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徐中兰
(重庆市城口县复兴幼儿园)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认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以鲜艳生动、形象逼真的图像和声效,让幼儿乐于接受。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借用信息技术丰富的内容和宽广的知识面,为幼儿创设学习情境和思维空间。尤其是信息技术具有动态情景,能很好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活动;运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认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以鲜艳、生动、形象的图像,让幼儿乐于接受。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借用信息技术丰富的内容和宽广的知识面,为幼儿创设学习情境和思维空间。尤其是信息技术具有动态的效果,能很好调动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
一、幼儿园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
幼儿园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处理的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元素,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声效并存的教学课件。传统的教学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为主,而动画和视频的方式使用较少。综合性的课件是现代教学所独有的,这也是其教学方式的亮点所在。
二、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一)丰富的内容。教师可以参考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也可以借鉴使用的教学素材很多,给幼儿的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不会受到地理条件的,而是直接从网上搜索出有用的内容为我所用,不必再为找教学素材发愁。
(二)动态的效果。与一般教学方式中纯静态的图面、实物教具画面相比,信息技术鲜艳的色彩、不断运动变化的画面、演示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与截取、方便灵活的操作等可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幼儿乐于主动参与动活动中。
(三)个性的打造。多感官的刺激,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诱发幼儿的兴奋点。教师在素材使用的过程中,添加适当鼓励性质的语言、动画来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促进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注意力不稳定,以无意注意为主,控制能力差。但幼儿们从小接受的新鲜事物较多,教师用常规静态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信息技术对外界事物新颖性和独特性的介绍并合理运用定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进而促使他们自觉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生动有趣、宽松适宜的学习情境,对辅助教学很有必要。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例如,在大班语言活动《老虎拔牙》教学案例中,通过制作信息技术课件、动画及配音,以生动的场景、逼真的对话,使幼儿进入自觉学习状态,积极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幼儿们会因为教学氛围无声地感染而变得活跃起来。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幼儿们的良师益友,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美妙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掌握和使用多媒体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的前提,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程序,能够进行基本的信息处理。还要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运用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跟同行或家长进行交流并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那么在学习方面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利用简单的色彩、图片变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了信息技术后,教师为幼儿创设“模拟真实”的情境,带着幼儿进入角色体验,激发起幼儿们想表达及创作的兴趣。
例如,在中班绘画活动《快乐的小水滴》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用信息技术做出的课件为幼儿呈现水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来的美,以及通过美丽的画面让幼儿更加形象地看到此情此景,使他们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观察、学习中,幼儿融入小水滴生活的场所而表现出的快乐形状其中。在与小水滴的角色对话中,幼儿能大胆表达、乐于表现,促进了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其绘画创作的欲望。
(三)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活动中重、难点的突破。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有的知识点仅仅依靠语言描述不能让幼儿理解。教师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更形象地对知识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和综合,对幼儿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加深记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很有利。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牙齿咔咔咔》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演示各种动物的牙齿。幼儿所积累的经验及感官体验大大地被调动出来,他们兴奋地谈论着自己看到过动物牙齿的形状,相互议论着不同部位牙齿的特点,并通过视频的观看对牙齿的作用有进一步的感知,促使他们建立起对牙齿的正确认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大大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声像结合的整体性特点,可以在活动中创设甚至再现故事情景,让幼儿们利用现有的经验去创造新的方法和思路,使幼儿不由自主地跟随着教师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例如,在大班社会活动《不同的职业我知道》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搜索到的不同职业形象,为幼儿们提供不同的职业照片,让他们观察并作答。答对会有相应的音乐和表扬肯定的画面呈现。答错则是鼓励、加油的画面出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们兴趣很高,个个都会主动发言,还能说出一些其他的职业形象。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马上搜索出相关的职业形象。教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大大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方便,还有微信、QQ、短信等工具
