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翔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一般。 | 基本观点正确,有论据,论证不够充分,资料较少或混乱,理论分析不透,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 基本观点有误,论据无力,缺乏论证,资料贫乏,分析肤浅,理论脱离实际。 |
报告格式 | 15
|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 结构较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 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有错别字但不明显。 | 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错别字较多或较明显。 | 结构混乱,层次不清,文字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
字数 | 10 | 字数在800字以上,版面整洁。 | 字数在600-650,版面整洁。 | 字数在500-550,版面较整洁 | 字数在400-450字,版面不整洁 | 字数在300字以下, 版面不整洁 |
备注 | 占实习成绩20% |
实 习
名 称 | 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工艺实训 | 实习班级 | 时间 | ||
学生姓名 | 地点 | ||||
实习目的 | |||||
实习内容 | |||||
实习总结 | |||||
成绩与 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