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标准体例
1、前言
(1)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机电应用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遵循学以致用原理,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使每一教学内容有具体的事物、形象的描述、明确任务,强调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2、课程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能了解和查阅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3、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序号 | 工作任务 | 知识要求 | 技能要求 | 学时 |
1 | 项目一 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6课时 | 能查阅和选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能选择合理的图线绘制平面图形 | (一)工作任务 抄画平面图形 (二)实践知识 1.各种手工绘图工具的使用 2.国家标准的选用:图幅、绘制图线、文字书写、标注尺寸等。 (三)理论知识 1.图样的基本概念 2.线型、线宽、图线、图幅、字体、字号等国家标准 (四)拓展性知识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使用 | 6 |
2 | 项目二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 课时 | 1,能用正投影的方法正确绘制三视图 2,能正确理解并运用投影规律绘制三视图 | 工作任务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二)实践知识 1.运用直尺测量长方体尺寸 2.绘图基本方法 | 10 |
3 | 项目三 基本几何体的识读绘制 14课时 | 模块一 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 工作任务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二)实践知识 1.运用直尺测量长方体尺寸 2.绘图基本方法 (三)理论知识 1.正投影的原理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点、线、面的投影 (四)拓展性知识 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区别 项目三 基本几何体的识读绘制 14课时 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能正确识读和绘制基本几何体三视图 促成目标: 能根据特征视图正确快速识读基本几何体 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形体特征,正确绘制其三视图 能绘制基本几何体的轴测图 模块一 棱柱三视图的绘制 (一)工作任务 1.会绘制棱柱三视图、 2.能根据棱柱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二)实践知识 1.棱柱尺寸的测量 2.线性尺寸的标注 (三)理论知识 1.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2.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3.三视图的读图方法 4.棱柱的概念 (四)拓展性知识 1.不同方位的棱柱的三视图的绘制 2.棱柱轴测图的绘制 3.棱柱表面上点线面的求法 模块二 圆柱三视图绘制 工作任务 1.会绘制圆柱三视图 2.能根据圆柱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二)实践知识 1.圆柱尺寸的测量 2.圆及圆弧尺寸的标注 (三)理论知识 1.绘制圆柱零件图 2.根据三视图绘制圆柱的轴测图 (四)拓展知识 1.圆柱尺寸、角度尺寸的标注 2.圆柱表面上点线面的求法 模块三 棱锥三视图的绘制 (一)工作任务 1.会绘制棱锥三视图 2.能根据棱锥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二)实践知识 1.棱锥尺寸的测量 2.线性尺寸的标注 (三)理论知识 1.正投影法和三视图形成原理 2.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3.三视图的读图方法 4.棱锥的概念 (四)拓展性知识 1.不同方位的棱锥的三视图的绘制 2.棱锥轴测图的绘制 3.棱锥表面上点线面的求法 模块四 圆锥三视图绘制 (一)工作任务 1.会绘制圆锥三视图 2.能根据圆锥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二)实践知识 1.圆锥尺寸测量 2.圆及圆弧尺寸的标注 (三)理论知识 1.圆锥零件图 2.根据三视图绘制圆锥的轴测图 3.素线法求圆锥表面上点的方法 (四)拓展性知识 1.截面法求圆锥表面上的点 2.角度尺寸的标注 3.圆柱零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4.球体的三视图画法 工作任务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二)实践知识 1.运用直尺测量长方体尺寸 2.绘图基本方法 (三)理论知识 1.正投影的原理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点、线、面的投影 (四)拓展性知识 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区别 项目三 基本几何体的识读绘制 14课时 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能正确识读和绘制基本几何体三视图 促成目标: 能根据特征视图正确快速识读基本几何体 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形体特征,正确绘制其三视图 能绘制基本几何体的轴测图 模块一 棱柱三视图的绘制 (一)工作任务 1.会绘制棱柱三视图、 2.能根据棱柱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二)实践知识 1.棱柱尺寸的测量 2.线性尺寸的标注 (三)理论知识 1.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2.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3.三视图的读图方法 4.棱柱的概念 (四)拓展性知识 1.不同方位的棱柱的三视图的绘制 2.棱柱轴测图的绘制 3.棱柱表面上点线面的求法 模块二 圆柱三视图绘制 工作任务 1.会绘制圆柱三视图 2.能根据圆柱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二)实践知识 1.圆柱尺寸的测量 2.圆及圆弧尺寸的标注 (三)理论知识 1.绘制圆柱零件图 2.根据三视图绘制圆柱的轴测图 (四)拓展知识 1.圆柱尺寸、角度尺寸的标注 2.圆柱表面上点线面的求法 模块三 棱锥三视图的绘制 (一)工作任务 1.会绘制棱锥三视图 2.能根据棱锥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二)实践知识 1.棱锥尺寸的测量 2.线性尺寸的标注 (三)理论知识 1.正投影法和三视图形成原理 2.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3.三视图的读图方法 4.棱锥的概念 (四)拓展性知识 1.不同方位的棱锥的三视图的绘制 2.棱锥轴测图的绘制 3.棱锥表面上点线面的求法 模块四 圆锥三视图绘制 (一)工作任务 1.会绘制圆锥三视图 2.能根据圆锥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二)实践知识 1.圆锥尺寸测量 2.圆及圆弧尺寸的标注 (三)理论知识 1.圆锥零件图 2.根据三视图绘制圆锥的轴测图 3.素线法求圆锥表面上点的方法 (四)拓展性知识 1.截面法求圆锥表面上的点 2.角度尺寸的标注 3.圆柱零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4.球体的三视图画法 | 1能正确识读和绘制基本几何体三视图: 2能根据特征视图正确快速识读基本几何体 3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形体特征,正确绘制其三视图 4能绘制基本几何体的轴测图 | |
