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年第06期
摘 要: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思路,它是对新课程教材编排特点的响应,也是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照顾,能够防止传统教学过程中篇与组相分离的弊端,逐步过渡到“大语文”思路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探讨了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定义及主要特点,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几种思路,如对比阅读、以读代讲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建立于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全新教学模式,它以某一单元为基本单位,把单元里面的各篇文本纳入到教学宏观视野中去[ 1 ];它对某一代表性文本加以重点讲解,面对相关同类型文本则利用类比方式做出辐射性教学。同传统单篇孤立教学比较起来,其优势是明显的,如其系统性更强、连续性突出、比较功能更容易发挥等。这些都使整体教学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概说
所谓的单元整体教学,意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对习以为常的教学内容、一直应用的教学方法加以调整,以期尽最大可能寻求到教学资源的功能,使之发挥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建设等方面的潜在作用,带动学生站在宏观角度感知语文知识、获取语文技能、形成语文情感[ 2 ]。和传统的单独篇章文本教学比较起来,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更加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瞩目于语文学习的实践功能。如果能够恰当应用,那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效率,保证学生语文能力建设过程的顺畅。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特点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教学思路,它考虑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联系性,因此也便呈现出与以往教学完全不同的特点。
(一)整体化特点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不再将视角局限在某一篇章,也并非简单地组合单元内各文本内容,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体把握”上,也就是要让教师抓住课程标准的大目标,按照各个单元给出的文本内容及表现形式等,对单元教学目标重新整理,从而达到从课标到课本,再从课本到课堂的顺利过渡,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的合理性,使其内涵得到真正挖掘[ 3 ]。
(二)持续性特点
此处所说的持续性意为将原本孤立存在的教学目标进行关联思考,使之能够在各个学段、各个单元的共性特点上,产生必要的承接关系。可以说,单元目标并非完全等同于总结目标,而某个知识技能也不限于具体单元,其间的关联实际上非常微妙而复杂,即使在某一个单元之中,不同文本对同一主题的照应,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持续性特点的存在,究竟如何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 4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有一个单元先后选用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等篇章,这些篇章的主题貌似不同,但它们均属于古典小说,其间的内在联系正是其持续性的功能本源,需要教师对此做出探索。
(三)动态化特点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主体功能发挥,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已经能够从教学被动参与角色中解脱出来,在教师带领下,积极谋求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因为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更侧重于给予学生方法方面的指导,用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处理问题的兴趣点。因为教学双方角色上的变化,课堂上的交流分享、思维碰撞将变得更加频繁,整个课堂能够真正动起来,大家在动态的环境下共同习得知识、获取能力。
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思路
(一)对比阅读
因为是把几个篇章文本放在一起来考虑,那么对比阅读便会首先成为教师的方法改革重点目标。所谓对比阅读,意为让学生同时对某些具有相似特质的篇章文本加以阅读,像人物描写类文本、风景描写类文本、哲理说明类文本等,使学生在比较和分析过程中,了解到各文章的语言表达差异,从而对自身语言积累起到帮助作用[ 5 ]。按照教学流程分析,对比阅读可以划分为初步感知典型文本、深入感会写作方法、类比领悟异同之处、实践操作学以致用几个过程。比如在接触到说明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把四年级《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文本统一到一处进行教学,先重点带领大家体会《长城》这篇文章的说明方法,以及该文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接下来,站在行文结构、语言风格、情感表述等多个视角,使之同后面两文做出对比教学,并着重指出其中的相异点。最后还可以加入“口语交际”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到各种说明方法的效果。
(二)多读少讲
小学生理解某一篇文本、理解某一个文体,其表现方式并非是完全一致的,而教师亦应利用学生学习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其要点在于自己少讲,多给学生预留一些阅读的机会。比如在四年级时会接触到“热爱祖国秀美河山”这一专题,不管是令人神往的江南,还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教师都可以带领大家进行探讨:这个地方的景色有哪些特点,它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的?这个地方在一年四个季节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等等。再比如当讲解到《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与之相协调的抒情乐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诵读,领会黄山石的美丽奇特特点。此时,毋庸教师过于繁复的讲解,学生便会自然感悟祖国山河之美丽多姿,其他篇章的学习也会顺畅很多。
(三)语言实践
语言的实践策略,也就是口语交际操作,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里面已经添加了“口语交际”的相关内容,并与单元文本有着较密切的关系。比如当二年级时学习完《“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等文本以后,便紧接着提供了“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这一口语交际任务,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给学生练习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到这一资源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大量练习说话的机会,使说话练习过程重新巩固单元整体教学的成果,它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包括情景构建、内容感知、文本梳理、文本精读、内容拓展、反思欣赏等几项。
四、总结
在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学过程侧重于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在能力建设方面则力量不足,另外,重视课内习得、忽略课外实践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师经常采取的方法是孤立地做篇章文本单独讲解,却使其从教材体系中剥离出来,由此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日益僵化。在新课程标准里面,重点强调了要让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取得联系,指出“大语文”观存在的必要性,这从宏观角度阐明了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必要性,也便是要求教师需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篇章教学,并形成科学的语文主题体系,并借此展开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语文活动。
参考文献:
[1]宋锦华.多元统整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J].语文知识,2016,22:14-15.
[2]叶福泉.实施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备课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2:33-34.
[3]熊梅.个性化教学单元设计: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2013,12:25-26.
[4]郑国民,刘彩祥.对“主题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J].人民教育,2015,Z3:17-18.
[5]朱明雯.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视角下分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以5BM4U2 Western holidays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41-43.
作者简介:李何英(1974.10-),女,福建松溪人,专科,福建建阳师范附属小学,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