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6:59:52
文档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BasicWritting学时数:96学分数:5适用专业: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执笔者:汪莉编辑日期:2006年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体探讨文章的构成元素和文体规范;探讨在写作行为过程中感知、运思、行文的衔接和转换的规律;探讨写作的方式、技巧;探讨各类文体的内在、外在的特点及写作的现代性的技巧、方法。并通过理论的系统阐释与范文的欣赏、学生的训练的结合,力求体现受体对写作的操作性的把握,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寓于教学的
推荐度:
导读《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BasicWritting学时数:96学分数:5适用专业: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执笔者:汪莉编辑日期:2006年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体探讨文章的构成元素和文体规范;探讨在写作行为过程中感知、运思、行文的衔接和转换的规律;探讨写作的方式、技巧;探讨各类文体的内在、外在的特点及写作的现代性的技巧、方法。并通过理论的系统阐释与范文的欣赏、学生的训练的结合,力求体现受体对写作的操作性的把握,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寓于教学的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Writting

学 时 数:96  学 分 数:5

                       适用专业: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

 执 笔 者:汪莉

    编辑日期:2006年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是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体探讨文章的构成元素和文体规范;探讨在写作行为过程中感知、运思、行文的衔接和转换的规律;探讨写作的方式、技巧;探讨各类文体的内在、外在的特点及写作的现代性的技巧、方法。并通过理论的系统阐释与范文的欣赏、学生的训练的结合,力求体现受体对写作的操作性的把握,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寓于教学的有机过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让学生认识文章的构成要素和文体规范,认识写作过程中的相关规律。

(二)认识各类文体的内在、外在特点,了解有关现代性写作的技巧、方法。

(三)通过对范文的学习和对习作的解析,进一步认识不同文体的写作方式、技巧,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绪论

一、写作及其规律

  写作的含义及“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规律

二、写作与人生、与社会的关系

三、作者的写作素养

四、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与要求

重点:把握写作的含义及“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规律

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素养涵盖哪些方面,其要素之间有些什么关联?认识作文与做“人”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储材与选材

一、材料的意义和种类

(一)材料及其相关的概念

(二)材料的意义、种类

二、储材的途径与方式

(一)储材的概念

(二)储材的途径(观察感受、调查采访、博览精读、博见)

(三)储材的方式(观察记录、生活札记、调查和采访笔记、读书笔记、报刊剪辑、资料卡片)

三、鉴别材料的方法(鉴别材料的真与假、大与小、奇与平、鲜与腐)

四、选材的原则与要求

(一)选材的原则

(二)选材的要求(真实、典型、新颖)

重点:掌握储材的途径,如观察的视角、顺序、重点,以及其他储材方式。 

难点:如何鉴别材料的真与假、大与小、奇与平、鲜与腐,理解材料与写作者的世界观、写作目的、与它所反映的世界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确立中心与提炼主题

一、中心与主题的地位

中心与主题的含义、作用(与材料、结构、语言之间的关系)。

二、确立中心的方法

(一)中心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可行性)

(二)中心的确立(可从与写作意图、材料、读者之间的关系来考虑)

(三)确立中心的要求

三、主题的孕育与提炼

(一)主题的孕育和形成

(二)主题的提炼

四、确立主题的要求(深刻、集中、新颖、含蓄)

五、审题与标题

(一)审题的主要任务

(二)标题的种类和拟定要求

重点:认识中心的提炼、主题的确立与其他写作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拟定标题。

难点:理解文章主题的“多义性”与“多主题”之间的区别;主题“含蓄”与“朦胧”之间的区别;审题与其他写作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理清思路与安排结构

一、思路与结构的辩证关系

  思路与结构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理清思路的步骤

  讲求顺序、区分材料的主次、注意逻辑关系、理清线索、编写提纲。

三、结构的具体内容

(一)层次和段落

(二)过渡和照应

(三)开头和结尾

四、结构的类型

  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时空交错结构、心理结构、逻辑结构(并列式、递进式、因果式、对比式、总分式、综合式结构)

五、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重点:掌握线索及使用线索的类型,编写提纲,了解结构的多种类型并能运用。

难点:如何对文章内部层次和段落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如何实现文章内部的过渡和照应。

