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 Middle School Mr. zhang
时光飞逝,2008年高考悄然离去,回顾过去这一届的英语教学,在学校和年级的领导管理下和在其它兄弟备课组的大力帮助下,本届高考英语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现将备考情况总结如下:
备课经验
一、加强英语备课组的管理和合作
加强备课组工作,开好每周的备课组会议,强调备教改导考以及资料的征订、使用都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步调、统一标高。安排好每次考试的试卷的命制和审查以及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群策群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各个击破。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备课组做好传帮带,老教师毫无保留地指导青年老师,同时青年老师多向老教师请教。加强备课组每周备课活动和备考研究。明确备考“三重”:重基础,重规范,重梳理。备课组内认真钻研教材,真抓实干,群策群力,团结合作,分工又不分家。
二、认真分析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
树立目标意识,满足全体需求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基础能力过关;
✹第二轮复习的目的:综合能力突破;
✹第三轮复习的目的:提高运用能力;
三、高三英语教学具体做法:
⏹①.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做好实用课件。
⏹②.抓好重、难、易错点,搭建知识框架。
⏹③.强化连堂课考、周考、月考和统测, 培养考试机器。
⏹④.养成良好听力习惯,提高听力能力。
⏹⑤.狠抓学生课堂效率,夯实知识基础。
四、认真开好三级备考研讨会,认真对待两次省统测和三次校模考试
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参加学校、全市和全省的高考研讨会,根据研讨会的情况并结合备考实际进行教学调整,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两次省统测和学校的三次模拟考试,结合每次的考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且做到及时调整教学,及时查缺补漏。
五、不忽视以下几点:
⏹①.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
⏹②重难点语言的翻译训练(句子,句群)。
⏹③.课文中心的概括与复述。
⏹④. 句型的转换。
⏹⑤.单词、词组、句型的默写和听写,有意识的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 强化学生多做阅读理解,少做单选题意识。
关于三轮复习的意见
第一轮(2007年11月11日至2008年2月底)系统复习阶段。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复习教学,知识梳理要到边到角不留空档,着力构建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实现知识系统化。在复习过程中要精选一本适合我校实际的复习资料,并以此为蓝本认真落实,适当增补,同步优化。对每次检测试卷要做到认真批改、讲评。及时对出现的问题 查缺补漏,对复习过的内容(适当兼顾未复习章节的基础知识)实行“滚动式”测试,评讲时适当做到“前挂后连”,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条,克服遗忘。
第二轮(2008年3月初至4月20日)专题复习阶段。重点解决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备课组为单位,共同商讨确定复习专题,结合本届教学实际确定有针对性的专题系列。经过本轮复习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解题技巧,要在知识交汇点上选择训练题,注重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扬优补弱,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提升。
第三轮(2008年4月21日之后到高考)综合复习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考场适应能力。按高考模式精心选题,组题,统一测试,统一阅卷,及时解决综合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分层强化,要开展考前心理辅导和情绪调节工作,实现学生知识准备和进击状态的最佳化。
总之,高考英语备考是一项繁杂而细致的工程,在课堂教学和管理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结合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确实可行的备考方案并不断调整改进,认真实施备考方案,高考英语将会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