幼儿教育2019年第21期(总第0期)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智能机器赋能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之我见
向 征
(重庆市璧山区太阳堡幼儿园)
摘 要: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就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智能机器能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它形象新颖可爱、使用便利,能优化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在数学活动中起到积极的评价作用,能灵活、科学、有效的赋能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智能机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就必须在幼儿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智能机器就能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能灵活、科学、有效赋能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一、智能机器新颖、便利
智能机器投入到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其形象可多变为机器人、加菲猫、柯南、机器猫……这些都是幼儿们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形象,拉近了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其形象可爱、新颖,能吸引幼儿的兴趣。
现在幼儿园多使用一体机、多媒体,不便于搬动,价格也不菲。而多变智能机器体积小、占领空间小,携带也更方便,可以从教室移动到操场、功能厅等任何地方开展教学,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二、智能机器在数学活动中的教学优势
(一)优化教学资源,利于教学创新
网络里面有全国学前教育很多名师的优秀教案、教学视频、精美的教学课件。但是,这些教学资源都不系统、归放零散,不便于老师查找、使用。智能机器可以有效统整这些教学资源,将它们归类、系统定点存,这样就便于老师随意学习、自由调用。智能机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料少、更新不及时、教师花过多时间准备课件等问题。利用智能机器网络平台,教师还可以和其他名师相互交流,参考其数学教学模式,探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利于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讲解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时,更多的都是老师利用操作卡片“讲”,幼儿坐着“学”,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具有小学化教学倾向,不能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纲要》解读中提到:儿童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使数学实践活动成为数学认识发生与发展的基础。而多变智能机器,能够像我们观看3D电影一样,利用立体空间将生活场景以丰富的表现力带到活动中,使幼儿在直观、真实的环境下接触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直观的感悟。
比如,大班数学活动“分房子”,教师为了让幼儿初步理解序数,可以让幼儿按要求给小动物分合适的房子,将序数运用到生活中。智能机器课件可以通过3D动画效果,投放出一幢楼房,可爱的小动物们在新房前讨论,都想住进自己喜欢的房间。小猫想住3楼第2间房,小松鼠想住5楼第4间房……在这样真实的生活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激发幼儿去思考、探讨,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新家。幼儿们通过观察,分组讨论、比较,亲自动手操作3D课件,完成教学活动。整个活动都是在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需要大量的思维活动。但是,教师通过运用智能机器信息技术巧妙再现了真实的情景,幼儿不仅能主动探索操作,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在这样愉快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智能机器在数学活动中的积极评价作用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2003)指出,“在高质量的早期儿童保教项目中,适宜的儿童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传统的数学评价方式弊端是采集数据不及时、不全面,连续性不够,表述多,占时长,直观形象性不够,准确性不够,以评价作业的方式居多。事实上,在日常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评价应更能体现幼儿学习的过程性、发展性。
智能机器中可以安装多个世界一流的、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比如美国学前教育的一种全新的评价体系“GOLD” [2]。智能机器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根据“GOLD”评价体系要求,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观察,采集幼儿活动图片、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文字图像处理、归类,执行数字任务,最后生成评估报告。报告会以不同色块标识儿童发展的进度,不同标签备注的观察记录也会汇总到一起。教师可以基于这些观察记录做出评估判断。教师可以在任何时候快速地按照需要得到定制的儿童发展数据,并和家长讨论幼儿发展的方向,制定可行的发展计划。这样不但规避了传统的评价弊端,还让教师从繁忙的数据采集中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与儿童互动,提高课堂质量。
在集体评价、个别评价中,智能机器可以及时采集、传输、展示、评价幼儿操作练习情况。直观的图片、新型的评价方式会大大激发幼儿评价的参与意识,有效地提升评价效果。
我相信,智能机器教育会以其趣味性、现实性、全面性、创造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赋能到学前教育中。并且,智能机器教育会在未来得到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NAEYC.The NationaI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EB/OL].http//www.naeyc. org/dap,2003.
[2] 胡珍,于子丽.美国幼儿教育“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简介及应用启示[Z].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一般课题(编号:SMCI1435)的研究成果,2014.
缩短了与他人沟通的距离,并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式。这就是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力量。教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国家指导性文件,2012.
[2] 赵淑英.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信息,2010.
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