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6:55:34
文档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程课程学时:72学时开设学期:第2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汽车保养与维护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修本课程之前应先修《汽车构造》、《汽车工程》等课程。与其一起开展的还有以下一些专业课程:《汽车使用性能与维护》、《汽车空调》、《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器设备》等。本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维护与保养找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法规、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材料
推荐度:
导读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程课程学时:72学时开设学期:第2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汽车保养与维护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修本课程之前应先修《汽车构造》、《汽车工程》等课程。与其一起开展的还有以下一些专业课程:《汽车使用性能与维护》、《汽车空调》、《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器设备》等。本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维护与保养找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法规、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材料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程 课程学时 : 72 学时 

开设学期 : 第2 学期     一 、概述

(一 ) 课程 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汽车保养与维护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修本课程之前应先修《汽车构造》、《汽车工程》等课程。与其一起开展的还有以下一些专业课程:

《汽车使用性能与维护》、《汽车空调》、《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器设备》等。

本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维护与保养找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法规、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材料及设备使用技术、汽车定期与非定期维护保养、常见车型维护与保养灯归零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总课时为 72 学时。课程内容完全是根据汽车维修工岗位对技能型人才在汽车保养方面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的,旨在培养学生在汽车维护和保养方面的生产与管理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达到掌握常见汽车故障、维护保养内容和方法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汽车全面的维护与保养能力,具备正确使用汽车维护作业 中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 ) 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汽修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岗位对汽车保养知识与技能需求为目标,密切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有针对性的训练,让社会进行评价,体现汽修行业规律和教学规律的一致性;将汽车保养与维护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完全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现场实施教学,解决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教学难题,使教学环节与生产环节相吻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为基础,注重能 力结构的科学性、全面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常规 技术为基础,关键技术为重点,先进技术为导向,建设充分体现职业 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三 ) 课程开发思路

本课程以任务为驱动使课程设计项目化,针对项目的技能关键点 设计技能模块 ,采用"课堂 →汽修实训车间" 、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完 成技能模块的学习 ,最终达到项目的实现。通过对汽修产行业、企业的调研 ,了解牛汽车保养的发展动态,校企合作共同分析汽车保养与维护的主要环节,构建知识 、 能力框架,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项目, 这些项目覆盖了汽车保养与维护的主要岗位技能,体现了现代汽修和汽车保养的新特点和新技术;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对每个项 目进行仔细分析,针对汽车维修技师等工种的关键技能,对每个项 目的技能关键点设计若干技能项目,模块的内容包括若干工作任务、 相关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拓展性知识、实践性操作和学习效果评价进 行技能模块化教学。

二 、课程 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汽车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熟 悉拆装要领。初步具有汽车全面的维护与保养能力,具备正确使用汽车维护作业 中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器仪表的能力。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基础知识。 

(2)掌握维护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系统学习汽车维护作业中的安全规范。

 2、能力目标 

(1)具备查询车俩信息,初步判断车辆技术状况的能力。 

(2)根据车俩状况制定维护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备车俩整车全面维护的能力。 

(4)具备车俩维护质量检查能力

 3、素质目标 、 

(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 

(4)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能按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5)具有诚信、敬业、 、刻苦耐劳、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 、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 ,说明学生应 获得的知 识 、技能与态度。

表 1 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习情境基本内容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学时

理实一体

项目一

汽车维护与保养概论及相关法规理解现代汽车维护保养的意义和目的;1、掌握现代汽车维护的中心作业内容;

2、知道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

3、知道机动车维修企业有关手续办理及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备案业务内容。

18

知道我国现行汽车维护保养制度;
知道现代汽车维护保养的原则和分类依据;
掌握现代汽车维护的作业规范和作业和作业范围;

项目二

车辆维护与保养的材料及设备使用技术理解汽车燃润料、冷却液以及轮胎等运行材料的分类;1、了解汽车维护与保养所用各种通用、专用工量具、仪器及设备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汽车维护与保

2.养所用各种通用、专用工量具、仪器及设备的用途;

3、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所用各种通用、专用工量具、仪器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

项。

20

学会汽车燃润料、冷却液以及轮胎等运行材料的使用方法;
掌握汽车燃润料、冷却液以及轮胎等运行材料的选用注意事项;
注意掌握发动机润滑油、自动变速器、制动液等重要工作液的正确选用方法;

项目三

汽车各类维护与保养的作业技术

理解汽车维护与保养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1.掌握汽车二级维护

前的检测、诊断技术要领及附加作业项目确定的方法和依据;

2、知道汽车二级维护的质量控制和竣工检验结果,并学会典型汽车各级维护作业项目的安排。

20

掌握汽车走合维护、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季节性维护和免拆维护的基本概念;
知道各类定期维护作业的工艺流程;
能知道各类维护作业的中心内容,重点掌握各类维护作业内容、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

项目四

4S店典型车型维护与保养灯归零操作规程了解汽车4S店基本运作流程及作业项目;

1.掌握汽车4S店内典

型车型的各项目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汽车保养灯归零的意义及复位的方法。

14

学会并熟悉汽车4S店各工位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
四、课程实施和建议

(一 ) 课程 的重 点.难 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法规、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材料及设备使用技术、汽车定期与非定期维护保养、常见车型维护与保养灯归零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课程的重点是保养的设备和操作规程,而汽车二级维护和定期维护方法是课程的难点。解决办法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与汽修厂和4S店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灵 活运用,再配以课外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完善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建设和完善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渠道的便利条件,加强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教学能力等。

(二 )教学方 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 、 现场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外实践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主要应用在本课程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系统解本课程大纲规定的重点、难、要点 ,使学生全面学习本课程内容。

