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22《短文两篇》 | 授课人 | 课型 | 复习课 | 课时 | 1课时 | ||
重点 难点 考点 | 1.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正确无误地默写课文。 2.积累文学常识、翻译文言词句。(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3.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4.理解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 |||||||
教法 | 互动交流、小组合作 | |||||||
课前 准备 | 背诵《短文两篇》 | 随时 纠错 | ||||||
" 检测 互评 | 一、文学常识(生自做,小组检查) 《陋室铭》作者 《爱莲说》作者 ,字 , 时哲学家。 二、课文背诵 2分钟自由背书,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争当“背书小状元”! 1.检查背诵 2.默写填空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2. , 。苔痕上阶绿, 。 3. ,无案牍之劳形。 4. ,西蜀子云亭。 6.水路草木之花, 。 7.自李唐来, 。 8.予独爱莲之 , , , , , , 。 | |||||||
" 自主 学习 | 文言词语:(一)解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陋室,惟( )吾德馨(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 )乱( )耳,无案牍( )之劳( )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 水陆草木之( )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甚(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 )不染( ),濯( )清涟( )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 ),香远益( )清,亭亭( )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予( )谓( )菊,花之(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 |||||||
" 合作 展示 | 一、文言词语现象归纳(学生结成小组,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以上词语现象,然后小组内交流。) (一)词类活用:有仙则名 上阶绿 (二)一词多义 之: (1)无丝竹之乱耳 (2)何陋之有 (3)水路草木之花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5)花之隐逸者也 (6)菊之爱 二、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9、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学生自己复习。 2、检查重点句子) 三、把握脉络,理解文意 1、《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3、《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4、文中最能反映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对莲的品质高度概括的句子是: 5、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 6、根据文章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 |||||||
检测 反馈 |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 |||||||
拓展 延伸 | 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解词 (1)有仙则名( ) (2)无案牍之劳形( ) (3)不营产业 ( ) (4)欢守志弥固( ) 2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二、【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甲】《陋室铭》全文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 解词 (1)惟吾德馨 (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 (4)余稍为修葺 2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 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 |||||||
你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