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 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在其包装上应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标签
的是 A
A | B | C | D | |
物质的化学式 | CCl4 | 浓H2SO4 | P4 | NH4NO3 |
危险警告标签 | 易燃品 | 腐蚀品 | 剧毒品 | 爆炸品 |
⑧蒸馏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C
A. ①③⑦ B.②⑥⑦ C.①④⑧ D.④⑥⑧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 氢氟酸或浓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 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 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 氯水或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4. 观察下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 B
A. 1.3 mL B. 1.4 mL C. 1.5 mL D. 1.6 mL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为6.02×1023) C
A. 在标准情况下,22.4 L苯所含分子数目为6.02×1023
B. 1 mol/L K2SO4溶液所含K+数目为2×6.02×1023
C. 在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
D. 2.4 g M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6.02×1023
6.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B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 下列化学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C
A.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B. 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
C. 氢氧化钾与稀醋酸反应
D. 澄清石灰水与稀反应
8. 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稀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C
①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②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 ③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④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A.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只有①
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 甲醚的结构式为
C. 甲烷的电子式为
D. C2H5NO2既是分子式也是结构简式
10.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肯定不符合气密性要求的 D
11. 瘦肉精(Clenbuterol)(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它能让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 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它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 它能再一定条件下消去反应
D. 它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12.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其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期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正确的组合是 B
选项 | 甲 | 乙、丙、丁 |
A | 常见干燥剂 |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
B | 常见强氧化剂 | 次氯酸、高锰酸钾、双氧水 |
C | 常见氧化还原反应 | 置换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燃烧 |
D | 常见碱 | 烧碱、纯碱、熟石灰 |
A. B. C. D.
14. 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C
A. 乙烯 B. 苯 C. 甲苯 D. 乙酸
15. 下列A—D四组反应中,其中Ⅰ和Ⅱ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B
Ⅰ | Ⅱ | |
A | 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 | 把金属铁放入稀中 |
B | 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 Ca(OH)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
C | 将0.1 mol Cl2通入含0.3 mol的溶液中 | 将0.3 mol Cl2通入含0.1 mol FeBr2的溶液中 |
D | 将足量Na2CO3溶液滴入到足量HCl溶液中 | 将少量HCl溶液滴入到足量Na2CO3溶液中 |
3Fe3O4+28HNO3 ==== 9Fe(NO3)x+ NO↑+14H2O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Fe(NO3)x中的x为2 B. 反应中每还原0.2mol氧化剂,就有0.6mol电子转移
C. 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D. 磁性氧化铁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
17.(12分)(1)在实验室进行的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 分流石油时用的温度计
B. 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
C. 用水吸收溴化氢的导管口
D. 用碱液吸收多余氯气的导管口
E. 制备H2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劲漏斗
F. 制备Fe(OH)2时,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用的胶头滴管
(2)用下列仪器的字母编号回答问题
A. 容量瓶 B. 蒸馏 C. 酸式滴定管 D. 量筒
E. 烧杯 F. 托盘天平 G. 分液漏斗
①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A、B、C是气体发生装置,D、E、F是气体收集装置
试回答:
①同学要制取氨气,应将_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两装置相连。实验室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用过氧化氢与MnO2混合制氧气,应将________两装置相连。
答案:(每空2分,少1个扣1分,有错选不得分,下同)
(1)AC
(2)①BE ②ACG
(3)①BE ②AD
18. (14分)水式组成生命体得重要化学物质,也是工农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常用物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活中称作“水”的物质有很多,如①王水 ②氨水 ③重水 ④氯水 ⑤生理盐水 ⑥硬水 ⑦蒸馏水 ⑧矿泉水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2)水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通常的溶液没有特别说明时,都是指水溶液。下列四组离子:
①NH4+、Al3+、Br-、; ②Na+、Mg2+、Cl-、;
③K+、Ba2+、Cl-、; ④K+、Na+、、
无论是在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________(填序号)。
(3)水也是一种常用的反应物。
①实验室利用水解反应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
A. Cl2+H2O ==== HCl+HClO
B. 2Na2O2+2H2O ==== 4NaOH+O2↑
C. CaH2+2H2O ==== Ca(OH)2+2H2↑
D.
(4)“神舟七号”飞船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喝燃料电池,H2、O2和KOH的水溶液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 L(水的密度按1 g/cm3算)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认真阅读标签内容后计算。
①该矿泉水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_________mol。
答案:(每空2分,少1个扣1分,有错选不得分,下同)
(1)③⑦
(2)③
(3)①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即得
②AB
(4)1.204×1026或200 NA
(5)①2×10-4mol·L-4 ②1×10-4
19. (8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 H2O ==== NH4HCO3; NH4HCO3+NaCl ==== NaHCO3↓+NH4Cl;
(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NaHCO3或NaCO3)。
(2)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 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 碳酸氢铵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3)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甲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气体,再从b管中通入______气体;
(Ⅱ) 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1)Na2CO3
(2)c
(3)①(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Ⅱ)吸收未反应的NH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CO2”不给分) (Ⅲ)过滤
②(Ⅰ)NH3 CO2 (Ⅱ)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20. (6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分别为K+、Ag+、Ca2+、Ba2+、Fe2+、Al3+,阴离子分别为Cl-、OH-、CH3COO-、、,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的溶液(所有离子均不重复),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小时;
③向D、E溶液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D中无明显现象;E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底,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后,最后变成红褐色;
⑤向D溶液中逐滴加入A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沉淀消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A~E各是何种物质: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
E. __________; F. ___________
答案:(6分)A:Ba(OH)2 B:AgNO3 C:Ca(CH3COO)2 D:AlCl3
E:K2CO3 F:FeSO4
21.(6分)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7.0%,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R—CH2CHO。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个峰。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同时满足(ⅰ)能发生水解反应(ⅱ)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种。
(5)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分)(1)C4H6O2 3
(2)
(3)
(4)4
(5)HOCH2C≡CCH2OH
22.(6分)现向含6 mol 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KBr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KI反应完全,则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已知反应: ==== ;甲同学由此得出氧化性:I2>Br2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KBrO3) = 4时,对应含碘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a mol KI的硫酸溶液所能消耗n(KBrO3)的最大值为_______mol。
答案:(6分)(1)1∶6 KBr
(2) ====
(3)①该反应I2作还原剂,Br2是还原产物,应得出还原性I2>Br2(合理即可)
②I2,KIO3
(4)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