现场教学法:以校内实训基地为载体,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汽车保养和维修实训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法 : 充分利用图片 、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 性;建设和完善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渠道的便利条件。 课外实践法:主要以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让学生亲自到汽修企业和4S店里去顶

岗实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并培养其综合素质   。

2.教学途径

本课程教学手段丰富,有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 网络教学等,其目 的是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

多媒体教学 :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 ( PPT、电子教案 、相关视频 ) 为主,配合板书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 的教案,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场教学 : 利用校内的汽修实训车间 和相关实验室及校外的汽修企业的真实教学场景,进行现场教学。因教学情景是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故教学效果最佳,能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关于汽车维护和保养专业技能 。

网络教学: 利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 、 校园网等资源优势,构建本课程 的教学网站 ,通过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 、教学实施计 划 、 电子教案 、 PPT、 课件、习题及答案 、试卷等 )。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 间自主学习,开阔视野 。

(三 )教学 评价

专业技能课是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建立以带教教师评价 、 小组评价、学生自评为主导的实训评价体系,依据各方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 、 学习态度等情况的综合评定认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成绩。在学生技能学习早期阶段,应更重视过程的正确性 ,后期更重视结果 的质量。最终评价结论要体现出综合性,既有终结性结论,又有过程性结 论(操作能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既有硬性结论,又有软性结论 (操作规范 、团结、 协助 、创新等),综合评价学生专业技能 职业实践能 力,使评价更全面,更适应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  。

1.操作方法

①专业技能课成绩 =平时成绩 ( 20% ) +实训成绩( 30% ) +期中考试( 10% )

+期末考核( 40%  )

②平时成绩( 100) = 学生自评分数 ( 100) x 15%+小组评价分数( 100 )

x 25%+教师评价分数( 100)  x 60% 。

①实训成绩= ( 第 1 个实训项目成绩 +第 2 个实训项目成 绩+...+第 n 个 实训项目成绩 ) /n

④期末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试占

5 0% ,实践技能考核占5 0%。

1每学期根据学生实验实训手册及平时表现情况进行一次专业技能课

评价,成绩计入学生期未总成  绩。

2.评价标准

表 2 学生期末成绩综合评定标准表

考核单元考核 内容

分值 比例

备注
平时成绩课堂 出勤及纪律 、 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等

方面

2 0%由学生自己 、小组及

教师表现进行评定.

实训成绩

老师根据实训项目考核标准 ,结合学生实 训表现进行评定 .

30%实训成绩为该门课

程所有实训成绩的 平均分。

期中考试汽车维护与保养10%期中统一考 试

考 核

考 核

汽车维护基本工具使用

20%

技能考核由学生 抽 取其中之一进 行考 核

汽车工作液的维护
汽车非定期维护基本操作
汽车一级维护
汽车二级维护
理论

考核

汽车维护与保养20%
      

(四)教案编写建议

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教学实施方案,教 案的编写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利于教学的组织和围绕学 生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

(五 )教材编写建议

编写教材,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项 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汽车维护和保养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 力,同时要考虑可操性。教材内容要反映新形势下的汽车保养和维护的内容,要与企业合作,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人员参与进来,同时 还要结合中职教学的基本情况,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要及时对教材内 容进行更新。

(六 ) 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

实训指导书 :格式正确 、内容全面,能具体写明对学生的各项要求。 

软件环境 : 不断完善实训车间的软件环境,引进相关软件用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

硬件环境 : 希望能够加大对硬 件实训内容的 建设,为学生提供校内工作的环境 ;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提供环境条件  。

信息技术 : 充分的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例如网络 、多媒体课件等 ,为 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条件。例如加大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把与课程有关 的文献资料、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教学视频等相关前沿

信息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资料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等都放到网上,充分

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环境条件。

(七)课程主 讲教师 和教学团队要 求 

1.任课教师多元化,聘请汽车企业的技术员作为兼职教师 ,共同完成技能模块的现场教学任务。

2.兼职教师 +专任教师的教学团队。

3. 教学团队的教师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 有一定的生产实操能力和教学经验与能力。

(八)其它说明

本课程由汽修专业的相关老师开发,并得到相关企业与行业的支持。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职学校。

(九)教学参考资料

[1]吴书豪,    《 汽车维护与保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五 、附录

附录 1: 学生专 业技能课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 二二二    班级-- -    - - --

平时成绩 (20%)

实训成绩 (30% )

期 中考 试 ( 10%)

期 末考核 (40% )

考核项目

满分

内涵

教师评价( 60% )

学生自评( 15% )

小组评价

( 25% )

项目实训成绩

平均分

理论, 20%

技能 ,

20%

1

2

3

4

5

6

7

8

课堂纪律10按时出勤,遵守课堂纪律

学习态度

4 5

主动学习 ;学习勤奋,努力克服困难

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完成

学习兴趣

15

求知欲强 、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关注 并丰富自己的学科兴趣 ;积极参加各 种学习活动,经常并善于交流学习信

,息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学习习惯

15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善于收集和使用 学习资料;懂得使用工具书 、 参考书 和网络资源

11

18

19

20

21

22

23

24

学习创新

15

善于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 ;在学习

过程中能质疑 ,敢 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

喜欢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权重得分

文档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程课程学时:72学时开设学期:第2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汽车保养与维护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修本课程之前应先修《汽车构造》、《汽车工程》等课程。与其一起开展的还有以下一些专业课程:《汽车使用性能与维护》、《汽车空调》、《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器设备》等。本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维护与保养找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法规、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材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