第四章 表达技巧的选用

一、常用表达技巧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含义、作用、类型、方式

二、辩证表达技巧

  动静法、虚实法、庄谐法、点面法

三、现代表达技巧

  象征、意识流、蒙太奇、荒诞:其含义、作用、特征、使用方式

重点:掌握多种辩证表达技巧并能熟练运用。

难点:能实现动静法、虚实法、庄谐法等表达技巧与所用语言之间的结合。

            第五章 语言素养与语言表达

一、语言表达的意义、作用

二、提高语言素养

三、反复锤炼语言的字、词、句

四、学习语言的途径

重点:认识如何锤炼语言的字、词、句。

难点:认识如何就具体的语境使语言能够达到准确、简明、生动、朴实,使之符合事物的性状、程度、主观情感特征。

          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

一、修改与润饰的意义

二、修改与润饰的范围

三、修改与润饰的方法

四、方面要求与修改符号

重点:认识修改与润饰范围,尤其不应局限于个别字、词、句的修改与润饰上。

难点:理解修改与润饰的方法,能根据写作目的使用“增、删、改、调”之法。

          第七章 小说的写作

一、小说的含义、特征、种类

二、小说的的人物塑造

三、小说的情节的构思

四、小说的环境的描写 

五、当代小说创作的常见技巧

六、微型小说的创作

七、范文评析

重点:把握小说在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常见手法。

难点:认识细节与情节的关系,理解当代小说创作的常见技巧及其效果评价。

          第八章 散文的写作

一、散文的含义、分类

二、散文的特征

三、散文的构思

四、散文的意境

五、散文的语言

六、范文评析

重点:认识散文的特征。

难点:正确理解散文写作中“虚构”与“真实”之间的关系,把握散文意境的呈现技巧。

         第九章 杂文的写作

一、杂文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杂文的艺术构思

三、杂文的表现技巧

四、杂文的“杂味”

五、范文评析

重点:杂文的含义、特征及其表现技巧。

难点:认识杂文与一般散文、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与联系。杂文的风格追求与全文构思、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新闻文体的写作

一、新闻文体概述(概念、特性)

二、消息(含义、特点、分类、写作要素及结构、写作注意事项、例文评析)

三、通讯(含义、特点、分类、写作注意事项、例文评析)

四.新闻特写(含义、特点、类型、写作注意事项、例文评析)

五、新闻专访(含义、特点、类别、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例文评析)

重点:认识新闻文体的特性,消息的写作要素及结构,尤其是关于导语、倒金字塔结构的认识,了解各类新闻文体的写作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在写作中追求新闻的客观性,以及在新闻客观性原则下,如何隐蔽地反映(或避免)写作者主观的观点和意图。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外习作进行课堂讨论、课后答疑。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课外习作、课堂讨论、课后答疑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并促进学生写作基础水平的提升。

五、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备注
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他小计

绪论44
第一章储材与选材3115
第二章确立中心与提炼主题6118
第三章理清思路与安排结构51118
第四章表达技巧的选用6118
第五章 语言素养与语言表达415
第六章修改与润饰2114
第七章 小说的写作711110

第八章散文的写作6118
第九章杂文的写作711110
第十章 新闻文体的写作193426
     总计694101396
六、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应用写作学》一起,构筑起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课程培养体系,同时,它与该专业的其他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逻辑学》等课程关系密切。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写作基础教程》  傅德岷等编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参考书目:

1、《现代阅读学教程》  王继坤主编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现代写作学引论》  陈果安著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现代写作教程》  董小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  马正平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电脑写作:方法与技巧》金振邦著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当代写作教程》 曾焕鹏主编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写作与文选》(上、中、下)蒲永川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普通写作学教程》(修订二版)  路德庆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文档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BasicWritting学时数:96学分数:5适用专业: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执笔者:汪莉编辑日期:2006年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体探讨文章的构成元素和文体规范;探讨在写作行为过程中感知、运思、行文的衔接和转换的规律;探讨写作的方式、技巧;探讨各类文体的内在、外在的特点及写作的现代性的技巧、方法。并通过理论的系统阐释与范文的欣赏、学生的训练的结合,力求体现受体对写作的操作性的把握,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寓于教学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