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为了推进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根据发布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特点,特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管理。
2 合理化建议项目奖励应具备的条件
2.1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不定期及时按《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标准模版》填写,经各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为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
2.2 对个别特殊项目(指创造价值较大、具有推广作用等)还应附有该项目的整个工作情况报告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以及相关的文件、技术资料。
2.3 具有进步性:指项目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方案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对原有事物有所改进、完善和提高。对无科技含量的项目无论工作量的大小,一律只作为一般性工作,不视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
2.4 具有可行性:指方案和措施在生产、管理实际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对仅指出问题的现象或仅提出建议、设想的名称而无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案者以及在客观条件下无法实施的方案、措施,只作为一般性意见,不视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
2.5 具有效益性:指项目实施完成后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6 已完成的科技项目。
3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的具体内容
3.1 在检修改造过程中,发现有因设计原因,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提出可行改进方法的。
3.2 对生产工艺、设备检修、试验方法、水工建筑物大修、劳动及环境保护、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改进和改革。
3.3 对公司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人事、经营、政工、培训、物资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改进、创新,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3.4 在推广应用、消化吸收已有的新技术成果中,比原有技术有实质性的改进、提高。
3.5 在节约资金、能源、劳动力和原材料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
4 奖励办法和不计奖范围
4.1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的奖励,是为了提高职工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促进公司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奖励奖金,计入企业生产成本。
4.3 可以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可根据年节约或创造价值的大小,按等级进行奖励。
4.4 无法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的项目,可只进行社会效益分析,但必须说明项目完成前后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效果,具备相应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报告,以及技术资料和工作总结,由评审委员会按其社会效益的大小评议奖励等级。
4.5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的奖励等级,以该项目或建议所含科技含量的多少和所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大小来评定,不得以该项目或建议具有的工作量或劳动强度来评议。
4.6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的奖励等级、条件及金额如下:
奖励等级 | 奖励条件 | 奖励金额(元) |
特等奖 | (1)技术含量较高,对改进工具、设备、仪器、装置取得明显成效的。 (2)对原设计、工艺流程、试验、检验或技术操作方法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并予以实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发现和消除设备及其安装、调试中存在的重大缺陷,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对保证设备安全生产或经济运行、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明显效果的。 (4)对科技成果推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或革新提出建议,被采纳并产生较大效果的。 (5)按本办法提供了翔实的技术支撑材料,年节约或年创造净增价值10万元以上。 (6)在企业管理方面提出带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方法和措施并予以实施且取得显著成效的。 | 10000 |
一等奖 | (1)有一定技术含量,对改进工具、设备、仪器、装置取得较好成效的。 (2)对原设计、工艺流程、试验、检验或技术操作方法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并予以实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发现和消除设备及其安装、调试中存在的重大缺陷,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对保证设备安全生产或经济运行、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较好效果的。 (4)对科技成果推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或革新提出建议,被采纳并产生一定效果的。 (5)按本办法提供了规定的技术支撑材料,年节约或年创造净增价值5-10万元。 (6)企业管理方面提出带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方法和措施并予以实施且取得明显成效的。 | 2000 |
二等奖 | (1)有一定技术含量,对改进工具、设备、仪器、装置取得一定成效的。 (2)对原设计、工艺流程、试验、检验或技术操作方法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并予以实施。 (3)发现和消除设备及其安装、调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对保证设备安全生产或经济运行、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一定效果的。 (4)对科技成果推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或革新提出建议,被采纳并产生一定效果的。 (5)按本办法提供了规定的技术支撑材料,年节约或年创造净增价值2-5万元。 (6)企业管理方面提出带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方法和措施并予以实施且取得一定成效的。 | 1000 |
三等奖 | (1)有一定技术含量,对改进工具、设备、仪器、装置取得一定成效的。 (2)对原设计、工艺流程、试验、检验或技术操作方法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并予以实施。 (3)发现和消除设备及其安装、调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对保证设备安全生产或经济运行、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一定效果的。 (4)对科技成果推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或革新提出建议,被采纳并产生一定效果的。 (5)按本办法提供了规定的技术支撑材料,年节约或年创造净增价值2万元以下。 (6)企业管理方面提出带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方法和措施并予以实施的。 | 500 |
优秀奖 | (1)对工器具、设备、仪器以及原设计、工艺流程、试验、检验或技术操作方法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并予以实施,产生一定效果的。 (2)按本办法提供了规定的申报材料。 (3)企业管理方面提出带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方法和措施并予以实施的,产生一定效果的。 | 200 |
4.7.1 未按规定填写《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标准模版》或填写不准确、漏项和审批手续不齐全的。
4.7.2 项目本身和实施过程中无任何改进或科技含量的。
4.7.3 凡属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任务或指令性工作的。
4.7.4 凡只提出建议和改进项目而无具体实施办法或措施的。
4.7.5 本职工作或日常性的修旧利废。
4.7.6 已经以其它形式或方法给予奖励以及往年已授奖项目或建议。
4.7.7 1个项目分解成多个项目申报的。
4.7.8 曾授奖(任何形式的奖励)的同类型项目或建议。
5 组织机构和职责
5.1 公司成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评审委员会”,由公司相关领导、所属各生产单位、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5.2 公司所属各部门都要成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领导小组”,由分管生产的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分工会负责人等3~5名组成,负责抓好本部门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工作。
5.3 生产技术部负责“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评审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负责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的征集、整理、复审、登记、传递、存档、报送等工作。
6 申报程序和材料
6.1 建议人必须认真、清楚、准确地填报,必要时应附有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对已实施完成的项目,必要时附上项目设计报告、措施方案、技术报告、项目工作总结、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相应资料文件,对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以及在社会上具有良好影响的宣传报道,必须附有相应的证明材料。
6.2 建议人将《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标准模版》及附件备好报送所在单位(部门)领导审批后提交生产技术部汇总。
6.3 生产技术部组织评审委员评审并签署评奖意见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讨论。
6.4 总经理办公会讨论确定奖励项目和等级,并在公司网上公示,无异议后及时进行奖励。
6.5 合理化建议每季度评审1次。
7 检查与考核
公司评审委员会每季度进行1次检查与考核。对已经进行奖励,再次重复上报的项目,按照公司《违章违纪与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等办法考核。
8 附则
本办法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