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得分:
温馨提醒:请用黑色钢笔或水笔书写,字迹清楚,卷面整洁,答题时如需更正请使用修改符号。
一、书写展示,把下面的诗句抄写在方框里,要求写得行款整齐、正确美观。(5分)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ēn qū qín miǎn zǔ náo qǐn bù ān xí
( ) ( ) ( ) ( )
zhēn zhì kuí wú bào qiàn xuán yá qiào bì
( ) ( ) ( ) ( )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啼啭( zhuǎn ) 熙攘( rǎng ) 僻静( bì ) 绵亘( gèng )
B. 渺小( miǎo ) 怅望( chàng) 萦绕( yíng ) 女娲( wā )
C. 澎湃 ( bài ) 蜷缩( juǎn ) 唱和( hè ) 静谧( mì )
D. 遨游( áo ) 勉强( qiáng) 气氛( fèn ) 水槽( cáo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作自受 形色勿勿 不拘一格 意味深长
B. 狂风怒号 庞然大物 返璞归真 可见一班
C. 百拆不回 心惊肉跳 千峰万仞 兴高采烈
D. 身无分文 德高望重 流连忘返 生命垂危
3、下面是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的相应词语,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③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④比喻见到事物的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A ①温和可亲 ②轻手轻脚 ③浩浩荡荡 ④少见多怪
B ①温柔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浩如烟海 ④可见一斑
C ①和蔼可亲 ②悄无声息 ③浪涛汹涌 ④以小见大
D ①各蔼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波涛汹涌 ④可见一斑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 )
A.这场大雨连续了三天三夜。
B.是否刻苦努力地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C.通过这次参观,使我获益匪浅。
D.军训期间,我们受到了教官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5、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
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6、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2分)
A.变换——手法 变革——制度 B.表示——谢意 表达——情感
C. 截然——反对 断然——不同 D.提高——勇气 提升——素质
四、根据意思按要求填写含有“不”的四字词。
1.每次见到蚂蚁,他就会(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地看上半小
时,好像怎么也看不厌烦。
2.汉高祖刘邦(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标准)( )地重用人才,在
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
3.赵老师做起事来,那是兢兢业业,(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
五、选词填空。
挺立 屹立 耸立 矗立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②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
③发射塔架高高地( )在航天发射场上。
④他虽然年老体弱,但依然( )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
六、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七、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积累填空。
① 张星南老人虽然已退休,但她没有赋闲在家,而是义务清扫大街,为我们营造干净的环境,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
② 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外地的我听到家乡熟悉的民歌让我的思想之情更浓,这正如李白所说“ ,___________故园情。”
③ 小米每天都会给很多人许下很多承诺,但每次又都失信,诚如“_________________”。我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
④ 珍惜自然资源, 。
⑤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句话出自______(国家)______(人名)的_________(文题)。
曾被总理称为国宝级的国学大师_____________在本册为我们奉献了《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既要爱自己的生身母亲,更要爱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曾说“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深情的爱着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交际与实践
1.一个美国女士读了学者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暗中作了比喻,联系语境作答:①钱钟书将“鸡蛋”比作________,将“母鸡”比作_________。②钱钟书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我最喜欢的文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读过他(她)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发明了 ;我最喜欢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令我感动的人物是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有许多中外名著的人物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水浒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徒生童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 》中__________________请并针对其中某一个人物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见浮云联想到游子,见落叶联想到衰老,透过贴切精彩的联想可以呈现更优美动人的情境。那么“圆月” 让人想到________________,长城” 让人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 ,奔腾不息的河流”让人想到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
(一)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______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徒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厉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________,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____--_____ ____--____。
3.文段的第一句在全篇课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
4.文段对詹天佑主要采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并用其中一种方法描写一个身边熟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詹天佑是我国的著名的爱国工程师,他用实际行动抨击了外国人对祖国的蔑视,你认为现在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到爱国呢?请从实际出发谈谈自己的想法,要具体、实际,不要泛泛而谈和口号式的空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绝 句(10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与另一位诗人 合称为“李杜”。(3分)
2.这首诗描绘的是 季的景象。 全诗一句一景,有动有静。 诗中描绘的动景是 ,描绘的静景是 。(5分)
3.根据诗句的内容,可以推测诗人的观察点应是………………( )(2分)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 船上
(三)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的原因是 ,促使“我”努力练琴的动力来自 。
2、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
3、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 “秘密”指什么?
4、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5、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这一句主要是人物的( )( )描写。
十、课外阅读。
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①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②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③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④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里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促使他成功的无疑是那两位贫贱的名人。
⑤从他们这一类人的故事中,你是否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造化有时会把宠儿放在下等人中间,让他们操着卑贱的职业,使他们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可是在某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领域却让他们脱颖而出。
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有的甚至因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其实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微的肉体,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贵重的东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1.这篇文章可分为两层,用“|”在下面分层并说明理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②段父亲的答话里有两个重要的修饰语:“连妻子都没娶上的”“鞋匠的儿子”。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从他们这一类人的故事中……”一句中“这一类人”在文中具体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文章第⑥段,据文意将下面的句子填充完整,使之构成一组排比。
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不应该_____________更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内容,从怎样做人的角度自行设计一条“人生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抱怨父母不如别人的时候,你是否有过怨天尤人的时候,你又是否抱怨命运的不公,读了此文你想对父母发自肺腑的说些什么?你想从今天开始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思想火花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的责任。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他们在履行养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引领我们学习,他们在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交警指挥交通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他们在履行维护交通秩序的责任……责任让我们受惠,责任更让我们前行。写一写你对责任的认识。
要求:1.题目自拟。 2.书写认真,中心突出。
3.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