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选出各题惟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21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2、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草木上的露珠 B.夏天,池塘水变干
C. 秋天,地面上的霜 D. 冬天,冰冻衣服变干
3、汽车紧急刹车过程中,会在公路上留下车胎的擦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擦痕是由于刹车后摩擦增大造成的
B.擦痕越长,说明车的惯性一定越大
C.汽车刹车过程中,其惯性越来越小
D.刹车能使汽车迅速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住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5、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水上升的温度较高
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
6、小健学习电学知识后,认识到安全用电很重要,下图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
A.甲图:人靠近高压带电体 B.乙图:电视机天线与电线接触
C.丙图:电动机外壳没有接地 D.丁图:电水壶用三角插头
7、如图所示,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滑动片向左滑动时,磁性减弱
B. 把滑动片向左滑动时,磁性增强
C. 若增加线圈匝数,磁性将减弱
D. 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磁性将增强
二、选择说理题(选出各题惟一正确的答案,并在横线上说明选择理由.每题5分,共1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8、如图,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体积逐渐变大,则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选择理由:
.
9、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蹄形磁体水平放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要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导体ab应
A.竖直向上运动 B.水平向右运动
C.保持静止不动 D.竖直向下运动
选择理由: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0、微信是时下流行的手机语音聊天软件,语音信息由一定频率的 传递,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11、 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若想让灯泡和电动机同时工作,需要闭合开关 ;若同时闭合S1和S2,可以工作的用电器是 。
12、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3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Ω;当它两端电压为0V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Ω.
13、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这个现象说明了 .
14、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乙实验装置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且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
四、应用题(共22分)
15(3分)、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自己实际灌一次开水,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16(6分)、“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 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 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
(1)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17(4分)、为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酒精测试仪,当接触到的酒精气体浓度增加时,其电阻值降低,如图2甲所示。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1的电阻为60 Ω。在图21乙所示的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V,定值电阻R2=20Ω。
求:(1) 当被检测者的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现在国际公认的酒驾标准是0.2mg/ml ≤酒精气体浓度≤0.8mg/ml,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试通过计算判断被检测者是否酒驾。
18(4分)、如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①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运动员和撑杆获得的动能.②撑杆起跳离开地面的初始阶段:杠杆的弹性势能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由大变小).③在越横杆阶段: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 能转化 能.
19(5分)、要粗测某同学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1)已经测出他的质量m,还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同时用字母表示这些要测量的物理量)
(2)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_____。
五、实验、探究题(共21分)
20(6分)、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填“实”或“虚”)像.
21(8分)、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图甲是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
(1)连接实验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3)闭合开关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其读数为 V;若要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滑片P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4)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若将小灯泡从灯座中取走,电压表 示数,电流表 示数(两空均选填“有”或“无”).
(5)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不计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由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22(4分)、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
(5)计算出被测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
(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____ ______;
方案二:________ __.
23(3分)、一件用长方体纸箱包装的蒙牛牛奶放在水平桌面上,想测出这件牛奶对桌面的压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生活中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请写出所需测量工具的名称。
(2)写出每种测量工具直接测出的物理量名称。
(3)如何用(2)中测出的物理量,计算出这件牛奶对桌面的压强。(可以用文字叙述)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A | B | C | C | D | D | A |
8.( )说明理由:
9.( )说明理由:
三、 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0. 、 、 11. 、
12. 、 13. 、
14、 、 、
四、应用(共22分)
15.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16.(6分)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17. (4分)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19. (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共21分)
20.(6分)(1)
(2) (3) 、 (4) 、
21. (8分)(1)
(2) 如下图所示
(3) 、 (4) 、 (5)
22. (4分)(2) (5)
方案一:____ ______;
方案二:________ __.
23. (3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