4 | 项目四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与绘制 | 模块一 叠加体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 (一)工作任务 1.会识读和绘图叠加体三视图和轴测图 2.会根据叠加体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3.能对叠加体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 (二)实践知识 1.叠加体视图的特征 2.生活中叠加类零件的应用 (三)理论知识 1.叠加体的概念及基本体叠加方式 2.叠加体基本尺寸的标注方法 3.定位、定位尺寸的概念 (四)拓展性知识 1.视图的正确选择 2.相贯线的概念 3.尺寸链的计算 模块二 截割体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 (一)工作任务 1.会识读和绘制截割体三视图和轴测图 2.能根据截割体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 3.能对截割体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 (二)实践知识 1.截割体的形成 2.截割体视图的特征 (三)理论知识 1.截割体的概念及应用 2.截割体尺寸的标注方法 (四)拓展性知识 1.视图的正确选择 2.截割体尺寸的测量及标注 3.尺寸链计算 模块三 复杂组合体的识读与绘制 (一)工作任务 1.能综合运用各种视图表达方法,合理选择并表达形体 (二)实践知识 1.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实例及应用场合 2.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结构分析 (三)理论知识 1.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 2.剖视、剖面的概念 3.组合体的概念 (四)拓展知识 1.零件的表达方式 | 能正确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会绘制叠加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 会对叠加体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 能区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 | 18 |
5 | 项目五 零件图的识读 | 模块一 零件图的识读 (一)工作任务 1.能根据给定的机加工零件图,正确识读标题栏 2.能正确识读图形的立体结构 3.能正确理解图样上的尺寸标注 4.根据零件图并对照实物,能说清加工表面位置和重要尺寸的控制 5.能正确理解零件图上的形位公差、技术要求等内容 (二)实践知识 1.实物和图形上对应结构的尺寸对应关系 2.零件图在生产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理论知识 1.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 2.视图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3.尺寸标注在零件图上的表达和意义 4.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四)拓展性知识 1.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方法最有选择 2.零件工艺结构的尺寸来源 3.零件重要表面的判断 | 能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加工零件图和绘制简单机加工零件图 掌握识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能熟练识看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能根据零件图对照实物推测该零件的加工方法 能理解零件图上每个尺寸的含义 能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进行解释 | 8 |
项目六 装配图的识读 | 块一 简单装配图的识读 工作任务 对照实物能正确分析出装配图中零件的拆装顺序 找得到装配体的固定位置 了解装配体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 看懂各零件运动传递过程 实践知识 1.钳工工具的使用,装配实体的拆装方法 (三)理论知识 1.读装配图的一般步骤 2.视图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3.装配体的专用视图表达方法 4.技术要求在装配图上的表达 (四)拓展知识 1.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及零件图的测绘 2.装配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3.装配图中形位公差的选择 4.零件工艺结构要素参数查找 | 能正确识读简单装配图 掌握识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能熟练识看简单装配图 能根据装配体实物,正确区分装配图中不同零件的图形和范围 | 6 | |
(1)教材编写
(1)以项目中的模块为单元,组织案例和实践内容编写教案。
(2)模块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备选取划分、调整完善。
(2)教学建议
1.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教授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2.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观生产现场,多观察机械产品,借助模型、立体图、实物等,增加学生的生产实践知识和表象积累,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4.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5.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方法
(3)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要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2.本课程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编写实验指导书。
(5)教学环境
1.本课程标准由机械维修教研组赵帅庆开发
2.执笔:赵帅庆
3.审核:
4.时间: 2014年 8月
二、任务教学方案体例
工作任务 | 任务2 外部环境分析 |
活动 | 活动1、×××××× |
学习目标 | 一、最终目标 二、促成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1、 2、 |
工作任务 | |
活动设计 | |
相关实践知识 | |
相关理论知识 | |
拓展性知识 | |
思考与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