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学号 | 院系 | |||||
所选篇目名称 | 《党宣言》 | 所在选集版本、页码 | 1995 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48-307 页 | ||||
作者名称 | 马克思、恩格斯 | 写作时间 | 1848年 | ||||
此篇文献所讨论的核心问题 (200字以内) | 《党宣言》内容极其丰富、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基本观点,主要是: 一是阶级斗争思想,二是“两个必然”思想,三是“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五是“全球化”思想。 | ||||||
该著作的写作背景 | 《党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西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同资产阶级、同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的产物。 | ||||||
是否属于论战性著作?若是,作者主要回应的人物和观点是什么? | 不是 | ||||||
作者的主要观点概述 (请概述为若干要点) | 《党宣言》最主要的理论观点如下: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宣言》第一章一开头就指出,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为阶级之后,经历了三个剥削阶级相继统治的社会形态,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三个社会形态中,各自存在着两个相互对抗的基本阶级,即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阶级社会中,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集中表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对立往往为等级制度所掩盖。工业后,伴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社会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是和资产阶级同时产生的。无产阶级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处子社会最下层。但它又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是最有力量、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掘墓人。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得到发展。无产阶级是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发展的。它经历了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个别性的、地方性的反对个别工厂资本家的自发斗争,发展到整个无产阶级进行全国性的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及其的斗争,进而发展到以夺取政权为目的,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认识到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领导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 3.资本建立世界市场并在全球扩张 《宣言》揭示了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及其造成的后果:资本追逐利润的贪欲“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4.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5.消灭私有制是党人的长期任务 《宣言》指出,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因为,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剥削阶级的,它不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从根本土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主义社会。只有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巩固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挖掉剥削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 6.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道路 《宣言》总结了人类全部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论述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治统治是无产阶级获得彻底的根本道路。 7,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要实现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的政党。《宣言》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 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事业的领导力量。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
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论点进行评述(不少于600字) | 《党宣言》内容极其丰富、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个人而言,最为感兴趣的莫过于本书中论述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应该是自发的、分散的斗争,而应是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组织起来的斗争,也就是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即党的领导。所以本书第二章的标题就是“无产者和党人”。因此这章一开始就指出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的性质、特点和纲领。《宣言》认为,党的性质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党人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第一,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第二,坚持目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第三,由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成员和最坚决的部分所组成;第四,由科学的主义理论所指导。党人的最低纲领是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实现主义。 《宣言》一书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之后写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最终目的是阐发党人的奋斗目标和主义的科学含义。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人的奋斗目标不是他们头脑的主观产物,也不是客观精神的启发和所谓理性原则推导的结果,归根结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历史趋势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人在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之后,不是消极等待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是把无产阶级的追求目标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致起来,依靠自身的斗争,去促使资本主义的灭亡。 |
此篇文献的现实意义(也可谈对自己的启发) | 怀着崇敬的心情又一次重温了这部我最喜爱的着作——《党宣言》,虽然篇幅不长,可是却内容详尽,意义深远。我读完《党宣言》,心中不由得感慨而激动。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在书中,句句发人深省且深入问题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部心血,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历史实践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尽管现在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党宣言》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无产者和党人”,文中的话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些都成为我印象深刻的经典语句。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而奋斗,实现主义。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野蛮一路走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我们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正是在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斗争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无情的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的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63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3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党以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 从《党宣言》到科学发展观,浓缩了163年国际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党90年奋斗发展的辉煌。90年旗帜高扬,从民族,到人民,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90年与时俱进,以同志、同志、同志、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照亮征途,指引方向——90年来,《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我们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我们中华民族从贫困弱小走向繁荣富强。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来洞察90年的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属于我们人民的民族脊梁——中国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党,没有中国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着,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从《党宣言》到思想、从理论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16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按照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在当今社会,认识和理解真正的主义,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我们身处在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却不一定了解真实的主义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经常是道听途说,甚至有三人成虎之势。阅读主义的理论文本,在今天仍旧是必要和必需的。不管是抱着怎样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身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身处于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的今天,这一切都不会过时。当然,对于主义我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我会在日后,课下更多地阅读关于主义和中国党的理论书籍,充实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
请摘抄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几段话 | “一个幽灵,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都联合起来了。” (选自第一章第一段)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 (选自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 “德国的特别是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和王朝的斗争,一句话,自由主义运动,越来越严重了。 于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就得到了一个好机会,把社会主义的要求同政治运动对立起来,用诅咒异端邪说的传统办法诅咒自由主义,诅咒代议制国家,诅咒资产阶级的竞争、资产阶级的新闻出版自由、资产阶级的法、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并且向人民群众大肆宣扬,说什么在这个资产阶级运动中,人民群众非但一无所得,反而会失去一切。德国的社会主义恰好忘记了,法国的批判(德国的社会主义是这种批判的可怜的回声)是以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以及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相当的政治制度为前提的,而这一切前提当时在德国正是尚待争取的。 这种社会主义成了德意志各邦及其随从——僧侣、教员、容克和官僚求之不得的、吓唬来势汹汹的资产阶级的稻草人。“(选自第三章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