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课题 | 健康上网快乐多 | |||||
| 授课教师 | 王陈 | 授课时间 | 2021.12.13 |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 与 技能  | 让学生对于网络的利弊有所了解 | ||||
| 过程 与 方法  | 通过辩论赛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两组,两组分别持上网利大于弊和上网弊大于利的观点陈述论据,让学生在辩论中了解网络的利弊。 | |||||
|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 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正确意识。 | |||||
| 教学重点 | 通过实际生活以及课堂中的讨论,分清楚网络的利弊 | |||||
| 教学难点 | 学生认识到科学、合理上网的必要性 |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课件、ppt、纸笔 | |||||
| 教 学 流 程 | 二次备课 | |||||
|    一、课程导入 以游戏“一张大网”进行课程导入。当老师说到符合自己特征的词语时学生需要站起来,旁边的同学需要注意自己和周围的人有没有出错。在最后说“网到了平时上网的人”,这时绝大多数同学站起来,从而引出课程的中心内容——上网。 在班级中做一份调查,询问学生手机改变了我们什么;一天使用多久的手机;一般用手机来做什么?接着显示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7成青少年上网是用来打游戏的。 二、辩论——上网利大于弊或是弊大于利 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应该区别看待,既要看到网络带来的便利;也要看到深埋于网络的危害。为此,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将学生分为正方(上网利大于弊)和反方(上网弊大于利),双方在纸上写下能够支持自己论点的论据。5分钟过后,由双方派人陈述论据。 辩论结束后老师分别展示网络带给我们的利和弊,引导学生理性的看待网络。 三、网络成瘾及危害 网络成瘾:也称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 提出问题:网络成瘾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哪些?教师总结学生观点:注意力缺失、人际沟通受阻、影响视力、混淆网络与现实、攻击性行为变多等。 四、课堂小结 网络对于我们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应该积极合理地去使用网络的好的功能,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学生齐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
| 作业设计 | 课后完成网络成瘾问卷,测量自己是否有网络成瘾或者程度怎样  | |||||
| 板书设计 | 健康上网快乐多 辩论 利大 弊大 网络成瘾以及危害: 网络公约  | |||||
